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的世子继任藩王,那其他的儿子们是怎么安排的?

不理为阿特


话说自从老朱家祖坟上飘出渺渺青烟,朱元璋翻身从农奴当上了皇帝,老朱家的亲朋好友,子孙后代也跟着沾上了光,一下从赤贫农民阶层跳过普通地主阶层,直接来到了高级地主阶层(皇亲国戚)。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要说朱元璋对亲戚和子孙那可是真好。没办法,朱元璋也是从小穷怕了。小时候替地主家放牛,别说荤腥了,能有个白面馍馍吃就能高兴得飞上天。挨饿的滋味不好受,经常挨饿会让人怀疑人生。于是朱元璋决定不能让自己的后人怀疑人生,他要做一个受后人敬仰的祖先。不能让后人再挨饿。

明朝的爵位划分

朱元璋给自己的后人划分了八等爵位,分别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洪武九年的时候,朱元璋给的待遇那叫一个好,亲王一年米给五万石,钞给二万五千贯。郡王一年米二万石,钞万贯。这里面还不包括其他节假日的福利待遇。

过了些年,时间来到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考虑到发得有点多,子孙后代繁衍昌盛,朱元璋又将宗室的标准改成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自后为永制。这里爵位最低的奉国中尉一年是二百石俸禄,而且旱涝保收,子孙后代永享。

而子孙后代们对于爵位的继承,则是按照逐级递减的方式。嫡子继承主爵位,其他子嗣降一级袭爵。例如,亲王的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的儿子则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继承郡王爵位,其他儿子则为镇国将军。直到降到奉国中尉,则爵位不再降,所有子嗣皆为奉国中尉。

再让我们来看一看官员们的工资又是多少。正一品87石一月,一年1044石。正二品61石一月,一年732石。到了县令这一级,也就是正七品,7.5石一月,一年90石。

这样的福利待遇确实非常不错,直接把当官的甩了好几条街。要知道,早期的藩王还有戍守边关,参与当地民政的义务。到了后期,这些宗室只需要留在封地过自己的美好生活,每天在家生娃造子,生出来的娃娃还是国家提供长期饭票。而官员们可逃不了劳碌幸苦的命,不好好干可是有丢乌纱帽的危险的。所以对于立志当执挎子弟的穿越众们,明朝宗室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朱元璋的眼中,但凡不是自家人都是不能被信任的人。农民出生的朱元璋对土地(江山)的看重达到了一种极致。开国跟随他打天下功臣们在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后,被他集体送去了崔判官处。就算是徐达这种穿着开裆裤长大,一起玩泥巴的发小最终都没有讨到好处。收拾完了功臣们,江山怎么办?这个职责自然是落在了自家子孙身上。

宗室人口的发展

洪武年间整个宗室人口并不多,国家也基本上没有什么负担,一共58人。而且当时他们还没有当执挎的条件。这58人中,藩王25人,其中24人为朱元璋的儿子,一人是侄子。他们最大的职责就是镇守边关。手中有着不小的权利,特别是在对于军权的掌控上。

到了永乐时期,画风就转变了。因为朱棣是靠着革命侄子上的位,他不能让自己的儿子碰上亲戚中的革命派。所以,藩王亲戚们只能老老实实的被收回权力。藩王们的念想没有了,那就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吧。

无所事事的日子终究不是办法,藩王们平时既不能互相之间串个门子,也不能没事就去找皇帝聊个天。只有自己的封地才能进行自由活动,毕竟老祖宗(朱元璋)规定了,宗室不但不能从政,也不能从商。于是乎,宗室的人口开始了飞跃式的增长。似乎生孩子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快乐源泉。

从有据可查的数据看,嘉靖28年的时候,宗室人口有一万余人。四年后的嘉靖三十二年,宗室人口来到了将近两万人。为此嘉靖皇帝修撰了“宗藩条例”,其中的一条更是限制了藩王娶妾的数量。

