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鄭和下西洋》中的國家話語

歷史劇《鄭和下西洋》中的國家話語

文/黃西蒙

2009年上映《鄭和下西洋》是由羅嘉良、唐國強主演的歷史劇,全劇共59集,可謂史詩級大作。雖然鄭和的航海故事是歷史劇常見題材,但如此浩繁的編劇內容、長河式的敘事,在幾十年以來的歷史劇裡還是首次。於今看來,歷史劇《鄭和下西洋》在敘事能力、製作水平上仍有可圈可點之處,更重要的是,它呈現出歷史正劇的一種經典敘事方法——以國家話語主導的各種微觀敘事。

除了吸引歷史發燒友,歷史正劇想博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其實並不容易。在泛娛樂化的影視市場上,歷史正劇本身必備的嚴肅性甚至官方色彩,很可能不如那些娛樂色彩濃烈的影視作品更有市場,但歷史正劇又不能拋棄自己的特質,這該怎麼辦?如果過於追究歷史真實再現和細節考究,會不會犧牲作品的觀賞性?畢竟,歷史劇不只是學者研究的對象,更是廣大民眾應該熱衷觀看的作品。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歷史劇《孔子》《司馬遷》等作品,對歷史真實細節的追求到了無比精準的地步,雖然讓歷史發燒友過足了癮,但從今天的視角來看,其市場傳播性與討論空間很有限。顯然,太過嚴肅的表達是不合理的。《鄭和下西洋》就汲取了之前歷史劇在官方話語上的特質,同時採用各種微觀敘事來增加作品的可觀賞性。

歷史劇《鄭和下西洋》中的國家話語

首先,從內容裁剪上,《鄭和下西洋》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來講靖難之役前前後後的故事。朱棣從燕王到永樂皇帝的身份變化過程,以及明朝宮廷內外的權力更變歷程,都得以完整呈現。有觀眾曾吐槽《鄭和下西洋》嚴重偏題,花了大量篇幅講與鄭和航海無關的事情,但我認為這樣的設置,其實非常必要。一方面,鄭和早年經歷及其與朱棣的關係,必須在航海之前呈現出來,而且鄭和航海計劃得到了朱棣的全力支持,如果沒有歷史背景的交待,航海故事也會顯得單薄乏力。另一方面,是歷史劇敘事上的考慮。相比講述“大明國威”的和平航海故事,觀眾很可能對鬥爭更激烈的靖難之役感興趣,更何況其中還包含著建文皇帝朱允炆下落之謎、方孝孺被“誅九族”之謎等民間熱衷的故事。提升靖難之役的敘事比重,也讓《鄭和下西洋》的內容更飽滿,更有吸引力。

再者,《鄭和下西洋》在歷史主線敘事之外,儘量增加了個人情感的敘事。之所以說“儘量增加”,實在是因為鄭和的航海故事很難與感情戲扯上關係。在劇中,鄭和在小時候就是朱棣燕王府裡的一名宦官,後來成為朱棣的心腹,登上大明寶船,成為掌控大明船隊的航海家。這樣的身份和經歷,很難像其他歷史劇一樣,賦予男主角一些情感戲,甚至代入當代人的情感訴求,杜撰一些女性角色,演出一番宮鬥戲。但值得注意的是,《鄭和下西洋》中也有少數女性角色,也有十分微弱的情感戲。比如,劇中有個叫宋蓮芯的女子,可謂鄭和的紅顏知己,在鄭和多次遇險時都全力幫助他、保護他。但兩人的關係也只是親密無間的友人,或者說是親人,沒有更進一步,這是符合倫理常識的。換言之,《鄭和下西洋》裡適度的情感戲讓鄭和的形象更豐富,內心世界得到更多呈現,但沒有倒向戲說、惡搞的極端,還算是剋制、嚴謹。

更耐人尋味的是《鄭和下西洋》中國家話語的表達與變化過程,畢竟“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任何歷史劇都會有當代視角的投射,不可能是單純的古代史的直接呈現。鄭和下西洋,既是中國古代史上揚眉吐氣的時刻,也有太多讓今人扼腕嘆息之處,想必很多人也跟我一樣假想過,如果鄭和提前發現美洲或澳洲會怎樣,這無疑會改寫人類歷史。事實上,如果鄭和開啟航海之路能在古代中國被不斷踐行下去,中國又怎會遭遇列強的欺辱?但是,歷史畢竟不能假設,一個民族在歷史上的高光時刻,則會被反覆提及、回味。

事實上,《鄭和下西洋》的拍攝時間,基本上就在鄭和下西洋600週年之時。2005年時,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被官方媒體反覆強調,各種官方和民間紀念活動也陸續開展,從2005年到2009年,輿論場上也瀰漫著一種對國家崛起愈發渴望、愈發有信心的情緒。頗為微妙的是,2006年,一部叫《大國崛起》的紀錄片播出後,迅速在輿論場上走紅。雖然這部央視製作的紀錄片只是講了從葡萄牙到美國等大國的崛起之路,並沒有直接點名中國,但多數觀眾都明白其中隱含的意思——在這些強國之後,下一個崛起的就是中國。與那些西方強國一樣,中國要真正崛起,就必須實現海權上的突破,就要從一個陸權國家走向海洋強國,向鄭和下西洋時的大明一樣,成為天下諸國都尊重的強國。正是在這種民間情緒與官方敘事的互動中,《鄭和下西洋》有了一番啟迪現實和昭示未來的意義,而不只是文藝手法上的呈現,更是一種“大國崛起”式的國家話語的呈現。

歷史劇《鄭和下西洋》中的國家話語

不論是在劇中,還是在真實的歷史上,鄭和船隊都是以愛好和平、傳播文明著稱的。儘管一直有人遺憾鄭和沒有像後來的哥倫布一樣為本國開疆拓土,但這是古代中國對“天下秩序”的信心導致的必然結果。在儒家倫理、朝貢制度的影響下,古代中國對維持自己“天下共主”的重視,遠勝於對遠方未知世界的探索,但也因此錯過了後來由西方主導的全球化的浪潮。其中太多榮耀與遺憾,至今仍被今人銘記與訴說。

(本文首發於光明網。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