從症狀到病因,人類走出矇昧的坎坷旅程

1743年,一場源自意大利的流感席捲全歐洲,驚恐的歐洲人對這種疾病完全沒有了解。意大利人把這個流行疾病叫做“influenza”,拉丁語中的意思為“影響力”。同時還有“流行病爆發”的意思。從此以後“influenza”作為這種疾病的標準英文術語進入英語世界。

在英語國家,如果要表達自己感冒了,要說“catch a cold”或者“have a cold”。如果你說“influenza”或者這個詞的簡寫“flu”,則周圍的人就要對你退避三舍了。因為這兩者分別表示的是不同的疾病。


從症狀到病因,人類走出矇昧的坎坷旅程

have a cold

人類對疾病的命名:從症狀到病因

“感冒”一詞,最早出現在北宋楊士瀛所著的《仁齋直指方.諸風篇》其中記載:“感冒風邪,發熱頭痛,咳嗽聲重,涕唾稠粘。”這是感冒一詞最早的記錄,後世醫家沿用此名,並將"感冒"與“傷風”互稱。

“冒”的意思,一是指“被冒犯”“被覆蓋”的意思,還有意思是“昏蒙",指病中頭暈、頭脹痛等症狀。古人所說的“感冒”,就是指“感受風邪”。

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中寒篇》:“初有感冒等輕症,不可便認作傷寒妄治”。這是感冒作為症狀名稱,最早出現在醫書記載中。

可見,“感冒”一詞是一個疾病症狀的描述。或者嚴謹一點,是對遭受病毒感染後,身體出現的發熱、流涕、畏寒、打噴嚏、頭痛等症狀的總稱。

英語中用“cold”表示感冒,是一個對感冒後感覺寒冷的症狀描述。“catch a cold”或者“have a cold”直譯就是"受寒"的意思,和中國傳統醫學中的“感受風邪”是同樣的思路,其共通點,都只是對症狀的描述。

由此可見,不管是“感冒”還是“cold”,不管中國還是西方,在人類矇昧的早期階段,各自的傳統醫學認識,如同模糊的“上火”概念一樣,對於疾病的認識都是侷限在外在的症狀上,而無法看到掩藏在症狀之下,真正的致病原因。

西方傳統醫學和中國傳統醫學之間其實並沒有誰好誰壞的爭論,真正的爭論是在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誰更符合邏輯上。

現代醫學的科學看法認為,感冒(cold)是指鼻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菌侵入上呼吸道引起的感染。

而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指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侵入呼吸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高傳染性,比普通感冒要嚴重的多。


從症狀到病因,人類走出矇昧的坎坷旅程

重建的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甲型流感病毒

現代醫學對疾病的命名,大多遵循“部位+原因”的命名法則,如:上呼吸道感染、冠狀動脈硬化、肺部新冠病毒感染。如此命名,既能說明患病的部位,也能表達疾病的真正根源。

人類對疾病的治療:從症狀到病因

找到了疾病的真正根源,才好實施治療。

同疾病的認識和命名經歷相同,人類對疾病的治療也同樣經歷了從治療症狀到治療病因的過程。

200多年前航海的水手們,相比大風大浪,迷失方向甚至海盜威脅,更令他們懼怕的是患上壞血癥。

航海家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時,出發時有船員270人。當他三年之後完成環球旅行回到西班牙時,只剩下了18人。除了一部分是航海過程中的意外死亡,絕大多數船員是死於壞血病。

壞血癥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只是維生素C的缺乏而已。但是在那個矇昧時期,海員們無法理解患上壞血癥時,牙齦潰爛出血,鼻子出血,骨關節肌肉疼痛,皮膚瘀點、瘀斑、甚至出血這些症狀是怎麼回事。

在當時看來,這些可怕的症狀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既然是血液的問題,那就把髒血放出來,很多壞血癥船員經常被放血而死。

從症狀到病因,人類走出矇昧的坎坷旅程

放血療法

症狀是身體對疾病做出的反應,並不是疾病本身,以症狀為基礎來治療,並不能完全消除致病的根源。

即便是現代,很多人還是會有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樸素觀念。

拿發燒來說,身體遭受病毒或細菌感染後,免疫系統在和病菌戰鬥時會提高體溫,此時體溫升高不是病,而是病的症狀而已。

如果此時僅僅侷限在治療症狀,打壓體溫,而不針對病菌做出相應治療是沒有用的。

5月20日是國際臨床試驗日。因為在1747年5月20日這一天,詹姆斯·林德做了人類醫學史上有記錄以來,第一個藥物對照實驗。


從症狀到病因,人類走出矇昧的坎坷旅程

詹姆斯·林德郵票

當時31歲的林德設計了一個檢驗方法。他把船上的壞血病人分成6組,每組2人。這12個人,每天吃的正餐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每個組每天額外的輔食。

第一組:一升蘋果酒

第二組:25滴硫酸,加入飲用水裡

第三組:6勺醋

第四組:240毫升海水

第五組:兩個橘子,一個檸檬

第六組:一種辣醬加大麥茶

當時的醫學認為酸性的東西可以治療壞血癥,所有林德的實驗輔食中包括不少酸性食物,檸檬和橘子正好入選。

六天後,橘子檸檬的那一組,其中一位已經康復到可以正常工作,另一位也差不多完全康復。其他組只有喝蘋果酒的那一組略有好轉。

林德把實驗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卻沒有引起重視。

雖然林德也沒有發現壞血癥的真正根源,但是他作為歷史上第一次用對照組方法檢驗藥物療效,並且做了完善的記錄的人,被寫進了醫學史。

這標誌著檢驗藥物有效性的方法,開始從矇昧走向科學。

現代醫學已經完全遵循科學的方法論來認識和治療疾病,用大樣本分組對照雙盲實驗來驗證藥物有效性。堅持循證醫學的方法來認識疾病的根本原因。

人類開始一個個的戰勝甚至消滅疾病,平均壽命相比200年前大幅提高。這都是擺脫矇昧,擁抱科學的結果。


2020.4.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