不过“宗藩条例”的实施好像效果并不是那么的好。《明神宗实录》记载,到了万历23年(1595年)的时候,宗室总人口来到了15.7万。明末的时候宗室人口已经没有具体的数据可查,按照估算,这个数据大概是20-30万之间。

宗室发展对明朝的影响

明朝是怎么灭亡的?这里的原因很多,但是从根子上来说还是因为流民太多导致的。在封建社会土地就是农民的一切,正如朱元璋对土地的炽热。藩王宗室们似乎在这一点上优良的继承了朱元璋的这种渴望。家里的娃娃太多,靠着旱涝保收的国家供养似乎会降低生活品质,王爷们决定做一个快乐的大地主。于是大圈地运动开始了。

万历三十四年,蜀王一府占去了成都平原依靠都江堰灌溉的最肥沃的土地百分之七十。其他各王也是少则数万倾,多则数十万倾。除了江浙财赋之区以外,全国的土地有相当大一部分落入了朱氏宗室的手里。

除了土地,藩王宗室们也开始做起了买卖。要说他们的做的买卖还真和一般人不一样,因为身份不一样啊,各种暴利垄断行业做得风生水起。食盐、茶叶这些官营产业别人进不来,对于他们来说可不算个事。有的甚至做起了无本买卖,在官道开设榷关征收过路费。这个可真是无本万利。

宗室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苦的可是黎明百姓和政府部门。黎明百姓为什么苦我们都知道,那么政府部门又苦在哪里?一个最简单的答案就是收不上税。明朝时期商人虽然地位低下,但是着实对商人们不错,商税低到令人发指的三十税一。财富被藩王们大量充入自己的府库。何况他们交不交税还是两码事。

至少藩王宗亲们土地是不用交税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侵占的土地越多,政府损失的税收也就越多(明朝主要依靠农税)。到了明末,政府财政已经完全没有办法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在日益稀少的税收基础上,国家需要面对的是日渐高涨的开支(战争和宗藩俸禄)。

钱从哪里来?似乎,好像,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能交由广大未失地的农民来完成。额外的加税导致了农民走上了失地的道路。在藩王宗室高兴接收新土地的时候,流民的数量滚雪球似的扩大,最终明朝亡于流民之乱。

大山侃史

可以说朱元璋的封封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明朝的提早灭亡,后人们站在祖先的功勋簿上吃垮了大明王朝。


我是【文史侃大山】,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吐槽。一起讨论历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据史料记载,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宗室人口只有58人,而到了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宗室人口增加到了127。明朝嘉靖年间1529年,宗室人口已经多达8203人。过了24年后,1553年的宗室人口有17661人。万历年间1595年,宗室人口有57000多人。估计到明朝末年的时候,宗室大概繁衍有20万人。明朝有那么多的藩王,而藩王下面又有那么多的子子孙孙,世子之外,其他藩王儿子又该如何安排呢?

明朝把爵位分为:亲王,郡王,振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这八个级别属于皇室宗亲。

亲王嫡长子十岁的时候就被立为王世子,亲王的其他儿子年满十岁就被封为郡王冠服二品。

郡王的嫡长子为郡王世子,郡王的其他儿子就被封为镇国将军。比如说晋王府的庆成郡王朱济炫,他共生育100多个儿子,那么他的这些100多个儿子就都被全部封为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的嫡长子世袭为镇国将军,其他儿子就被封为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的嫡长子世袭为辅国将军,其他儿子就被封为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的嫡长子世袭为奉国将军,其他儿子就被封为镇国中尉

镇国中尉的嫡长子世袭为镇国中尉,其他儿子就被封为辅国中尉。

辅国中尉的嫡长子世袭为辅国中尉,其他儿子就被封为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的嫡长子世袭为辅国中尉,其他子孙也为奉国中尉。

每年支禄米的数额:亲王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头,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

