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戊鼎有哪些藝術特徵?

濰坊昌樂東肖葫蘆藝術


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

1939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

展出位置:“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專題陳列

研究人員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後母戊鼎身器壁厚約3至5釐米,而四足直徑至少也有15釐米。如果將四足鑄成實心的,肯定是四足冷卻慢,器壁冷卻快。依據熱脹冷縮的原理,由於它們的膨脹係數不同,大鼎完全冷卻後,四足與器身的連接處將會發生扭斷。當時的工匠顯然已經掌握了這一熱力學原理,有意將四足鑄成空心,從而避免了不同膨脹係數所造成的扭斷。由此可見當時青銅鑄造技術的高超。

後母戊鼎上的紋飾充分顯示出商代獨特的粗獷原始之美。大鼎的外壁裝飾著饕餮(tāo tiè)紋、牛頭紋、夔(kuí)紋和蟬紋,中心平素光滑,顯得渾厚、莊重。饕餮是以虎、牛、羊等動物為原型,經過抽象的藝術處理,創造出來的一種神秘怪獸,表現出古人對自然的崇拜。人們將饕餮紋裝飾在青銅禮器上,使禮器顯得更加神秘、威嚴。大鼎四面的交接處,裝飾著扉稜。鼎耳的耳背上有魚的紋飾;雙耳外側,我們可以看到雙虎噬人頭的圖案。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弦紋之上飾有獸面紋。

青銅器在鑄造成型之初是金黃色的。今天我們所見到的顏色,是因為數千年被深埋地下,青銅器已被侵蝕而生了銅鏽。我們可以想象,身形巨大、重達千斤的後母戊大方鼎三千年前出現在中原大地上時,是何等的金碧輝煌、威震四方。

提起後母戊鼎的出土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早在1939年,大鼎就已經在河南安陽的小屯出土。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當地的老百姓為了保護大鼎,將它重新深埋在地下,巧妙地隱藏起來,使這件國寶躲過了戰亂。直到抗戰結束以後的1946年6月,大鼎才重見天日。此後,大鼎被運到南京,由當時的中央博物院接收。建國以後,後母戊鼎入藏國家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佇立在展廳內的後母戊鼎,不僅以它偉岸的身軀,展現著中國青銅鑄造史上的奇蹟,它更像是一位民族精神的守望者,靜靜地與凝視它的後人進行著心靈的對話。


山中小軒軒


1.這個叫司母戊鼎又稱“商後母戊鼎”,不叫司馬戊鼎。

2.司母戊鼎的來源“司”讀“祀”,“母戊”是商王文丁之母的廟號,鼎是文丁為祭祀母親所鑄;另一種說法是“司”意為“後”,表明墓主生前乃商王之“後”。

3.司母戊鼎的體型特徵“司母戊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轉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稜。以雲雷紋為地,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部周緣飾饕餮紋,柱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週凸弦紋。器腹部內壁鑄銘“後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商後母戊鼎器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範澆鑄而成。”

4.司母戊鼎的鑄造材料是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


JAYNE


 應該叫後母戊鼎。

  1、特點

  後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為後配),折沿寬緣,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首尾相接,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稜脊,腹部周緣飾饕餮紋,均以雲雷紋為地。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週凹弦紋。

  腹內壁鑄有“後母戊”三字。字體筆勢雄健,形體豐腴,筆劃的起止多顯峰露芒,間用肥筆。該鼎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氣勢恢宏,紋飾美觀,鑄造工藝高超,亦是已發現最大的商代青銅禮器。

  2、簡介

  鼎通體高133釐米、口長112釐米、口寬79.2釐米,重達832.84公斤,是已發現的中國古代最重的單體青銅禮器,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個字而得名後母戊鼎。發現於1939年3月,1959年開始作為鎮館之寶收藏於國家博物館。

  通過研究考證,鼎腹內壁銘文“後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的廟號。後母戊鼎是用陶範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後期鑄造重達832.84公斤的後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銅鑄造業的宏大規模。

  3、文物價值

  後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傳說中好吃的野獸,把它鑄在青銅器上,表示吉祥、豐年足食。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這種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象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

  後母戊鼎是中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標誌著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