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清華還是北大?滯留國內的留學生可借讀國內名校,選擇合作辦學項目,上課效果冷暖自知

作者|徐亦凡 編輯|漆菲

選清華還是選北大?今年秋天,就讀於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有機會糾結這個問題。

2020年6月30日,康奈爾大學宣佈秋季學期計劃,為國際學生提供在所在國高校暫時學習的機會。這其中,若中國留學生因疫情無法返美,可以申請入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7所學校。

據康奈爾大學官網顯示,想入讀這7所高校需具備中國公民身份。但並不是所有年級學生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比如清華大學對所有本科生與研究生開放,而北京大學僅提供給本科新生申請。康奈爾大學要求,國際學生需在申請的學校選擇一至兩門課程,並完成本校12至15個學分的網絡課程。不過,這項計劃留給學生做決定的時間很短暫,7月10日前就需要完成申請。

選清華還是北大?滯留國內的留學生可借讀國內名校,選擇合作辦學項目,上課效果冷暖自知

康奈爾的中國籍學生可以在清華借讀

相比之下,正在復旦大學借讀的留學生曉宇有更充裕的時間做決定。曉宇今年大三,在美國一所文理學院就讀經濟學專業。6月前後,曉宇所在學校發郵件告知中國留學生,他們可以在復旦大學暫時借讀,學校也認定學分。她想了很久,直到8月申請截止日前才決定在復旦先行入學。

之所以遲遲沒做決定,是因為她一直希望能返校。曉宇這學期選擇的課程大多不提供網課,只有線下授課形式,所以她想等等看美國對華旅行禁令能否取消。今年年初國內疫情暴發後,美國對中國實施旅行禁令,要求在過去14天內到過中國的非美國公民或非永居居民不得進入美國。

由於入境政策遲遲未鬆綁,為了回校,曉宇一度考慮在第三國停留14天后再入境美國,最終因為時間倉促可能趕不上開學而放棄。權衡之下,她還是在復旦大學開始了新學期。

教育部提出三大解決方案

中國教育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海外留學人員總數為160萬人,其中在美國的人數最多,達到41萬。受到疫情和留學政策的影響,和曉宇一樣滯留國內的美國留學生不在少數,都處在無法開學甚至失學的困境中。

對尚未入學的新生來說,還有重新申請這條路可選。北京某留學中介的留學顧問受訪時說,今年許多無法去美國的留學生都放棄了offer,轉向申請英國,因為英國入境政策相對寬鬆,對中國留學生也更友好,有些學校甚至包機來中國接學生開學。

最新留學相關數據也佐證了這個觀察。啟德教育7月發佈《新常態下的留學現狀報告》,調研數據顯示,疫情與國際環境疊加的"新常態"中,儘管留學計劃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但大部分意向留學生並不打算放棄留學,選擇英國留學的比例也從去年的20.14%上升至29.52%,使得英國連續第二年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留學生的意向目的地首選。

但在讀學生不太可能中斷學業、重新申請學校,如果不願意選擇gap year(間隔年),上網課成為他們最主要的解決方式。遠程教學的好處是課程不會落下,但問題也很明顯。留學生們常常要倒著時差、打著哈欠在深夜或凌晨上課,時而卡頓的網絡也讓授課效果大打折扣,還有像曉宇這樣的,可能連網課這個選項也無法得到保證。

許多海外高校嘗試調整上課模式,與別國高校臨時合作,為當地學生提供借讀項目。比如康奈爾大學推出"Study Away"計劃,國際學生正常繳納學費、支付在本地大學食宿費用,並根據要求修讀學分;紐約大學在全球多地設有分校,藉此優勢推出"Go Local"項目,為國際生提供就近入學的機會,中國籍學生可以到上海紐約大學上課;曉宇所在的文理學院則通過一個名為"TEAN"(The Education Abroad Network,國外教育網)的機構與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合作,該合作項目向多所美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提供經濟類為主的課程。

