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荷官:這行沒有年輕人,每天“見證”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

提起澳門,想到的除了葡撻和大三巴,最被人們猜測玩味的就是其蓬勃發展的博彩業,這個佔據澳門第三產業幾乎一半生產總值的行業,如何風姿琳琅、燈紅酒綠自不在話下,每天上演著金錢和人性的交織,

而這些都被一個僅次於“賭神”的第二神秘身份——荷官,或有意或無意的見證和記錄著。

澳門荷官:這行沒有年輕人,每天“見證”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

荷官

“70年代荷官是沒有工資的,只靠小費過日子”

早在1847年,賭博已經在澳門合法化,伴隨著博彩業一同成長的荷官,卻遠沒有影視作品裡那樣風光。

1970年畢業的周先生,曾在一家普通的望眼鏡公司上班,當時的薪水是5.5元/天,月薪也就是在150元左右。當他轉行到娛樂公司(澳門賭業),卻可以掙到3000元,當時的普通文職工作薪水是在300-500元之間,起碼有十倍之差。

看似高薪的職業,其實從一開始也很難掙到錢,據周先生描述,在他入行的時代,荷官是完全沒有工資可以領的,除了發牌、算輸贏等工作,荷官還要跟客人聊天和交流,說白了,就是要哄得客人開心點,這樣才能通過賺小費來過日子;如果客人不開心,即便是賭贏了也不會有小費給荷官,那麼就算是白做了。

雖說要靠小費過日子,單看荷官的工資水平,就足以窺見澳門賭業的輝煌。在賭權專營時代,全澳門賭場賺得錢都會在每天用密封的鐵罐車,運送到葡京賭場,通過四方的共同把控,這其中包括政府審計和財政、博彩監察、賭場財務,將今日的錢點算清楚,並記入當月賬本,最後,在下個月月初,將上個月應繳的稅費核算,現場清點直接取走。

澳門荷官:這行沒有年輕人,每天“見證”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

荷官

“不能往口袋放東西,不能私下收取客人的小費”

到了現代,大概有5萬人在從事荷官這個職業,佔澳門總人口的10%;荷官的月薪酬大概在1.5萬澳門幣左右,和當地平均薪酬9000元澳門幣相比較來說,已經算是高薪了。如此高薪的職業,對學歷水平的要求卻很低,達到初中畢業就行,同時接受2-3個月的培訓就能上崗了。

說起培訓,很多人都很好奇,荷官到底要學什麼,既然初中學歷都有資格,自然不會難過高考。

首先,在篩選的時候,筆試題目是在2分鐘內完成20道運算題;接下來的面試,是2秒內的心算題目。

再往後,就是百家樂訓練,其中包括賭局規則、賠率等,都必須做到熟練於胸,因為還要通過考試,即在5分鐘之內毫無錯誤地發牌10局,才能算完成培訓,就可以上賭檯成為一名正式的荷官了。

澳門荷官:這行沒有年輕人,每天“見證”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

荷官

和70年代的荷官不同,當代的荷官是不允許私下收取客人給的小費的,小費都是作為公共收入,然後統一分成的;賭場安裝的監控系統,更加不允許荷官在工作時放東西進口袋,從而杜絕了“吃裡扒外”這種行為。

高薪的誘惑曾經一度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但是24小時不分晝夜地輪三班,重複機械沒有成長空間,逐漸的年輕人都紛紛離開,轉去做了賭場公關,這種更像渠道營銷,接待大客戶、挖掘大客戶,為大客戶辦理VIP,這項工作之所以比荷官掙得更多,是因為只看客戶流水,不論輸贏,公關們都可以提成,這種形式更適合賺快錢的年輕人。

賺快錢必定要投身高利潤的行業,在澳門,無論賭場規模大小,基本日均收入約在5000-6000萬元,2003年,更有創造出單日入賬突破一個億的驚人數字。

澳門荷官:這行沒有年輕人,每天“見證”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

荷官

“賭場絕對不會讓你贏錢,只要贏了,就有全輸回去的一天”

蓬勃的博彩業帶動澳門經濟的發展,身處其中的從業人員薪資自然也高出平均水平,澳門賭王就曾誇耀過,只要在賭場工作,家家都能買得起汽車,賭場對澳門民眾的收入可謂是功不可沒,可對於賭客來說,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賭博是最不分男女老幼的,一個看似沉默的中年婦女,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輸掉自己的一棟樓;荷官陳先生就曾見過,一位年近80的老人,拿著手上的玉鐲,到處找人買,希望拿賣玉鐲的錢重新去翻本。不管有多少錢,用什麼方式去賭錢,只要你贏了錢,就有全輸回去的一天。