(明朝时期1两银子可以买2石的大米,1石的大米大约94.4公斤,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377.6斤。)明末20多万的宗室,生的子女越多,收到的赏赐就越多,人口呈几何级不断膨胀,国家财政不胜负担。巨额的岁禄支出就达到853万石,占全国税粮总收入的37%,老百姓交的税收有限,但是藩王的繁衍生育是无限制的,这也是导致明朝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求关注点赞。喜欢文史趣闻的可以关注我,多多交流。


文轩春秋


“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明史 太祖本纪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的时候,皇室男性一共就九人:朱元璋本人、 皇子子七人、朱元璋长兄朱重四之孙朱守谦。虽然之后陆陆续续有其他皇子皇孙出生,但终朱元璋一世,皇室男性不过五十八人。

明朝藩王与之前王朝分封不大一样,,没有实封,但是可以管理封地军政,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从事士农工商职业,亲王郡王可以世袭,镇国将军以下降封。

具体分封制度:

皇子为亲王(太子以外的皇子一律授予亲王爵位)俸禄

亲王子为郡王(亲王之嫡长子(无嫡长子以庶长子,下同)世袭亲王,余子皆封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之嫡长子世袭郡王,余子皆封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镇国将军之子皆降封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辅国将军之子皆降封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奉国将军之子皆降封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镇国中尉之子皆降封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辅国中尉之子皆降封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之子皆封奉国中尉(奉国中尉诸子皆世袭奉国中尉,且世袭,不再降封)

禄米待遇为: 亲王 一万石, 郡王 二千石, 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 奉国将军六百石, 镇国中尉四百石, 辅国中尉三百石, 奉国中尉二百石。亲王、郡王还另有锦,紵丝,纱、罗,绢、冬夏布,绵,盐,茶,马料草等其余待遇不等。

在明英宗之前,因皇室男性数量不多,所以禄米全额给予。至明孝宗时期,皇室男性经过数十年繁衍,数量暴增,已经达到明朝财政负担不起的地步。最终,在明世宗时,将禄米以四折支付,其余以宝钞替代(就是打白条),宗室子弟下层者因无法从事任何事情谋生,以致生活困顿、衣食不济,甚至有铤而走险、作奸犯科者。

至明神宗时,因繁衍太过巨大,所以将宗室岁禄再次减少,而且限制继承,以减低爵位拥有者待遇。如:亲王由旁支入继者,取消旁推之恩,原为郡王者,除嫡长子外,其余各子仍袭镇国将军爵位,不得进封郡王;镇国将军入继者,其余各子仍袭辅国将军爵位。此外,由郡王入继者,原郡封再袭之例也被取消。但是也起色不大,聊胜于无。后来更是出台:低级宗室,可以从事士农工商四民之业,但是已经到了明朝末年,成效不大了。

有明一世,共计实封亲王六十五位,追封亲王二十二位(指始封王而言,不包括世孙、世曾孙继位、或旁支入继后追赠父祖的亲王)。其中十六位亲王,因事被废、除封(晋王、周王、代王、岷王重新复封,齐王、谷王复而再废。岷、荆、唐府有亲王因事被废,由世子或旁支继位,因未除封而未计入),十五位亲王因绝嗣,除封。

至明亡,共计有亲王三十四位。其余郡王超过九百位。而将军、中尉、庶人,几乎达二十万。

这些明太祖的后裔,不能都是明朝财政的极大负担。藩王宗室有赏赐土地的收入,且不用承担赋税任务,朝廷还需要给俸禄,而能够提供朝廷赋税的土地越来越少,承担的赋税丝毫不减,甚至还要加征,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可以说,明朝藩王制度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土地兼并,并破坏了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明朝灭亡。