選清華還是北大?滯留國內的留學生可借讀國內名校,選擇合作辦學項目,上課效果冷暖自知

康奈爾大學網站列出可借讀的中國高校

短期借讀方式也得到了國內教育部門的背書。9月16日,教育部國際司負責人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出國留學人員赴境外學習受阻,為解決該群體實際困難,教育部採取了系列專門政策舉措。教育部為滯留國內學生提供的解決方案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引導學生在國內通過遠程教育方式繼續完成學業;第二是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允許高校通過簽訂協議等方式,接收出國留學人員先行在國內高校借讀學習;第三是允許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的出國留學生,雙向選擇,擇優錄取。

這其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直接為出國計劃受阻的新生提供學位教育,學生在完成所有課程後將獲得學位證書。根據教育部計劃,此次有大約90箇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參與擴招,面向已經持有境外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本碩博新生。

和已在推行中的網課與借讀不同,合作辦學擴招計劃出臺的時間週期相對短暫。北京外國語大學與英國博爾頓大學開設的全媒體國際新聞碩士項目也在擴招之列。負責該項目的一位老師向《鳳凰週刊》介紹,擴招政策出臺前,教育部門曾向其徵求意見、收集相關材料,隨後直接向社會進行了公開,他們也是剛獲悉新政已經公佈。

根據教育部規定,北外的全媒體國際新聞項目可以另招收5人。上述負責老師說,教育部根據不同項目設有不同招生比例,"今年因為疫情,之前正常招生的時候報名人數就不少,公佈(新政策)的兩天裡大概又有10多個人電話諮詢"。

北外與博爾頓大學的合作辦學項目為一年學制,項目費用為9萬元人民幣,往年招收人數為24人;申請人需要有雅思或託福成績,擁有相關經歷和作品,完成學業後由博爾頓大學授予碩士學位。擴招的5人也將按照同一標準進行選拔,前提是已拿到國外大學的碩士錄取通知。

目前北外已經告知諮詢者們回去準備申請材料,並計劃儘快完成招生,讓擴招學生與正常招收的學生一起能在10月開學。開學後,預計外方教師也將採取網絡授課形式,中方教師如何授課還需要再進一步安排。

短期借讀卻依然逃不掉網課

和北外的項目一樣,許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都會有外籍教師授課,在國際間往來不便的情況下,這部分課程只能以線上形式教授。原本指望利用本地教育資源的借讀學生們,也同樣無法徹底擺脫一方屏幕。

選清華還是北大?滯留國內的留學生可借讀國內名校,選擇合作辦學項目,上課效果冷暖自知

上網課成為留學生的主要選擇

曉宇沒想到,說好借讀復旦,最後還是成了上網課。由於借讀學生與國際生暫時無法進入復旦校區上課,按照原先的項目計劃,她被安排在學校附近的一處教室集中授課。但等到去上第一節課時,曉宇發現只來了4個人,而這節課理應有30至40人選修。她事後得知,作為服務提供方的TEAN在開課前才通知可以在線上簽到上網課,但並非所有人都知情。

曉宇家就在上海,為了離上課地點近一些,她特意提前另租了房子住。這讓她對TEAN沒有提前告知可以上網課感到不滿,"既然可以上網課,就應該跟所有人發郵件說明一下,說沒有強行規定你們一定要去教室上課"。自那天之後,曉宇再沒去過教室,她選修的四門課程都通過網絡授課。

據曉宇說,非本地同學損失更大,有人特意從廣東等地趕來上課,最後卻在租來的房子裡上網課。如果不是上海人,學生們租住的房子大多由TEAN提供,按照住宿條件不同,費用從每學期4000美元至8000美元不等。由於這學期的課程持續至12月25日,四個月的住宿費都是一次性結清,由於這學期的課程持續至12月25日,四個月的住宿費都是一次性結清,如果退租又是額外損失。

潘濤也選擇了復旦的借讀項目,他在美國維斯大學修讀經濟學專業,現在租住在TEAN提供的房子中。和曉宇一樣,潘濤也曾想過在第三國中轉14天回校,但因為風險太大又比較麻煩就放棄了。收到學校郵件知道可以借讀後,潘濤覺得,能認識一些點新同學,體驗一下國內的大學也挺好。這些預期能否實現,眼下看來很難講。

潘濤一開始對於上網課也不太滿意,但現在接受了這樣的安排。"覺得那就這樣吧",他猜想後期可能會改成線下課程。但曉宇說,能不能線下上課需要等復旦做決定,但從線上改成線下也會是個問題,"很多人都沒來上海,突然改線下的話,大家能否作出調整?"

