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自己的內心,解決孩子的問題

臺灣著名的腦科專家和教育專家洪蘭教授,在一刻talks這個節目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她有個同事的孩子是早產兒,因為肚子裡有空氣所以常常晚上會哭。所以母親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天孩子放學回家都問:“今天肚子有沒有痛?”孩子本來是肚子沒有痛,結果媽媽每天都問,他就認為是要痛才對。所以,他一碰到考試就肚子痛,一碰到體育課也肚子痛,去看醫生,檢查不出到底有什麼問題。

還有一些真實的案例,我們來看看:

孩子四歲,時不時就拒絕排便,但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並沒有出錯的地方;

孩子八歲,出現突發性的奇怪的頭痛,但檢查後發現並沒有任何身體異常;

孩子十三個月大,見人就咬;

孩子十二歲,已經有長達九年髖部疼痛,檢查卻沒發現任何病變的症狀;

......

成為父母,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卻也是最難的課題之一。孩子成長的過程,往往也是父母們“關關難過關關過”的通關過程。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有一個問題在以不同的症狀重複地出現,那就是:“孩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生理上的疾病,可以去尋求醫生的專業建議,但找不到生理病因的心理問題所導致的種種“不按牌出牌”的疑難雜症,又該怎麼解決呢?對於諸如此類的問題,父母們企圖從種類繁多的育兒書籍中尋找答案,卻發現眾說紛紜,各持一詞,該聽誰的好?有沒有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解決方法呢?

英國的A.H.布拉夫曼博士在他的著作《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裡,就採取了全案例的寫法,把那些“表現出軀體症狀但是找不出病因”的真實案例的解決過程原原本本像講故事一樣講出來,然後告訴我們,解決孩子們心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從這些多樣化的症狀中抓到一個核心,然後抽絲剝繭地找到解決之道。《看見孩子,看見自己》和普通的育兒書籍的區別在於,這是一本布拉夫曼博士對“問題兒童”的問診手記,真實記錄了他對24個孩子進行心理諮詢的過程,來詳盡說明這些出現在育兒過程中,令父母們苦惱不已的問題是怎樣產生的;當孩子還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時候,父母們應該如何去理解孩子,又應該怎樣去解決問題。

看清自己的內心,解決孩子的問題

先來介紹一下作者布拉夫曼(A.H.Brafman),他是一名醫學博士,也是英國國家健康中心的心理諮詢師,在長達50多年來的時間裡一直在從事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他出版的著作有《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圖畫的語言:心理諮詢新發現》、《打開心結:如何與父母和孩子一起工作》等多部著作,還有各種關於臨床醫療主題的研究文章。他一直在瑪麗王后醫院負責組織五歲以下幼兒及家長的每週見面會;也曾經在好幾年的時間裡在倫敦大學醫學院的心理學院為學生主持每週一次的臨床培訓課程。他通過多年的教學和實踐經驗,總結出的結論是“解決這些症狀,只需要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而布拉夫曼幫助父母們解讀孩子心理的方法也與眾不同,包括提問、繪畫和遊戲,讓無法完整表達出真實想法的孩子通過這些有趣的方式來表現無意識焦慮的原因。

一、“我害怕蜘蛛,我很焦慮” --- 理解孩子的情緒,比表面上解決問題更重要

十二歲的狄安娜特別害怕蜘蛛,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嚴重。她的父母離婚了,但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關係,而且都會在陪伴她的時候讓她開心。狄安娜有個姐姐,姐姐有嚴重的心肺疾病,經常需要住院。狄安娜一提到蜘蛛就會渾身發抖和尖叫,但她是從三四年前才開始有這種症狀的。布拉夫曼博士請她畫了一幅畫,她把蜘蛛的爪子畫得特別仔細特別大,原來是她在潛意識裡把蜘蛛和姐姐的呼吸困難聯繫在一起。當她畫出來以後,她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恐懼來源,也就打破了這一切。狄安娜再也不害怕蜘蛛了。在這個案例裡,父母理解了狄安娜的情緒,也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

