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惊雷》的人,对底层的误解有点深

diss《惊雷》的人,对底层的误解有点深

最近,杨坤在直播间点名批评喊麦神曲《惊雷》——“要歌没歌,要旋律没旋律,要节奏没节奏,要律动没律动,难听、俗气、恶心”。

《惊雷》原唱“MC六道”站出来,辩了几句,大意是音乐不分高低贵贱,存在即合理,《惊雷》比杨坤的任何一首歌都火。

他的微博顿时给评论喷惨了,众口滔滔,一致指出他的作品是屎,他本人则是个“土狗”。

这有点不公平。

先听听这首神曲,它是这个感觉的。

旋律,没有的,喊麦没有旋律。

节奏,也就是beats,是借来的,或者说采样自别人的作品,不用自己创作。

演唱,类似说唱,但绝不是说唱,没有正经flow,严格讲,只是很单一的押韵朗诵,类似于“数来宝”。

歌词上,文法从头到尾都不通,内容基本就是网络修仙小说那一套,“杀仙弑佛、驰骋沙场”什么的,常看网络小说的都懂。

diss《惊雷》的人,对底层的误解有点深

确实,音乐性很差,没啥技术含量。杨坤说得没错。

问题是,你不能光点评花卉的美丑,而无视生长它的土壤。

在《惊雷》传播最疯的快手平台,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用户群体占比74%,本科以下学历占比为69%,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占比为63.7%。(《TalkingData-快手用户人群洞察报告》)

说白了,《惊雷》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受众,是相当整齐的同一批人——乡镇青年、厂弟厂妹、高小学历、低收入者。

他们来自教育资源落后的地区,作为留守儿童长大,请不起辅导老师,爷爷奶奶辈也管不住学习,考上大学的机会微乎其微,比起北上广的孩子,各方面都不行。

diss《惊雷》的人,对底层的误解有点深

纪录片《三姊妹》里,云南昭通乡下的留守儿童。三姐妹衣着单薄,整天干活,少有时间读书。

成年后,他们多半去了富士康这样的地方,或在建筑工地干活,或是成为外卖骑手,这些工作不需要什么学历,是个人就能干,收入低,加班多,不稳定,手停口停。

diss《惊雷》的人,对底层的误解有点深

富士康里工作的厂妹

他们再往下堕落一步,就是三和大神,流浪吧、戒赌吧里的老哥。

diss《惊雷》的人,对底层的误解有点深


diss《惊雷》的人,对底层的误解有点深

睡在街头的三和大神

网游、直播、短视频是他们加班后的主要娱乐方式,另一个娱乐方式是网络修仙小说,那些在架空的世界里,修仙打怪、一统江湖、唯我独尊的故事,刺激,好看,充满梦幻感,能够让人忘记现实。

他们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都市青年,不是用音乐、话剧、电影、文艺书籍喂养长大的北上广孩子。

不能指望他们听诗意的民谣、文雅的港乐、英国的摇滚、美国的陷阱说唱,那些东西和他们不是一个圈层,不在一个阶级。

但是他们可以听《惊雷》,它很好懂,内容来自他们喜欢的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唱法没有门槛,创作者和他们来自差不多的背景,是同一拨人,声气相投。

举个例子,民谣歌手宋冬野的歌曲《郭源潮》,词作隐喻巧妙,用典多端,文雅细腻极了:

“层楼终究误少年,自由早晚乱余生

买石灰街车站的海鸥

山水禽兽和年少一梦

买太平湖底陈年水墨

哥本哈根的童年传说

其实你我都一样,终将被遗忘,郭源潮”

如果有人能欣赏这样的音乐作品,和其中传达的情绪,那他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说明他家境良好,成长顺遂,文化修养、教育水平都挺不错。

可惜,听《惊雷》的人没有那么好运,他们没啥文化,欣赏不了宋冬野的深刻、代入不了万能青年旅店的悲凉,外语不行,也听不懂Jayz、侃爷,与迈尔斯·戴维斯的高级“冷爵士”更加无法产生共鸣。

听《惊雷》的人,组成了中国广大的底层人群,他们需要自己的音乐、自己的娱乐。

这正是《惊雷》、《我们不一样》、《野狼Disco》这样的“土味神曲”大热的源头,植根的土壤。

审美有差异,人心无高低。没有人有资格鄙视、嘲笑这些“土味神曲”背后代表的社会阶层。

要鄙视他们什么呢?难道鄙视他们投胎水平不行,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中国,他们投胎到了农村、乡下,在东西部经济两重天的中国,他们投胎到了西部、边陲,以致于长大后,受限于教育水平,听不了有品质的音乐,只能听听“垃圾的土味神曲”?

diss《惊雷》的人,对底层的误解有点深

喊麦神曲《饮酒一人醉》的作者“MC天佑”

MC天佑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道:“你不认可喊麦,至少不要歧视,大家都有自己的娱乐方式。我见过我们屯里有耕地的,耕累了站在那旮旯,对着太阳唱个二人转,没见过谁会唱首《我的太阳》;吃完饭老百姓都是遛个弯儿扭扭秧歌,没见过谁跳芭蕾。我就是地里长出来的李二狗,长不到瓷砖里,只是我能听到底层人的真实呐喊,替他们唱出来。”

说得挺在理的。

按照2017年数据,中国的大学生只有五千万人,比例上占全国总人口的3.5%,即使加上专科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仅仅占总人口的7.8%左右,那么剩下的超过九成的人口呢?

这么大规模的人群,主流媒体上,有没有人听到他们的声音,有没有文化作品反映他们的悲喜,满足他们的需求?

可以说少之又少,要不是直播、网文、短视频等网络平台的发展,他们的需求根本不会被主流人群撞见,然后惊诧于其如此的“土味、低质”,为主流提供了如此多的“审丑经验”。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开篇处写道: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多一点平等心,少一点优越感。

世界会更美好。

往 | 期 | 好 | 文 | 推 | 荐

diss《惊雷》的人,对底层的误解有点深


diss《惊雷》的人,对底层的误解有点深


diss《惊雷》的人,对底层的误解有点深

好 | 物 | 推 | 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