伯虎42


给藩王进行分封,是历朝历代的惯用政策,朱元璋在登基之后,深感前朝主弱臣强的情况,于是就想着用藩王的权力来护卫中央皇权,但是却做了个错误的决策就是赋予了藩王们极大的军政权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天下得以迅速安定,但是却留下了藩王做乱的根源。

等到了朱允炆登基的时候,这些强大的藩王让他如坐针毡,于是他就想着要开始削藩了,但是他的削藩政策太生硬了,引起了藩王们的强烈反抗,朱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起兵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但是朱棣其实也想着削藩,不过他比朱允炆更聪明的是,他先给藩王们一个“萝卜”,首先将被朱允炆打击过的藩王平反,然后提高王府官员的品级,赏赐也给了很多钱,接着就是安排眼线搜集藩王们的劣迹,有特权的皇族谁还没犯过点罪,就这样被朱棣挨个逮着狠狠的惩治,权力基本上都被剥夺了。

藩王们在政治上已经没有前途了,但是朱棣也不会去赶尽杀绝,至少这群兄弟们还是要享受点荣华富贵的,所以基本上每个藩王都在可劲的造娃,这就为明朝的衰弱埋下了伏笔,因为明朝的藩王制度是历代都会分封,而是生多少就封多少,皇帝除了太子之外的皇子都封亲王,亲王除了世子之外的儿子都封郡王,郡王除了长子之外的都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的儿子都封为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封为奉国将军,奉国将军的儿子分为镇国中尉,就是这样分封下去,满大街的皇室子弟,而且全靠国家养活,拿的薪水还是正常官员的好几倍,这给明政府的财政提供了极大的负担。


国史拾遗


分封藩王,是历代封建王朝的通用制度,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沿用了这一制度。目的就是用藩王权力来巩卫中央,正如朱元璋所说:“以藩屏帝室”,

明朝藩王制度比较前代,一个进步就是管理严格:特制了《天潢玉牒》,凡有皇室子弟出生,就要记录在册,封赏赐爵乃至皇位传承排序,都是按照玉牒来。

然而明朝的藩王制度有个漏洞,就是藩王拥有兵权:明朝藩王制度规定,如果中央有奸臣弄权,藩王就有权起兵巩卫皇室,清除奸臣。

结果,朱元璋死后,朱棣起兵造反,夺了法定继承人朱允炆的皇位,起兵的名义叫“清君侧”,主要原因就是朱棣手里有兵权,实力雄厚。

一:朱棣削藩作

为藩王叛乱的胜利者朱棣,对于藩王拥兵的危害,自然感同身受。在坐稳了皇位之后,除了清算建文帝旧臣外,他大张旗鼓做的另一个事情,就是削藩。

朱棣登基早期,为收拢人心,对这些倒霉王爷们,也曾大力安抚。但春风拂面过后,接下来就是电闪雷鸣。削藩行动开始了。 朱棣的削藩,从效果说,是立竿见影。

之后明朝虽然也发生过藩王叛乱,但几乎每一次都被迅速平定,从没闹出过“靖难”那样的大折腾。

而藩王们的生活,也从生下来就注定:只要不乱说乱动,生活还算美好。

二:藩王从此养不起

明朝的藩王制度,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一代一代的分封不断,只要是皇室子弟,就要分封给爵,就要用国家的财政,把王爷们养起来,日久天长,越养越多,财政负担也就越大。

皇帝的其他儿子,要封亲王,亲王的世子袭爵,其他儿子都是郡王。郡王的长子袭爵,其他儿子要封镇国将军。再往下,镇国将军的儿子们,要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封奉国将军,奉国将军的儿子封镇国中尉,如此世代传承,宗室里靠国家财政养活的皇亲,可以说是几何级数增加。

对于藩王来说,孩子生的越多,给的待遇就越多,大多数的藩王,都是逮着机会可劲生。根据《天潢玉牒》里的记录,到了嘉靖初年,明朝的宗室总数,比明初膨胀了上千倍。万历年间,总数长到三十多万,明末天启年间,更有六十多万。

