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前段時間,兩則新聞似乎在網上又引起了人們對學歷和能力哪個更重要的討論:故宮今年在招募新員工時,規定報名者需要有名牌大學碩士以上的學歷,最終報名的4萬人只有1.7萬人參加了考試;華為招聘的8位2019屆博士生年薪最低89.6萬元,最高201萬元


近些年,“學歷更重要,還是能力更重要”的爭論經常出現。自高校擴招以來,嚴峻的就業形勢逐年加劇,一些名企偏好名校畢業生、看重學歷,導致名校和非名校之間的話語衝突徹底撕裂,也進一步促使公眾追問“學歷和能力哪一個更重要”


整體來看,現有的爭論大多都是將學歷和能力簡單對立,但實際上兩者的關係要複雜得多。


從概念和內涵的角度出發,學歷和能力誰更重要是難以衡量的。學歷的含義在我們的思維意識中很清楚:是專科還是本科,是碩士還是博士,是名校還是非名校。


然而,談到能力,往往都是空洞的、模糊的、概括性的話語,很難給它下一個具體、清晰的定義,它既包括學習能力、生活能力,也包括工作需要的各種能力(領導、組織、溝通、交往的能力、技術和本領等),還可以指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目前來看,學校教育和企業崗位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並不一樣,學校教育在本科階段對學生的考核偏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在研究生階段偏重理論思考、科研創新、論文寫作能力;而企業對員工的要求又超出了學校教育的範圍,導致校企之間存在一定的斷裂,沒法無縫對接


學歷和能力之所以矛盾對立,根本原因在於招聘階段企業對非名校畢業生的“歧視

”。


工作崗位的資源是稀缺的,真正適合的、優秀的人才並非遍地都是。因此,企業在選擇員工時是要付出代價的,包括時間和經濟成本。


在高等教育入學率越來越高、畢業生越來越多、個人求職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企業很難依靠面試這一簡單的環節鎖定合適的人選,因此就需要設定一定的選擇標準。


設定標準的目的本就是要區別對待,為了高效率地獲得人才,企業只能縮小範圍,從整個群體考慮,將對象聚焦在名校,畢竟,優秀群體出現優秀個人的概率更大


從一些名企招聘的具體崗位來看,對應屆生開出百萬元年薪的工作崗位,一般都是自然科學範圍內高精尖、科技前沿的工作,這類人才當然需要從研究型大學、研究生的層次考慮。


不得不承認,非名校也會有科研能力強的學生,但是,重點高校的資源條件、科研實力是普通院校無法相比的,名企青睞名校,不過是為了達成崗位與個人的高效匹配,節約成本。


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企業的這種“歧視”代表著一種經濟性、工具化的過濾程序。企業不是慈善機構,有自由選擇的權力,既然法律沒有任何規定,僅從道德上去苛求企業別“只看學歷不看能力”,並無現實意義。


一般而言,我們對現象的認識、歸納和總結都是不完整的,而是基於一定的規律,有選擇性地為自己的論點作出“證成性”辯護。


比如,有些文章通過總結一些大企業的總裁和經理人的畢業學校和學歷,以得出學歷的重要性,殊不知,這種小樣本統計的前提就已圈定在名企和高管階層;還有很多學歷不高也能通過個人努力和勤奮而發家致富的案例,在中小微企業、草根創業領域中出現得更多。


換言之,學歷和能力哪個更重要,受到個人、企業、崗位、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現實社會的複雜性總是超出我們的概括能力,人們對規律的概括和總結都具有一定的侷限性,遇到與自己不在一個層面上的討論,人們總能找出一些漏洞或反例。


現實是,不同人才所具有的學歷和能力,既可以結合,也可以彼此割裂,並不只是“學歷低能力高”“學歷高能力低”這兩種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情況,還有“學歷低能力低”“學歷高能力高”“學歷一般能力一般”等,在大學畢業生“過盛”的時代,最後一種類型的人恐怕佔據人才市場更大的部分。


弔詭的是,儘管有些話語的爭論最終會落到“能力更重要”上,但在具體的實踐中,人們的行為已經作出了相反的選擇。每年高考期間,我們對父母送考、全社會為高考打開便利通道早已習以為常,還有“考研熱”逐年升溫,已經就業的人也會辭職加入考研大軍……凡此種種,恰似說明這是個“學歷更重要”的社會。


歸根結底,學歷是顯性的,能力是隱性的。有些能力需要在工作中通過時間來自我發現和歷練;有些能力則是天生的,根本沒有辦法彌補。但是,通過主觀努力、刻苦學習來提高學歷則是可以實現的。必要時,學歷甚至可以掩蓋某些能力的欠缺。


錢鍾書先生曾在《圍城》一書中打過的比方或許有些誇張,“文憑,彷彿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自己沒有文憑,好像精神上赤條條的,沒有包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