澳門荷官:這行沒有年輕人,每天“見證”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

賭博

賭場的公關最喜歡大陸客人,輸贏都不會大吵大嚷,有的老闆一夜之間輸了5000萬也像沒事人一樣離開。

荷官們最不喜歡香港師奶,她們經常把自己的賭注故意墊在別人的下面,用200、300的錢去偽裝500塊;或者在賭輸了之後,指著荷官破口大罵,經理是不會幫荷官說話的,因為“這裡娛樂場,不是隻有賭錢這麼簡單,要讓客人開心”。

荷官作為這龐大娛樂業的從業人員,讓客人開心也是他們的工作,但和70年代哄客人賺小費不一樣,他們更多的是讓客人發洩。

一個客人把帶來的錢輸個精光,還搭上了身上的項鍊,哭哭唧唧地哀嚎,現場的荷官安慰他:“輸了沒關係,總能再贏回來”,就這一句,客人立刻當場發瘋“你個臭荷官,憑什麼看不起我!”;

輸了不能出言安慰,贏了總可以報以微笑吧,這也算是微笑服務,沒想到客人卻說:“你笑什麼,我就算贏了,你也別想拿小費!”

賭客的喜怒無常造就了現在很多荷官面無表情,這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事端的發生。

澳門荷官:這行沒有年輕人,每天“見證”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

荷官

“ 在這裡,一直輸錢很正常,2個小時可以輸光一千萬”

在電影裡,那些描述賭博的場景經常有一直下注買大,可是卻一直開小,連開13把輸了所有的錢離開後,賭檯卻開出了13把以來的第一把“大”。在真實的賭場中,賭客一直輸錢很正常,但是賭檯一直在輸錢,就很可能換荷官了。

作為荷官,“2個小時輸掉一千萬”這種情況幾乎人人見過,是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的“見證人”。資深老道的荷官有過這樣的經驗總結,想要在賭場贏錢,首先要把握時間,不能在賭場逗留30分鐘以上;

其次,賭錢看運氣,50、60年代或許還管用的心算和統計,面對在21世紀的博彩業,早就不夠看了,所以決不能貪心,見好就收很重要;

第三,不能沒完沒了,規定時間內,無論輸或贏,一定要“到點走人”。

見過大場面的荷官們自己也會賭兩把,但是不能在自己工作的場子裡,不過他們好像更懂得什麼叫見好就收,一旦把本金和盈利都輸光了,就會立刻離開,不知道是不是人間慘劇看得多了,腦袋裡的底限也會繃得緊一點。

即便如此,也還是有荷官沉迷賭博,不僅四處借債,還打起了“監守自盜”的主意。所謂的“盜”就是偷籌碼,一般是將1、2萬的籌碼拉到大腿處抵住,然後在藉機收到腰間,偶爾失手掉在地上,就會佯裝繫鞋帶把籌碼塞入鞋內,有名荷官在2個多月的時間裡,盜取籌碼8次,價值約13萬元。

賭場佈滿監控,取證自然容易,該名荷官被控告公務侵佔罪,定罪後量刑將在在1-8年之間。

澳門荷官:這行沒有年輕人,每天“見證”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

籌碼

除了荷官,年輕人還能做什麼?

曾經有一個不完全的統計,每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是荷官,那麼在澳門,年輕人心中的心願職業是否是博彩業位居首位呢?真實情況讓很多人大跌眼鏡,排在第一位的居然是“公務員”,即便是家族中有人在賭場工作,掙到高薪,

但很多父母依舊希望孩子可以為政府工作,有保障也更體面。

雖說澳門不大,但公務員競爭的激烈程度堪比大陸,從青年考到中年的不在少數,大有封建時代的科舉態勢,曾經就有過1.4萬人共同角逐128份政府崗位,109:1的嚴峻比例不可謂不慘烈。教師這份職業排名第二,理由也很容易理解,寒暑假期、受人尊敬、薪水福利也很可觀。

澳門荷官:這行沒有年輕人,每天“見證”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

公務員

博彩業僅能排名第三,而且不是在賭場裡面對賭客的荷官,而是賭場的管理層,在一份2019年的數據統計當中顯示,博彩業的普通員工佔比約在70%,而令人嚮往的管理層僅佔到5.4%,而管理層的薪資水平則在5萬元以上這可是令眾多薪資水平,在萬元級別徘徊的基層員工所仰望的。

澳門是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經濟支柱的城市,很難想象,在如此的經濟結構下,在蓬勃博彩業的感召下,年輕人的心願職業居然和大陸的情況極其相似。荷官也好、賭場公關也好,高收入的背後是用24小時輪班、高壓力和高強度換取的。

在很多澳門人心中,博彩業依舊算是灰色行業,而且在未來的發展也存在侷限,博彩業自然不會成為人們心中的職業的首選,荷官這個職業少見年輕人,也自然能說得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