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到底有什么来历?

晓鸿说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八旗”是清代满族的军事社会组织。它源于女真人外出打猎时建立的“牛录额真”制(牛录、额真为满语,意为佐领和都统)。1601年,努尔哈赤把所属建州部的壮丁组织起来,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四个固山(以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固山,统7500人)。四个固山分别以黄、红、蓝、白色的旗帜为标志,一个固山即为一旗。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努尔哈赤的兵力日渐发展,1615年又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黄、白蓝旗用红缘镶边,红旗用白缘镶边)。它们与原本的纯色正四旗合称“八旗”。皇太极(清太宗)时又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各旗的首领是旗主。


八旗兼有军事、生产、行政的职能,各旗成员平时从事生产,战时从征,即“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此后,在八旗建制中,其生产的意义日益缩小,军事的职能日渐突出。

1644年清兵入关之后,八旗制度有了重要的变化和发展。顺治七年(1650),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开始亲政。他为了加强皇权,对八旗的排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因为奉皇帝为旗主,所以上三旗又号称“天子自将”,实际上是皇帝亲兵,皇帝的侍从也由上三旗的子弟担任。其余的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五旗称为“下五旗”,分属诸王、贝勒、贝子,而他们每人所拥有的,只是一旗中的部分兵力,与早期的旗主大不相同。至雍正时,更是将原隶属于宗室诸王的下五旗的佐领(牛录一级的负责人),改为“公中佐领”,实际上将原归诸王统领的旗人收归中央政权管理。


八旗制度至此已成为纯粹的军事制度。清朝还存在着“抬旗”的制度。这是为提高宫中皇后和妃嫔的地位,拔高其家族出身的一种制度。清兵入关后,妃嫔一般来自八旗,其中既有满族八旗,也有汉军和蒙古八旗。康熙以后,皇后和贵妃的娘家下五旗及其他民家的,多被提升编人上三旗以提高身份。比较典型例子是清末慈禧太后。她的家族叶赫那拉氏原本属于下五旗中的镶旗,随着她地位的提升,后来被“拾”人上三旗中的镶黄旗 。

清立国之后,作为外族入主中原的清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建和完善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此后八旗兵成为职业兵,用于防或征战。为了以较少的兵力实现对全国的有效控制,清政府采取“居重驭轻”、重点配置的政策:都城北京被视为根本所在,重兵把守,这里也是八旗的大本营;将一部分旗兵派往全国各地驻防,在当地与汉人分城而居,在军事重地还设置了将军、都统等实权职位,以监察地方军政长官总督、巡抚。最初,八旗兵的战斗力很强,但天下太平日久,八旗兵武备废弛,汉人的绿营兵逐渐成为清军主力。鸦片战争后,八旗制度逐步解体!


尚武菌


不请自来,我是【今古纵横】的槐叔,我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先来个定义:“清朝的八期制度起源于女真人的原始的氏族编制,雏形是之前(宋)金朝时期的猛安谋克制”。

女真人不同于游牧民族,他们是以狩猎为主的,但有一点和其他游牧民族类似,那就是基本上全民皆兵。为了适应部落日常狩猎及战争的需求,女真人将一支受到统一指挥的队伍称为“牛录”,人员编制一般为300人左右,指挥称为“牛录额真”,“额真”的就是“主”、“指挥”的意思。

(努尔哈赤 画像)

随着部落合并和联盟,人数开始多了,就将5个“牛录”编为1个“甲喇”,指挥就是“甲喇额真”;而5个“甲喇”又编制为1个“固山”,指挥称“固山额真”,也叫“都统”,而1个固山就是后来被称为的“旗”,原因是这7500人左右的队伍需要一面旗帜作为引导,都统后来也就被称为“旗主”。

最早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左卫,设“黑旗”,建州三卫统一后,增设“红旗”由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指挥。之后由于人数再次扩增,努尔哈赤就参照“猛安谋克制”开始规定人数,并加以改制,将之前的黑、红二旗分为黄、白、红、蓝四个纯色旗,也就是说,这时候女真人数大约在30000人以下。

(八旗)

到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的时候,归附其下的蒙古部落,他的部队人数翻番。四旗又不够用了,就再次改制、拆分、整合,成为了后来的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八旗。而正、镶的旗子也有所不同,正四旗为四方,绣有龙首朝后;镶四旗为五边,绣有龙首朝前。

