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後,《雷雨》中的周萍,還有沒有探究的現實意義

《雷雨》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劃時代的話劇作品,是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悲劇。它是一部家庭悲劇,更是一部社會悲劇。80多年來,對其賞析的評論文章很多,但這些文章更多是從社會角度來評價的。我今天主要就周萍的悲劇命運,從家庭的角度及其現實意義來作個探究。

80多年後,《雷雨》中的周萍,還有沒有探究的現實意義

一、回顧周萍的悲劇命運

周萍是周樸園與女僕魯侍萍的私生子,周樸園為了娶有錢人家小姐拋棄了魯侍萍,年幼的周萍就被送到鄉下,由祖母撫養成人。而這期間,父親周樸園根本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後來周萍被父親送進學校學習礦課,以便發揚周家家業。直到25歲,周萍才得以回到周公館,但卻與繼母周繁漪產生畸形的亂倫之戀。後來隨著這種亂倫意識的覺醒,他開始尋求解脫和拯救。於是,他把女僕四鳳當作救星,卻不料四鳳是他同母異父的妹妹,這讓他更加陷入了毀滅性的災難之中。最終他用自殺結束了自己年輕而又痛苦的生命。

可以說,周萍是被命運作弄的的不幸者,同時也是被自己作弄的悲劇人物。

二、周萍的悲劇命運原因探析

結合整個劇情,單從家庭角度來梳理一下週萍悲劇命運的成因:

1、 隔代撫養所造成他飄擺不定和缺乏獨立的性格。

從拋棄魯侍萍的那一刻起,周萍就是周樸園心中的一根刺,所以,周萍的成長就註定是在不健全的環境中。從小跟著祖母,又是在一個封建大家庭,這在物質上應該優裕的。而我們都知道,隔代撫養,祖母也好,祖父也罷,尤其是在這種缺少母愛,父親又不關心,又是家族長子的情況下,會是怎樣地溺愛。而這種溺愛使得周萍在成長過程中漸漸沒有了獨立的意識,思想上也飄擺不定,這就為後來悲劇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2、 從小缺失父母之愛以及周樸園的專制造成性格上的懦弱。

一般來講,母愛使人溫暖,父愛使人堅強。

心理學上認為,從小缺失母愛的小孩會產生強烈的戀母情結。而周萍從小就“沒有”了母親,在他的潛意識中肯定會有這種情結。我認為,她和後母繁漪的畸形之戀,就是戀母情結的最終反映。所以當他的亂倫意識甦醒之後,他就想拼命地擺脫。

周萍雖然有父親,但這個父親要不然不出現,出現了也是一副威嚴的面孔,專制得令人窒息。所以,周萍在性格上自小就膽怯、懦弱。這種性格使他不敢面對現實,這也是他最後選擇自殺的重要因素。

80多年後,《雷雨》中的周萍,還有沒有探究的現實意義

3、 不健康的家庭環境讓他也成為了一個自私、滿口“道德”的偽君子。

家庭環境是一個人成長最重要的因素,而周萍卻是在一個有缺失、不健全的家庭中長大的。父愛母愛的缺失前面已經說過,下面就談談家庭環境的不健康。

戲劇在第二幕借繁漪之口我們可以看到:

“你們的祖父、叔祖,同你們的好父親,偷偷做出許多可怕的事情,禍移在人身上,外面還是一副道德面孔,慈善家。社會上的好人物。”

“你父親是第一個偽君子”

管家魯貴也說,

“反正有錢的人頂方便,做了壞事,外面比做了好事裝得還體面;文明詞越用得多,心裡頭越男盜女娼。”

這樣的環境使得周萍最後也成為了一個自私、滿口“道德”的偽君子。周萍在亂倫之戀時說,“願他死,就是犯了滅倫的罪也幹”,後來卻是“看見了新的世界,就一個人跑”。他甚至還時時說他父親是個“很道德”的人。他正在成為他父親一樣的人。

後來他跟四鳳的愛情,其實也不是真正的愛情。只是“覺得她新鮮”,有“他最需要的一點東西”,他覺得四鳳能夠“拯救”他。但是,他有沒有想過要給四鳳什麼,沒有!假如沒有這一場的悲劇,可以說,到了礦上,一旦有新的他覺得“新鮮”的女人出現,他同樣會拋棄四鳳的。他對繁漪也好,對四鳳也好,其實都是自私的愛。