在留學生與復旦大學之間,TEAN一直扮演著中間人的角色,但曉宇和潘濤對其瞭解都不算多。如果學生們有什麼問題,都是通過郵件和TEAN在美國的工作人員聯繫,除了課業問題可以和授課老師溝通,他們被要求不要私自與復旦聯繫,更不要對網課進行抱怨,"否則這個項目可能被取消"。

選清華還是北大?滯留國內的留學生可借讀國內名校,選擇合作辦學項目,上課效果冷暖自知

TEAN發給學生的郵件

根據該機構官網顯示,TEAN是一家"全方位的國際教育服務提供商,專注於在亞太地區提供沉浸式學習和實習項目"。TEAN在中國開設了四個種項目,包括三個學習項目和一個實習項目。其中學習類項目均和復旦大學合作,由後者提供師資進行授課。

通常這些項目針對非中國學生開放,曉宇和潘濤所上的借讀項目屬於臨時開設,只招收在美國留學但因疫情滯留國內的中國學生。曉宇確認借讀後,同學把她拉進一個微信群,群中有200餘人,來自美國多所大學。據TEAN官網顯示,項目招收標準非常寬鬆,只需要績點達到2.7,是中國人且會說中文即可;如果績點未達標則可以與工作人員單獨溝通。在曉宇看來,這幾乎相當於沒有門檻。

雖然不少人對網課不滿,但曉宇接受了眼下的狀況,因為"至少是復旦老師在授課"。無法線下教學在她看來是可以理解的事情,畢竟學校政策就是如此,沒有必要強行爭取。她說,教授們也不希望上網課,表達過"很希望跟大家線下能見面"。

選清華還是北大?滯留國內的留學生可借讀國內名校,選擇合作辦學項目,上課效果冷暖自知

TEAN與復旦大學合作提供借讀項目

相比之下,儲楚要幸運一些。她收到了紐約大學表演藝術管理專業的offer,原計劃今年秋季學期去讀研一,但不僅出國困難,紐約更成為疫情重災區中的重災區。因為專業不允許延期入學,儲楚一度想過放棄,直接開始工作。好在學校六七月份時來詢問意向,瞭解是否願意在上海紐約大學先行入學。

儲楚覺得,至少在國內也能上同樣的專業,於是在上海紐約大學開啟了新學期。她這學期選修了四門功課,其中三門由國內老師在線下授課,一門由紐約大學本部的外籍教授提供網課教學,儲楚安慰自己,就當利用這種課程設置實現語言環境過渡,畢竟本科沒有在國外讀,語言方面也需要適應一下。

雖然暫時去不了紐約,儲楚覺得目前的安排已經是"非常好的機會",畢竟整體環境這麼糟糕,能上這個項目是"不幸中的萬幸"。通過"Go Local"入學的學生同上海紐約大學的其他學生一樣,可以自由進出校園,也能享受相同的圖書館和網絡資源。儲楚說,學校管理很細緻,還會提供心理疏導,"就挺把你當回事兒,挺有人情味兒"。

"總覺得這筆錢花得沒有那麼值"

儲楚明白,疫情之下能有現在的就讀條件已經很不容易,但無法獲得真正的"留學"體驗還是讓她深覺遺憾,"這個替代方案當然有好處,但你本身是奔著紐約大學去的,就是想去那裡體驗各種飲食,交朋友,去跟國外的人群溝通"。儲楚覺得自己是有些害羞的性格,如果能身處完全陌生的環境,可以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圈,認識更多人。