之后,努尔哈赤在建立金国后,把征服的蒙古人统一编成了数个“牛录”,开始是编在八旗之内。皇太极改金为清之后,更多的蒙古人被征服,就干脆将蒙古人统一编成了另外的八旗,这就是“蒙八旗”。

(皇太极 画像)

同样,在女真人攻下辽沈地区之后,对于当地的汉人也采取了编制“牛录”的政策,将投降的明军和愿意归附的汉人又逐渐组成了汉人为主的八旗,就是“汉八旗”。自此,以上这24旗就构成了清朝初年女真人军队的主力。

以上就是槐叔对于女真八旗制度来历的了解,如有不足之处也请批评探讨,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点赞、关注【今古纵横】,谢谢。


今古纵横


由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为大清开国奠定了强大的军事基础。

八旗制度最初起源于满洲(女真各部)的狩猎组织,因比较大规模的狩猎过程需要团队协作和统一指挥,为了组织协调又以旗帜为号令,逐步演化成军事组织。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年),出身建州左卫的努尔哈赤以黑旗为帜,开始兴兵,至万历十七年(1589年),明朝设在建州的三卫已由努尔哈赤全部统一,随着实力和人丁的不断增长,努尔哈赤另设红旗军由自己亲率,将原来的黑旗军交给胞弟舒尔哈齐指挥。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前后,努尔哈赤开始着手大规模整编旗军,规定300人为一牛录单位,5个牛录为一个甲喇单位,5个甲喇为一个固山单位,牛录是八旗中最小的单位,最大的单位就是固山(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改编后的各牛录单位分别编入黄、白、红、蓝四旗,以纯色为辨,至此八旗军的雏形开始形成。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在建州吞并了除叶赫部之外的所有女真各部,加之与蒙古的政治联姻也大获成功,因此实力大增,总兵力已达六万人左右,努尔哈赤开始又一次大规模整编旗军,将原来的红、白、黑三旗及所属牛录分为八个旗,原红旗改为正黄、镶黄;原白旗改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改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龙首朝前。其中,正黄、镶黄旗旗主由努尔哈赤亲领,正红旗、镶红旗旗主是代善,正白旗旗主是皇太极,镶白旗旗主是杜度,正蓝旗旗主是莽古尔泰,镶蓝旗旗主是阿敏,满八旗制度完全成型。


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遍成蒙古八旗,到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八旗的编制,至此,八旗制度日臻完善,此后虽有部分调整,或人事任命,或单位合编,但基本结构大致都沿袭了原有的基础。

八旗军在为满清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政权建立后,由于待遇优厚,日益颓废,以致现在成了吃喝玩乐、游手好闲的代名词。


龙支子


第一次听到八旗这个话题是在清代剧《韦小宝》里,那时候只知道什么镶黄旗、镶蓝旗,并不懂得这代表什么意思,后来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其中还是大有来头的。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随着势力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他建立了红、黄、白、蓝四旗,称为正红、正黄、正白、正蓝。再到后来,为了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建了八旗制度,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又增编了镶黄、镶红、镶白、镶蓝四旗。旗帜除四正色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这八旗就是后来满洲八旗。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296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变迁,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趋明显,严重束缚了满足人民的发展,在战争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历经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穿越小星君


清朝旗人自称八旗子弟,鄙视汉人;清朝战斗力最强的是八旗军队,打败大明朝的主力军。

清朝八旗为什么这么厉害?

八旗分别是:正白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红旗、镶白旗、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

八旗颜色含义:白代表水、黄代表土地、蓝代表天、红代表太阳。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1615年创立的。在战时就是“全民皆兵”,民就是兵,兵就是民,自给自足,集生产,军事于一身的社会制度。再加上旗人擅长骑马射箭,身体素质好,个个骁勇善战。所以在与明军的对抗中节节胜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依靠着强大的八旗军队夺取了明朝江山,入主中原,进入紫禁城。

中早期的八旗

八旗军队战斗力极其强大,征剿三藩,平定西藏、新疆战乱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八旗军队分别戍守边疆的艰苦地区,并且从事农业劳动,开发了许多荒芜之地。这种感觉有点像是近代我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感觉。