二、“爸媽覺得我的髖部有問題” --- 看清自己的焦慮,才能消除孩子的焦慮

十二歲的曼迪在一家綜合醫院的兒科住了三個星期,為了弄清楚已經持續九年的髖部疼痛是怎麼回事。但無論是臨床、化驗檢查還是物理治療評估,都沒有任何問題。在家裡曼迪只要提到髖部疼痛,父母就會行動起來用各種方法試圖幫她解決問題;如果方法都不奏效,那曼迪就被安排一直見治療的醫生。布拉夫曼博士在溝通中發現,由於曼迪的母親曾經是一名護士,這個家庭裡的成員都有一個表現自己難受或者生病的信號,比如說曼迪的父親皺眉頭就說明他頭痛;曼迪的弟弟如果說不想吃飯,大家就會擔心他生病開始考慮他要吃什麼藥,等等。同樣,曼迪只要在椅子上看電視的時候把腦袋向後伸,那就說明她的髖部又開始痛了。長此以來,曼迪也覺得自己有一個“敏感的髖部”,事實上,她只是因為父母對健康的焦慮而導致心理暗示自己髖部有問題,才會一直覺得疼痛,並不存在任何真實的病症。布拉夫曼建議曼迪的父母在她感覺到髖部疼痛時,採取更正面積極的反應來輕鬆面對,結果幾個月後曼迪的症狀就好多了,甚至還會參加更多的體育活動。曼迪的父母因為跟自己的焦慮搏鬥而影響了曼迪,當他們通過與布拉夫曼博士的溝通後對這件事情有了新的認知,看清了自己的焦慮,結果曼迪的焦慮也逐漸被消除了。在一開始的時候,洪蘭博士講的故事也是一樣的道理。其實是母親自身的焦慮和擔心導致了這個問題,孩子從生活裡父母對待他的一些細微的地方,知道這是父母要的,這種藉口是父母可以接受的,才會出現肚子痛;如果母親以平常心待他,不把自身的焦慮傳染給孩子,孩子肚子痛的這種症狀也就會不藥而癒。

三、“媽媽,我希望和你親密一點!” --- 父母在根據症狀進行解讀後,理解症狀背後的含義,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

八歲的簡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女孩,她雖然羞澀敏感,但是有很多好朋友,老師也喜歡她。但她有一天開始說起自己有奇怪的頭痛,就像“一陣雨或一道光穿過腦袋”的感覺,讓她不能集中注意力。這個問題持續了好幾個月,即使她做了全套的檢查也無法發現任何生理疾病。於是簡和母親來到布拉夫曼博士這裡進行心理評估。她的母親事業成功,年輕漂亮,衣著講究並且充滿自信。在溝通中簡透露了自己還有尿床的問題,母親大吃一驚,因為她認為簡已經很久沒有尿床了,可是簡卻告訴她事實上是如果尿床的話,她就會起來洗澡換好衣服後,在床單上鋪好毛巾再躺下去。第二天早上,簡都會再洗澡更衣,再去沖茶然後滿懷愛心地送到媽媽床上。所以,她的母親一直以為簡已經很久沒有尿床了。簡的母親說起自己小時候尿床時“被溼漉漉的床單裹著,感覺很有趣”,然而簡卻覺得這完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事實上,母女倆對這件事的理解是完全相反的,但簡的母親一直認為自己理解的才正確,簡則認為母親希望自己認同她的理解。於是,在自己既無法清楚表達自己感受、母親又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她的“奇怪的頭痛”其實是希望母親能夠好好聽聽自己要說什麼的信號,希望能和母親更親密,得到更多的關注。說出心裡話以後,簡的母親開始努力和女兒保持親密,結果簡頭痛和尿床的症狀就都不藥而癒了。

在《兒童心理學》裡講到,“環境提供的親密關係的形式,決定了我們對自己的感受。”我們都渴望得到理解,在家庭生活這種親密的形式中,互相理解是特別重要和珍貴的事情,這一點不僅適用於成人之間的溝通,對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同樣有效。

而成為大人以後,我們往往忘記了怎樣從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然後像個孩子一樣去思考,導致互相理解之間出現了巨大的鴻溝。布拉夫曼博士的《看見孩子,看見自己》這本書就像是為父母們指出了一條解決問題的道路,猶如在黑暗中引領方向的那一線光;更重要的是,這也搭建起了父母和孩子之間重新溝通的一座橋樑。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兒童成長心理學: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培養》中,意味深長地說:“指引兒童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在於成人的無知。成人對自我的認知尚不充足,對引起自我情感和情緒的原因及自身喜好也不甚明瞭。簡而言之,成人對其自身心理還不甚瞭解。因此,要他們去理解兒童,並以恰當的知識引導兒童,無異於瞎子摸黑路——難上加難。”《看見孩子,看見自己》這本書告訴我們,要理解孩子的問題,首先要從父母自身開始,看清自己的問題,才能理解孩子的情緒,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總而言之,對於親子雙方而言,這是一個共同治癒、共同成長的過程。父母們要做的是向前一步,和孩子們一起推開那扇理解的大門,先看清自己的內心,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