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郑和下西洋》中的国家话语

历史剧《郑和下西洋》中的国家话语

文/黄西蒙

2009年上映《郑和下西洋》是由罗嘉良、唐国强主演的历史剧,全剧共59集,可谓史诗级大作。虽然郑和的航海故事是历史剧常见题材,但如此浩繁的编剧内容、长河式的叙事,在几十年以来的历史剧里还是首次。于今看来,历史剧《郑和下西洋》在叙事能力、制作水平上仍有可圈可点之处,更重要的是,它呈现出历史正剧的一种经典叙事方法——以国家话语主导的各种微观叙事。

除了吸引历史发烧友,历史正剧想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其实并不容易。在泛娱乐化的影视市场上,历史正剧本身必备的严肃性甚至官方色彩,很可能不如那些娱乐色彩浓烈的影视作品更有市场,但历史正剧又不能抛弃自己的特质,这该怎么办?如果过于追究历史真实再现和细节考究,会不会牺牲作品的观赏性?毕竟,历史剧不只是学者研究的对象,更是广大民众应该热衷观看的作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历史剧《孔子》《司马迁》等作品,对历史真实细节的追求到了无比精准的地步,虽然让历史发烧友过足了瘾,但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其市场传播性与讨论空间很有限。显然,太过严肃的表达是不合理的。《郑和下西洋》就汲取了之前历史剧在官方话语上的特质,同时采用各种微观叙事来增加作品的可观赏性。

历史剧《郑和下西洋》中的国家话语

首先,从内容裁剪上,《郑和下西洋》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讲靖难之役前前后后的故事。朱棣从燕王到永乐皇帝的身份变化过程,以及明朝宫廷内外的权力更变历程,都得以完整呈现。有观众曾吐槽《郑和下西洋》严重偏题,花了大量篇幅讲与郑和航海无关的事情,但我认为这样的设置,其实非常必要。一方面,郑和早年经历及其与朱棣的关系,必须在航海之前呈现出来,而且郑和航海计划得到了朱棣的全力支持,如果没有历史背景的交待,航海故事也会显得单薄乏力。另一方面,是历史剧叙事上的考虑。相比讲述“大明国威”的和平航海故事,观众很可能对斗争更激烈的靖难之役感兴趣,更何况其中还包含着建文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方孝孺被“诛九族”之谜等民间热衷的故事。提升靖难之役的叙事比重,也让《郑和下西洋》的内容更饱满,更有吸引力。

再者,《郑和下西洋》在历史主线叙事之外,尽量增加了个人情感的叙事。之所以说“尽量增加”,实在是因为郑和的航海故事很难与感情戏扯上关系。在剧中,郑和在小时候就是朱棣燕王府里的一名宦官,后来成为朱棣的心腹,登上大明宝船,成为掌控大明船队的航海家。这样的身份和经历,很难像其他历史剧一样,赋予男主角一些情感戏,甚至代入当代人的情感诉求,杜撰一些女性角色,演出一番宫斗戏。但值得注意的是,《郑和下西洋》中也有少数女性角色,也有十分微弱的情感戏。比如,剧中有个叫宋莲芯的女子,可谓郑和的红颜知己,在郑和多次遇险时都全力帮助他、保护他。但两人的关系也只是亲密无间的友人,或者说是亲人,没有更进一步,这是符合伦理常识的。换言之,《郑和下西洋》里适度的情感戏让郑和的形象更丰富,内心世界得到更多呈现,但没有倒向戏说、恶搞的极端,还算是克制、严谨。

更耐人寻味的是《郑和下西洋》中国家话语的表达与变化过程,毕竟“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历史剧都会有当代视角的投射,不可能是单纯的古代史的直接呈现。郑和下西洋,既是中国古代史上扬眉吐气的时刻,也有太多让今人扼腕叹息之处,想必很多人也跟我一样假想过,如果郑和提前发现美洲或澳洲会怎样,这无疑会改写人类历史。事实上,如果郑和开启航海之路能在古代中国被不断践行下去,中国又怎会遭遇列强的欺辱?但是,历史毕竟不能假设,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则会被反复提及、回味。

事实上,《郑和下西洋》的拍摄时间,基本上就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时。2005年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被官方媒体反复强调,各种官方和民间纪念活动也陆续开展,从2005年到2009年,舆论场上也弥漫着一种对国家崛起愈发渴望、愈发有信心的情绪。颇为微妙的是,2006年,一部叫《大国崛起》的纪录片播出后,迅速在舆论场上走红。虽然这部央视制作的纪录片只是讲了从葡萄牙到美国等大国的崛起之路,并没有直接点名中国,但多数观众都明白其中隐含的意思——在这些强国之后,下一个崛起的就是中国。与那些西方强国一样,中国要真正崛起,就必须实现海权上的突破,就要从一个陆权国家走向海洋强国,向郑和下西洋时的大明一样,成为天下诸国都尊重的强国。正是在这种民间情绪与官方叙事的互动中,《郑和下西洋》有了一番启迪现实和昭示未来的意义,而不只是文艺手法上的呈现,更是一种“大国崛起”式的国家话语的呈现。

历史剧《郑和下西洋》中的国家话语

不论是在剧中,还是在真实的历史上,郑和船队都是以爱好和平、传播文明著称的。尽管一直有人遗憾郑和没有像后来的哥伦布一样为本国开疆拓土,但这是古代中国对“天下秩序”的信心导致的必然结果。在儒家伦理、朝贡制度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对维持自己“天下共主”的重视,远胜于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但也因此错过了后来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的浪潮。其中太多荣耀与遗憾,至今仍被今人铭记与诉说。

(本文首发于光明网。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