選清華還是北大?滯留國內的留學生可借讀國內名校,選擇合作辦學項目,上課效果冷暖自知

上海紐約大學

紐約對儲楚來說是無可替代的,這裡的藝術資源與氛圍都是得天獨厚。而她主修的表演藝術管理主要涉及以舞臺形式呈現的表演,如戲劇、話劇等,最終是實踐導向的專業。在儲楚看來,浸潤在紐約文化氛圍中是學習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最重要的還是在劇院這樣的地方實習,去觀察,去總結,獲得美學上的感受,而不僅僅是在課本上學知識,學習(這個專業)對我來說是為了工作,而不是做學術"。

對很多留學生來說,出國不僅僅是為了一張學歷證書。在新東方發佈的《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中,超過60%的受訪者都將"拓展國際視野"和"豐富人生經歷"視為最主要的留學目的,而這些是在家上網課永遠無法實現的。

選清華還是北大?滯留國內的留學生可借讀國內名校,選擇合作辦學項目,上課效果冷暖自知

"拓展國際視野"和"豐富人生經歷"是大多數人的留學目的

面對疫情這樣的不可抗力因素,也只能暫且接受無法出國的局面。對儲楚來說,上海無疑是國內最適合她的城市,這裡有著較國內相對豐富的劇院資源,多少可以彌補缺憾。但如果想在國內實習,還存在與專業脫節的問題,紐約大學開設的藝術表演管理專業偏向於為非營利性機構培養管理人才,而國內藝術市場上的組織結構與此並不相配。

從書本上學的理論在國內雖然沒有太大用武之地,儲楚還是在努力找實習機會,不僅為了積累經驗,也是想減輕經濟壓力。雖然人在國內上課,和去紐約交的學費卻是一樣的。儲楚想的是,既然父母供自己讀書,她就應該把學費花出最大性價比,"上海生活成本沒(紐約)那麼高,但我總覺得這筆錢花得沒有在美國那麼值。"在她看來,紐約能提供專業所需的文化環境和豐富校友人脈,她能更好地配置可接觸的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優勢。

不僅是儲楚,在國內的留學生都需要照常支付學費。曉宇和潘濤也是一樣,儘管這學期沒有選修本校提供的課程,學費還是得付,根據TEAN的要求,只要他們選修課程在四門之內就不需要額外付費,多選則需要多給錢。

曉宇不時看到微信群裡有人抱怨,"掏了錢的可能抱怨會多一些,但是大家都是要付學費,我們交學費也是交美國大學的學費,大家會想這個(借讀)到底劃不划算"。曉宇說,不想為這個事情糾結,"劃不划算也扯不清楚對吧……我覺得這些安排都不容易,所以沒什麼好抱怨的"。她願意來上課的原因也很簡單,"我不想耽誤畢業才來的,學校說ok,那我只要能換學分就行"。

潘濤和曉宇都沒有下學期繼續借讀的打算。潘濤決定了下半年回美國,"大不了去第三國待呆14天",曉宇則開始考慮提前找找實習機會,也會看看下學期的課程設置,如果回去方便的話,"一定會回學校"。

儲楚倒覺得,留不留在上海分校暫且都能接受,"能繼續留在上海我是非常樂意的,不過有機會能去國外的話,我也想去國外"。但紐約是以後無論如何也要去的地方,正是因為非常喜歡百老匯的音樂劇《漢密爾頓》,儲楚才決定申請表演藝術管理專業,"我一直期盼能去百老匯看這部劇,現在沒有機會特別特別遺憾。這件事在我的遺遺願清單裡,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去看一次"。

但對於更多留學生,尤其是去美國留學的留學生而言,安全仍然是他們考慮的首要因素。截至10月9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超過780萬人;部分高校自8月復課以來,又出現了數千例新增確診病例。再加上千金難買的機票和美國反覆不定的留學政策,都是眼下勸退留學生赴美的理由。

在國內念網課、借讀或是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留學生們看起來還有不少選擇,只是這些選擇在多大程度上能讓留學的價值得以保存,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自己的答案。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觀象臺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