可以說,自私、虛偽也是他走向悲劇命運的重要原因。

4、 這一切讓他成年後又缺乏理性、沒有勇氣和擔當的品質。

如果說上面幾點因素,是周萍不能選擇和控制的話,那麼,在周萍成年以後(25歲之後)發生的事情,他自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愛繁漪,而繁漪明明是自己後母,這明明是亂倫之戀,他居然不可抑制,這很顯然是缺乏理性的表現,而之後又沒有勇氣承擔,只想著要拋棄。愛四鳳,當然,這個血緣之倫的違背,可以是冥冥之中安排的,他並不知情,但最後卻又擔當不了。

作為一個25歲的青年人,沒有理性,沒有勇氣,沒有擔當,在那樣一個動盪的年代,在那樣一個轉型的社會,最終走向悲劇結局是必然的。

80多年後,《雷雨》中的周萍,還有沒有探究的現實意義

三、周萍悲劇命運的現實意義

任何一部經典作品,都必然會超越時代,為後人提供寶貴的精神財富。《雷雨》時代的社會環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沒有必要再去揪住它當時的社會意義去分析。但是,周萍身上所反映出來的家庭悲劇意義,到現在還有非常重要價值,能給予我們當代人很多重要的啟示。

1、 各位做父母的,既生子女,就應該克服各種困難,承擔起養育子女的責任。

現在中國社會處於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城鎮化飛速發展的時期,但地域發展的不平衡,使得很多人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因此很多家庭不得不把撫養小孩的工作丟給老一輩,這就造成很多小孩被隔代撫養。而這就給小孩的成長帶來了性格發展的隱患。客觀上講,祖父祖母養育小孩的方式很多是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的,那麼,各位做父母的,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何來彌補教育的缺陷,而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否則你即便賺了最多的錢,恐怕都是彌補不了小孩成長的缺陷。

周萍的悲劇,除去社會的因素,隔代撫養造成的飄擺不定,也應該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2、 小孩的成長,父愛母愛缺一不可。

有人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這其實說的就是小孩成長的兩個方面:“父愛如山”,是剛強,是堅韌,是沉穩;“母愛似水”,是柔和,是溫情,是包容。小孩的成長需要這種剛與柔的結合,否則可能帶來性格上的缺失。

所以,在小孩的撫養上,做父母的,不能只顧自己的生活,而把小孩丟給另一方去承擔,父愛母愛缺一不可。

周萍自小缺失母愛,父親即便出現也是一副威嚴而專制的面孔,這就造成周萍不單在父親面前膽怯、懦弱,更使得他在重大事情面前顯出這種性格的本質。

80多年後,《雷雨》中的周萍,還有沒有探究的現實意義

3、 做父母的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小孩健康成長。

大家都知道,和諧良好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小孩的健康成長。這在周公館有麼?沒有。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什麼樣的小孩。周萍的祖父、叔祖是一個帶著道德面具的偽君子,就養出一個虛偽的周樸園;同樣,周萍也“佩服”著他的父親,也正在朝著父親的模樣成長。

在我們現代的實際生活中,也同樣如此。家庭環境、家庭氛圍是靠父母營造的,這裡面有父母有心的營造,也有父母無形的影響。什麼樣的父母,會營造出什麼樣的家庭氣氛。只要我們認真看看我們身邊的一些家庭,就會發現,莫不如此。而周公館就是強有力的例證!我們父母的用心、人格影響都是營造家庭環境的核心因素。

4、 作為小孩,在成長過程中要學會內省,要逐漸培養自己的擔當和責任感。

一個人的成長,從本質上來講,父母及家庭環境都是外因;真正起決定因素的還是自身的內在因素。上面說過,人要學會內省,要學會獨立思考,要有辨別能力,要能夠勇敢,要逐漸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周萍為什麼會如此的悲劇?因為他缺乏這些能力。我們再看看《雷雨》中的另外兩個人就不一樣:周衝,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周樸園?魯大海,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魯貴?很明顯不會,除去家庭環境的影響之外,我認為,這兩人都是有獨立思想的人,他們有敢於反抗的勇氣。這就是不同於周萍的地方。

所以,作為青少年,我們看《雷雨》,看周萍的悲劇命運,還需要從人物自身的因素去探究,這樣才可以得到有利於我們成長的積極因素。

總之,品味經典,不能僅僅是把它還原到那個時代去分析它的思想意義,我們還要能夠超越時代,超越地域,去挖掘出它在當下的價值。《雷雨》中周萍的悲劇命運,可以啟發我們現代很多家庭,如何去教育好下一代;也可以啟發我們青少年,去發掘出如何健康成長的內在因素。

2020-4-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