后期八旗

后期清朝八旗军队成了清朝皇权的寄生虫,依靠着清廷的补给与荣耀。不从事劳动生产,不进行军事训练,以致个个肚满肠肥,不堪一击。在后期的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连续失败,完全失去了清朝中早期八旗军队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作风。

八旗子弟有许多的特权,比如犯罪了地方官无权审理,因此大多数旗人横行霸道。而且同样的罪旗人量刑会比汉人低很多。因此汉人与旗人常发生矛盾冲突。


闽东小村66666


八旗制度源于早期狩猎制度,此时以全民皆兵为原则,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中期以后,便成为了依靠国家福利的寄生虫,能战斗之人所剩无几。后期更是穷困潦倒,已经丧失了全部战斗力,八旗子弟除了吃喝玩乐,毫无才能。

一开始的时候,正八旗是以牛录为基础,三百人一牛录。所谓的牛录也就是大箭,从打猎中发展而来的。牛录是以五个牛录为一甲喇(队),长官称作甲喇额真(甲喇章京、参领)。五个甲喇为一固山(旗),长官称为固山额真(固山昂邦、都统)。

大领导叫牛录额真(箭主),后来改叫佐领。每当打猎打仗时,牛录都跟着旗走,自己的旗在哪里,牛录里的人就往哪里走。特点为平常全民,战时皆兵。这个特点与现在的韩国所奉行的原则很相似,韩国如今就是这样的状况,凡是到参军年龄的男子,都会进入军队进行训练,这样其实是很好的,等到国家有战争时,就不用担心军人不够了。

最早努尔哈赤只建立了四旗,也就是红黄白蓝旗,后来人数增多,四旗不够分装,便又增添了四旗,也就是红旗镶白边,黄白蓝旗镶红边,也就成了八旗。

八旗分为上三旗与下五旗。上三旗有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之分,皇上是旗主,上三旗的职责是保卫禁宫和皇上。下五旗分为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初期是汗王的子侄为旗主,主要职责是护卫京师和各地安全。后来清朝建立,又增加了第九旗,也就是根据明朝军制划分的,以“营”为单位,标志是绿旗,称为绿营,第九旗全是汉人。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正八旗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到了顺治时期,顺治为了将多尔衮的正白旗也纳入自己的手下,才有了上下之分,这是统治者为了集中权利控制军事的一种手段。


维哲畅谈古今趣史


八旗,最早是努尔哈赤起兵后建立的兵农一体的军政制度。

🐧满族习惯,同村多户人出去渔猎,最勇猛的就是首领,负责组织,号称大箭。所以努尔哈赤建立这样的制度,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从事渔猎,战时则自己携带武器马匹跟随大箭作战。因此大箭则被转化为佐领,这个基层作战组织也叫牛录。每个牛录为300士兵。若干牛录编制为旗。后期在旗与牛录之间再添加了参领,作为管理层。

🐧努尔哈赤建立黑旗,是第一旗。黑旗后被交给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自组红旗,这是第二旗。再组黄旗,这是第三旗。舒尔哈齐反叛被杀,黑旗打散重编。再组建白旗,这是第四旗,黄白蓝红四旗因此成形。祁英死后,努尔哈赤再次重编四旗并逐步组建镶四旗。满军八旗建立,随着势力扩大,蒙军八旗与汉军八旗分别建立并依附于满军对应旗下。

到努尔哈赤死亡前,满军八旗分布是,大汗自将两黄旗,其中45个牛录三分給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各15旗,剩余20旗亲兵预先说明給多铎并再給一旗。两红旗为大贝勒代善及儿子岳托所有。正蓝旗莽古尔泰。镶蓝旗阿敏。正白旗皇太极。镶白旗为代善子杜度。努尔哈赤死前已将杜度调镶红旗,明显是预备将镶白旗留給多铎。

努尔哈赤炮毙后,四大贝勒合作将大妃阿巴亥殉葬。推举势力最小的皇太极为继承人。镶白旗被皇太极乘机吞并并将两白旗换成两黄旗。阿敏被杀,所部镶蓝旗交给其弟济尔哈朗。莽古尔泰死后被清算,正蓝旗被皇太极吞并,与两黄旗重编后,分出新正蓝旗給长子豪格。因此皇太极时代的上三旗为两黄及正蓝。