朝明初的皇帝,愁藩王们造反,明中期以后的皇帝,愁怎么养活这群人吃饭。

三:《宗藩条例》的利弊

明朝藩王的这些大问题,历代明朝君臣们,也不是没有重视,许多有识之士也一直想尽办法,遏止其日益膨胀的危害性。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嘉靖年间的《宗藩条例》 。

《宗藩条例》的核心内容有两条:1,严格限制藩王们的妻妾人数,娶老婆都要礼部审核。藩王子弟赐爵,更要有资格审查。2,对藩王的开支进行财政核算,削减大笔无用开支,更减少原定的固定工资数额。

在明朝中期,《宗藩条例》的作用也十分巨大,隆庆、万历年间,明王朝在藩王开支方面,也大大缩减,国库也日益充实,后来的“隆万中兴”,确有这方面原因。

但这个著名的条例,还是难以治本,不但对于朝廷赐予藩王土地,没有规定限制,关键的“定子女”这条,也是毫不提及。藩王后代的寄生虫角色,依然丝毫未变。

特别到了明朝后期,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百姓吃不上饭,而藩王们却福的流油,导致农民起义。最终明朝就被这群寄生虫给拖死了。


小武痴史


继续分封,直到封无可封。

朱元璋是穷和尚出身,夺得皇位算是实现了阶层跨越。由于苦出身,所以朱元璋千方百计、冥思苦想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再挨饿。

这就是明朝分封制度的由来。除了皇帝的儿子封亲王开府外,皇孙辈也要受分封。

明朝的爵位划分

朱元璋给老朱家的后人,划分了八个等级的爵位:

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其中,亲王是皇子分封的爵位,郡王则是皇孙悲的事情了,其他以此类推。

根据洪武年间的规定:

亲王一年给米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最后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

自此以后,这就成为了明朝的定制。明朝的宗室旱涝保收,都不会被饿死。

我们以周王室为例,大家就清楚其他儿子的情况了:

周王朱橚,有子15人。

其中,嫡长子朱有燉袭封周王,是为周宪王。其余子嗣,不分嫡庶,一律封为郡王:

嫡次子朱有爋,封汝南王;

庶三子朱有烜,封顺阳王;

庶四子朱有爝,封祥符王;

庶五子朱有熺,封新安王;

庶六子朱有灮,封永宁王;

庶七子朱有煽,封汝阳王;

庶八子朱有爌,封镇平王;

庶九子朱有炥,封宜阳王;

庶十子朱有颎,封遂平王;

庶十一子朱有煴,封邱王;

庶十二子朱有熼,封罗山王;

庶十三子朱有炯,封内乡王;

庶十四子朱有燆,封胙成王;

庶十五子朱有𤊟,封固始王。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还会继续加封。

等到明朝末年,宗室人口至少有20万了。这些人在地方为非作歹,堪称明朝的蛀虫。


HuiNanHistory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历经数十年的与各地义军的争斗,最终笑到了最后,朱元璋于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而此时登基不足数月的朱元璋就决定了一件影响大明后世存亡的事件,他说到“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这件事就是效仿商周分封诸侯,当然明朝的诸侯叫藩王,而且也有别于商周的诸侯王。



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就是说明朝的藩王虽有封地和亲王的爵位,但是其封地的所有权还是皇帝的,而虽有亲王的爵位但却管不了封地的百姓,同时虽有俸禄但却不参与朝政。但是不管如何明朝前期的藩王实力却也是极大的,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臣属,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朱允炆登基的时候,他才会急着去削藩,在那个时候再不削藩,那些藩王的权力足以影响到皇帝本身。不过最终朱允炆还是失败了,他也成为第一个被地方的藩王兵变打下皇位的大一统王朝的帝王,从这点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地方藩王的权势是多么的强大。



