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diss《惊雷》后,支持声一边倒,为啥大部分人都不认可喊麦?

最近,一首“歌”火遍全网,尤其是在各大平台的直播间里,屡屡响起,各种翻唱版本层出不穷,之后,有人站出来说,这东西它不是歌,要旋律没旋律,要节奏没节奏,神马玩意!

杨坤diss《惊雷》后,支持声一边倒,为啥大部分人都不认可喊麦?

说这句话的人是杨坤,这首“歌”叫《惊雷》。

随后,杨坤DISS惊雷的话题冲上热搜榜单,让我们意外的是,我们在话题的评论区,并没有看到支持方和反对方互掐的盛况,反而看到了几乎90%的人都坚定的站在了杨坤的这一边:这次,我支持杨坤。

杨坤diss《惊雷》后,支持声一边倒,为啥大部分人都不认可喊麦?

一边倒的支持,让我们惊讶,不是惊讶于杨坤的支持这么高,而是惊讶于,一首在网络上红的“不要不要”的《惊雷》,当它被人怼了之后,几乎所有人又说,这的确是个“垃圾”。

这种一边大红大紫,一边又被公认是“不入流”的奇怪现象,让人摸不着头脑。

杨坤diss《惊雷》后,支持声一边倒,为啥大部分人都不认可喊麦?

这不禁让人想起个别国内电影导演的言论:不是我们国产电影不够努力,而是我们的观众还达不到更高的层次,你拍出来观众看不懂,还骂你,你干嘛玩高级?

的确,当肖战、孟美岐主演的电影《诛仙》被公认为“烂片”的时候,殊不知这部影片的票房是4个亿,以2000万的成本计算,这部影片的盈利达到20倍。

杨坤diss《惊雷》后,支持声一边倒,为啥大部分人都不认可喊麦?

《惊雷》和《诛仙》如出一辙,人人都觉得他不入流,但它就是有市场。

所以,有人站出来说,正是这种不入流但又如同病毒般让人上瘾的东西,阻拦了该行业应有的发展,试问,你是想让你的孩子听“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还是想让你的孩子听“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我紫金锤”?

杨坤diss《惊雷》后,支持声一边倒,为啥大部分人都不认可喊麦?

个人认同这么一个理论:天下大乱时,必有强盗出现,借用MC六道所言,存在即是合理,强盗的出现也是“应运而生”,但强盗就是好的吗?

我想,大家心中自有定论。我们不否认《惊雷》的火,但我们也同样知道这并不是什么“正经东西”,所以当杨坤这样的专业音乐人站出来公然抨击《惊雷》时,自然只有支持声,少有反对声。

杨坤diss《惊雷》后,支持声一边倒,为啥大部分人都不认可喊麦?

最后借用新京报的标题收尾:音乐不分贵贱,但分经典与糟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