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車輪上的日與夜

退掉機票

36歲的自治區傳染病醫院120急救車司機林曉

在除夕夜的鞭炮聲中,接回了第一位患者

此後他出車35次

疫情下,車輪上的日與夜

出車前,林曉正在救護車內忙碌。

疫情之下,有一群人

他們身穿防護服,頭戴護目鏡,手握方向盤

在城市的道路上穿梭

他們將病毒可能傳播的範圍縮小在自己的車廂內

而避免大多數人與之接觸

他們是醫院的120急救車司機

是接送發熱居民就醫的發熱專車司機

也是從機場和火車站接送外地返烏人員居家隔離的專職司機

他們是這個城市的“擺渡人”

築起一道防線

帶人們抵達安全的彼岸

疫情下,車輪上的日與夜

林曉和隨車醫護人員一起,正在轉運患者。

120急救車司機林曉:疫情結束,我想睡個放心覺

手機一直放在耳邊,接到出車電話,五分鐘後,林曉就“全副武裝”,開著車衝出醫院大門。“連續20天,精神高度緊張,就算倒班休息,也睡不踏實,一聽到電話鈴響,就清醒了。”

除夕夜,接回第一位患者時,林曉安慰著因為緊張渾身顫抖的患者,他不禁想到了2009年自己剛入行時的情景,“接甲流患者,我緊張到嘴和腿都在抖,一晃十年過去了,有經驗了,不怕了。”他說。

林曉原本訂了1月23日從烏魯木齊飛北京的機票,打算與母親、妹妹過個團圓年,但疫情來了,他選擇留下,“我們醫院長期承擔各種傳染病患者的轉運任務,這時候我不能缺席。”

林曉印象最深的是去酒店接從湖北來新疆探親的小夫妻,妻子有發熱症狀,情緒不穩定。“我就跟他們說請放心,我們那裡是新疆的定點醫院,‘你們會得到專業治療’。”他說。20分鐘後,夫妻倆情緒漸漸穩定,隨後去了醫院。

疫情下,車輪上的日與夜

隨著對新型冠狀病毒瞭解的深入,患者越來越懂得配合醫護人員,“有患者擔心傳染別人,一遍遍重複說自己去過哪些地方,生怕漏掉了哪些細節,這讓我很感動。”林曉說。

出車歸來,林曉都會把患者送進醫院的發熱門診,然後在發熱門診的汙染區脫掉防護服,直接回到樓上專門隔離出的醫護人員宿舍。“見不到家人,同事就是最親的人,每次出車回來,在發熱門診見到同事,大家都穿著防護服,豎個大拇指和說一句‘加油’,互相鼓勵一下。”

空閒時,林曉也會刷手機新聞,“最近網上流行問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幹啥,我只想回家睡個不用擔心手機響鈴的安穩覺。”他說。

發熱專車司機闞樂:如果你不舒服了,我還可以接你去醫院

2月12日21時,推遲了兩個小時的晚飯,闞樂也只是扒拉了幾口,就趕赴當天的第三個地點,接一位發燒的小夥去發熱門診。“他說自己可能是扁桃體發炎了,但是擔心萬一有問題傳染家人,便趕緊聯繫了社區要去醫院。”闞樂說。

疫情下,車輪上的日與夜

闞樂開著車,去接發熱居民。

這個春節,闞樂幾乎每天都會接觸發熱的人,因為他是烏魯木齊經開區(頭屯河區)嵩山街片區管委會發熱病人轉診專用車專職司機。在烏魯木齊市,有127輛發熱病人轉診專用車,專門用於服務社區居民群眾出現發熱情況時的轉診接送,闞樂就是自願報名的“發熱專車”司機,此前他是一位環衛清運車的司機。

“我現在一切正常,食堂每天都會供應雞蛋、牛奶、水果和肉,我本身也很壯實,而且每次我都會認真消毒,現在穿脫防護服也越來越熟練了。”他說。

闞樂說,一開始他自己很緊張,很少和坐車的居民聊天,現在他見得多了,就會想辦法緩解發燒居民的緊張情緒。前幾天,闞樂接一位身體不適的女孩去醫院,返回後女孩說想加他微信,“接連幾天,她都給我報她的體溫,我安慰她,如果她還是感覺不舒服,通過社區包戶幹部,我還可以送她去醫院。”他說。

疫情下,車輪上的日與夜

闞樂坐在接送居民的防疫專用車上。

闞樂每天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開車接送病人,一些社區居民已經認識了闞樂的車,“看到他,我們都很感動,有他在,我們大家都安心。”泰山街社區居民李蘊蓮說。

社區接送車司機張晨:希望我接回來的人都好好的

疫情下,車輪上的日與夜

張晨(左一)和同事穿好防護服,接送返回烏市的社區居民。

張晨在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榆樹溝片區學府社區工作,疫情防控開始後,他承擔著從火車站和飛機場接回返烏居民的工作,每趟接送都是兩人一組,張晨是接送車的專職司機。

每次出車前,張晨都要戴口罩、護目鏡和穿隔離服,“隨身帶消毒液,每次出車後,都會把車開到專門的區域進行消毒,以便下次使用。”他說。

這些日子,張晨接回的十多位外地返烏的社區居民,來自全國各地。

張晨說,剛從外地回來的居民也很緊張,“我給他們說,在家好好隔離,買菜買肉就找社區包戶幹部,適當運動,增加營養,萬一身體不舒服,就給社區打電話。”他說,每位居民下車前,他都會提供包戶幹部的電話號碼。“希望我接回來的人都好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