不过当曾经的燕王朱棣登基后,他也发觉藩王对于皇权的影响。所以他虽未再削藩,却对藩王做出了种种的限制,最终形成了“藩禁”,自朱棣后诸如藩王不得军队,亦不得干预朝政、所有宗室均不得入朝为官,亦不得从事工商业、两藩王之间非经奏准不得见面、宗室非诏不得踏出封地半步,亦不得私自还京,甚至到后期藩王跟谁结婚都得由皇帝决定。可以说自朱棣之后的藩王虽地位还在,但实际上就是一头头被圈养的猪,他们不能干任何事情就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混吃等死。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在解答明朝藩王对于明朝的危害的啦。而是来回答题主所问的明朝藩王的世子继任藩王,其他的儿子是怎么安排的。

首先明朝皇帝的儿子不管他的能力如何,只要是皇子一律封亲王,岁禄万石。后亲王的嫡长子到十岁就会被封为王世子,视为一品,同时如果后有嫡长孙出生则会被立为王世孙,同样视为一品,之后亲王去世则嫡长子继亲王位,若亲王还没去世嫡长子去世,则之后有嫡长孙继亲王位。



亲王除了王世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郡王,岁禄二千石。后郡王嫡长子封郡王世子,嫡长孙则封郡王世孙,都视为二品。其继承同亲王一样,若郡王死嫡长子继承郡王,若郡王在嫡长子死,后郡王死则嫡长孙继承郡王。

郡王除了郡王世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镇国将军,岁禄千石。镇国将军之下的爵位嫡长子和嫡长孙皆不予封号。镇国将军死则长子继承,若长子死则有长孙继承。



镇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辅国将军,岁禄八百石。辅国将军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辅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皆封奉国将军,岁禄六百石。奉国将军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奉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镇国中尉,岁禄四百石。镇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



镇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辅国中尉,岁禄三百石。辅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辅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奉国中尉,岁禄二百石。之后不管是长子还是其余诸子皆为奉国中尉,永不再降,皆可世袭罔替。



当然不管明朝宗室的爵位如何的降,他们的生活可比那些明朝官员和百姓好的多了,虽然自由被限制,但是好歹是吃穿无忧。而且很对人都知道明朝之所以会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明朝的宗室到后期太过于庞大了,在朱棣之后,明朝的藩王什么都不能干,连出门都不允许,这样的话这些藩王没事就只能在家拼命造娃,久而久之明朝的宗室就越来越多了。再加上明朝对于宗室都会分爵位,并给予俸禄,而且他们又不干活只能等待百姓的供养,并老是站着茅坑不拉屎,在当时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这些宗室占据着,你说百姓能不造反吗?


澳古说历史


朱元璋早年的经历极为不幸,父母双亡之后不得不出外讨生活,成了一个叫花子。也许正是当初饿怕了,所以朱元璋当皇帝之后就想办法给子孙后代们留一个铁饭碗,让后世子孙们无论能力如何,都能过上优渥的生活。

这位为了子孙后代操碎了心的朱元璋,制定了一个怎样有别于其他朝代的宗室安置制度。用一句话简单的概括就是:长子世袭,余子各降一级,奉国中尉之子皆封奉国中尉。下面是我做的一张图方便大家理解。

图仅为示意,所以做得比较简单,实际的情况要比这里复杂的多。这是一个指数级的增长概念,明宗室仅仅传了不到300年,就从30余人增长到了崇祯年间的30万。而崇祯年间的百姓也不足5000万,大概1千个人养活6个宗室。更何况明朝当时是农耕社会,效率极其低下,粮食的产量也不高,再加上明末的各种天灾,庄稼颗粒无收,如何供养如此庞大的宗室。


当宗室成为不稳定因素

明朝大部分的收入都用来给这些宗室们发放工资了,用在其他地方的钱自然就少了。此消彼长,大明朝的宗室繁衍一天天的侵蚀明朝的基石,稳如磐石的大明王朝渐渐的开始发生动荡。