🐧皇太极死后,两黄及正蓝支持豪格,两白旗支持多尔衮。最终调解,皇太极幼子福临做继承人。多尔衮与济尔哈朗辅政。随后,多尔衮踢开济尔哈朗,控制政权。接着杀豪格,吞并正蓝旗。但此时多尔衮只掌握三旗(以努尔哈赤遗言为准)。其余五旗依旧忠于福临,所以这是多尔衮不敢当皇帝的根本原因。

🐧多尔衮死。顺治大肆清算,将多尔衮嗣子多尔博逐回多铎家,自己吞并正白旗。因此上三旗也就变成两黄及正白旗。乾隆中期才給多尔衮平反,找来多尔博的子孙继承铁帽子王,但是没还正白旗,只是从下五旗中随便分了几个牛录給他们。

康熙中后期,皇权稳固,康熙儿子又多,上三旗不够分就将儿子们分到其他旗,实际就是抢劫牛录,但此时的八旗旗主们不敢反抗。

经过雍正乾隆的多年处理,设置旗务大臣,调遣王,贝勒,贝子去其他旗掺沙子,八旗旗主的军事管理权被基本剥夺。只剩民事管理权,但世袭的参领佐领又分去具体管理权力,旗主的管辖权基本虚化。


四川達州


八旗制度是满族人所创立的一种兵民结合的社会组织,这是由当时满族人的生活习惯所决定的一种游牧性质的狩猎组织,由努尔哈赤所创。旗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

清军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服兵役从征,军械粮草自备,跟随首领外出作战。这种特点决定八旗兵是以骑马射箭为主要技能,军事训练要求高,具有较高的军事素养和技能。入关以后,清朝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在《清史稿·兵志·八旗》中有这样的记载:清初,太祖以遗甲十三幅起,归者日众,设四旗,曰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复增四旗,曰镶黄、镶白、镶红、镶蓝,统满洲、蒙古、汉军之众,八旗之制自此始……

最初的八旗仅为满人的八旗。后来蒙古族被征服,努尔哈赤又将他们编为蒙古八旗。再后来随着汉人臣服的增多,又将归附的汉人编为汉军八旗。据专业研究资料显示,清入关前形成了满蒙汉共计二十四旗,人数达20万之多。

这是一支勇猛顽强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清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历代统治者以及多尔衮、阿济格等军事首领,都是南征北战,具有相当高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虎狼之师,让明军及李自成的起义军在其面前屡战屡败。

但是随着内外战事的归于平静,国力趋于稳定的后期统治者也放松了对八旗力量的管理和训练,天下太平,刀枪入库。而且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下,八旗子弟日益被这种优越感所腐蚀,腐败享受之风很快摧垮了曾经金戈铁马的八旗兵,加之清朝闭关锁国,包括八旗子弟在内也是一直夜郎自大,当遇到装备精良的西方侵略者时,顿时变成了纸老虎,最终被历史淘汰。


史说新传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八旗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明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首先创立四旗(即黄、白、红、蓝四色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满洲八旗之制确立。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至此八旗制度正式完全建立。



八旗制度下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为清朝统一中国建立了功勋,但是到了后期八旗子弟骑射荒废,只知享乐,毫无战斗力!


司马长史


清朝也叫满清,是由满州的女真人建立的,女真人也就是宋时的金人。

明朝初年,散居于白山黑水一带的女真族人,经过长期战争、迁徙、融合,逐步分化成建州、海西、东海(又称“野人”)三大部分。建州女真主要居住于明朝抚顺关以东,鸭绿江以北及长白山南麓地区;东海女真主要散居于长白山北麓、乌苏里江滨海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海西女真则主要居于松花江及其上游的辉发河、乌拉河以及东辽河流域。女真各部地域交错,各自为主、不相归一,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加之明朝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分化政策,更加剧了女真族各部之间的混战。



从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努尔哈赤经过数年的战争,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共历时五年,完成了对建州女真的统一。由此努尔哈赤在女真的势力崛起。至天命十年(1626年),努尔哈赤又经过长期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女真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统一了女真各部。

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努尔哈赤的名号也由开始的“聪睿贝勒”改为“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再称“建州等处地方国王”、“昆都伦汗”,越来越大。而明朝对努尔哈赤的野心浑然不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年号天命。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四旗的基础之上,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即为后来的八旗。 八旗的“旗”也称为固山,其编制的最小单位称为牛录,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牛录为1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即为旗主)。



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时,又效仿满八旗制度,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