越往后宗室的数量越大,甚至一个省的钱粮都养活不了如此庞大的宗室。甚至有些朱元璋的子孙们因为领不到粮食,也没有办法出去找工差事,只能在家里等着不知道多少辈子的老板给发救济粮。发生这样的事情,九泉之下的老朱知道后会作何感想。

大明16位皇帝历时300年,还是有不少人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也都为解决这个问题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在宗室范围内实行了少娶王妃的办法以及限制王爷的夜生活。


限制宗室之路

从明孝宗开始就已经开始想办法限制宗室的扩张,到了明世宗的时候。明世宗甚至还修改了《宗室条例》将少娶王妃的策略写了进去。关于工资发不出来的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明朝就这样一路跌跌拌拌的走到了天启年间。这位皇帝虽然认字不多,但是却明白节流的重要性。于是又进一步的限制宗室的生育计划。


古今奇弹


这个问题,几句话一张表就可以回答清楚。一目了然。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其实说的就是看和皇帝的血缘远近。皇子除太子外一律封亲王。然后就是除袭爵的以外,其他的子,降一级袭,直到降到奉国中尉。然后就不再降了。


暖历史


明朝的王室分封制度非常“完善”,简单说,就是每一个宗室诸侯的世子继承,然后其他的儿子按降一等的分封。

当初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农,不但把自己的20多个儿子都封为亲王,还专门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宗室封爵供给制度:

每一任皇帝的儿子,除了继位为皇帝的嫡长子,其余全封为亲王。亲王每年禄米一万担。皇帝的女儿叫公主,每年每人也有二千担米。

所有亲王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亲王,其余都封郡王。郡王每年禄米二千担。亲王的女儿叫郡主,每年八百担米。

所有郡王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曾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郡王,其余都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每年禄米一千担。郡王的女儿叫县主,每年六百石米。

所有镇国将军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玄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镇国将军,其余都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每年禄米八百担。镇国将军的女儿叫郡君,每年四百担米。

所有辅国将军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灰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辅国将军,其余都封奉国将军。奉国将军每年禄米六百担。辅国将军的女儿叫县君,每年三百担米。

所有奉国将军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六世孙们,除了嫡长子世袭奉国将军,其余都封镇国中尉。镇国中尉每年禄米四百担。奉国将军的女儿叫乡君,每年二百担米。

所有镇国中尉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七世孙们,除了嫡长子世袭镇国中尉,其余都封辅国中尉。辅国中尉每年禄米三百担。镇国中尉的女儿就没有禄米了。

所有辅国中尉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八世孙们,除了嫡长子世袭辅国中尉,其余都封奉国中尉。奉国中尉每年禄米二百担。

再往下,奉国中尉的儿子们,除了嫡长子可以袭爵奉国中尉,其他就只是庶人了,再没有封爵和俸禄。不过这都已经是九世孙了。


这种制度非常严密合理,但是也存在问题。


首先,是宗室的数量激增。按照朱元璋的算法,大明宗室们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总人数是在呈几何级数膨胀的。而且每一任新皇帝上台,都会增添一批亲王,以及顺次往下递增的郡王、各级将军、各级中尉。

偏偏由于高级宗室们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喜欢没事就多生儿子,多生了儿子就可以多拿俸禄,整体来看是赚钱的买卖。最多的朱元璋嫡孙,晋王府的庆成王朱济炫,竟然生了一百个儿子。这样,明朝宗室的人口,也迅速由洪武年间的几十人,暴增到嘉靖年间的一万多人。到明末竟然达到数十万人。

宗室人数多了,要支出的俸米也多。比如说嘉靖三十一年,全国税粮总收入为二千多万担,而一万多宗室的俸米总额就高达八百多万担,理论上占了税粮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宗室繁衍众多的山西、河南等省,甚至出现地方留下税粮不够宗室俸米的奇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