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愛情,我選擇了出逃:張艾嘉電影裡醒來的女人

張艾嘉於1970年初,以演員身份簽約香港嘉禾電影公司進入影視圈,不久後她卻對導演產生濃厚的興趣,向胡金銓拜師學習電影導演,由此開啟了導演生涯。

張艾嘉的電影以獨特的女性視角,通過女性角色的塑造,透過細膩而溫柔的鏡頭,反映女性生活、情感和心理。

為了愛情,我選擇了出逃:張艾嘉電影裡醒來的女人

上世紀90年代,隨著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引入,女性意識逐漸覺醒,女性不再作為男人的附屬品躲在背後,而是以獨立的姿態走向舞臺。

這一時期,女性開始擺脫傳統思想的禁錮,不再作為情感的附屬品,開始追求平等的愛情,新時代女性從家庭空間逃離,不甘於作為一名家庭主婦,而是與男性一起進行職業活動,爭取更加自由廣闊的生存空間。

張艾嘉作為一名女性導演,在這一社會轉型時期,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再是受困於傳統思想下保守的女性,她導演的《夢醒時分》、《少女小漁》、《20,30,40》、《念念》、《莎莎嘉嘉站起來》均表達了女性對愛的覺醒和逃離。

1.《夢醒時分》:馬莉逃離附庸之愛

《夢醒時分》中馬莉一開始的愛情之路便陷入與彼得不公開的戀情中。

馬莉對愛情的想法是渴望自尊的,但卻一直接受著彼得的包養,依附著彼得所提供的物質生活,夾在兩種觀點中左右為難,相互矛盾。

原因在於初來香港的馬莉沒能抵住彼得糖衣炮彈的誘惑。在物質化的時代裡,尋求物質富足變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前提,包括愛情在內,部分女性盲目地選擇了以物質為前提的愛情,但強烈的功利化的背後只會是短暫的快樂,是極具功利性和缺少個性特徵的愛情。

馬莉看似美好的愛情背後,是誘惑者與被誘惑者的博弈,結局是在同彼得的愛情中馬莉徹底失去自我,失去尊嚴。

在這段愛情中,一方面馬莉依附彼得所提供的生活,渴望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彼得對於兩人當前的狀態很滿意,對於把馬莉介紹給自己的家人認識這件事猶豫逃避。

夢醒時分,馬莉的愛開始覺醒,明白了依附在物質包裹中的愛,只會是自己成為一隻被圈養的金絲雀,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自尊的愛,最終選擇從這段戀情逃離。

為了愛情,我選擇了出逃:張艾嘉電影裡醒來的女人

2. 《少女小漁》:小漁逃離奴性之愛

《少女小漁》中小漁對待愛情的態度是典型的付出型,甚至趨近奴性之愛。

就像尼采所言:“男性為了服務自己的統治塑造了女性形象,女性又依照這個形象塑造了女性本身”。

小漁與江偉可以說是青梅竹馬,江偉對於小漁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因此小漁在這段感情中,一直處於付出方,為了江偉偷渡到美國,甚至為了江偉獲得綠卡答應與馬里奧假結婚,小漁對江偉忍氣吞聲和逆來順受,江偉對小漁的蠻橫霸道、頤指氣使,使得兩人的愛情病入膏肓,一方是無限的付出,一方是無止境的索取。

法國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寫道:如若說女人是在服從男性的指揮時得到了快感,那麼她也會羨慕一個有主權的自由者在對她實行獨裁時所採取的顯著行動。值得注意的是,如若情人的權威由於某種原因遭到了損壞,他的毆打和要求就會立刻變得可憎,這些只有在證實被愛者的神聖性時才是寶貴的。

所以,小漁在自由的感召下,愛開始覺醒,開始懂得什麼才是真的愛,最終離開了江偉,離開了奴性,實現了愛的逃離。

為了愛情,我選擇了出逃:張艾嘉電影裡醒來的女人

3.《20,30,40》:想想逃離混沌之愛

《20,30,40》中的想想身為空姐,她的工作就是飛來飛去,好像總沒有一個安穩的落腳點,她的感情也是如此,飄忽不定地盤旋在錯綜複雜的混亂愛情之中,她期待有一個固定的男友依靠,但又因為寂寞渴望獲得不同男人的愛,與這些男人似有若無的愛情讓她看不到心靈的棲身之所。

想想既期待有男人熱情地出現在她的身邊,又恐怕束縛在婚姻之中。她若是屈就了,就又會成為男人的附庸,她若是對抗了,就會讓自己遭到毀滅性孤獨的懲罰。

想想期盼純粹的愛情的降臨,但又不敢輕易地相信愛情,只好徘徊在短暫的愉悅中麻痺自己。

直到一次地震後,害怕和難受一起湧向自己,賭氣的想著誰來找自己就和誰在一起,結果沒有一個男人來,這個時候想想才意識到這種看似熱鬧的愛,最終結果仍是孤獨,愛的覺醒讓她明白自己的內心。

終於,想想選擇放下過去的一切,重新審視過往的愛情,以及自己對待愛情的態度,最終逃離原來的愛情,實現心靈的成長。

混沌之愛讓處在困惑和矛盾中的想想得到成長,讓身處愛情漩渦中的她明白愛情中的取捨,對待愛人不能使用自相矛盾的雙重標準,最終實現了聽從內心的對愛的選擇。

為了愛情,我選擇了出逃:張艾嘉電影裡醒來的女人

4.《念念》:李心潔逃離虛無之愛

電影中李心潔因與丈夫的觀念不同,自己渴望的自由與對孩子的教育和丈夫明顯的不一致,夫妻兩人一方面不能夠互相關心彼此成為知心愛人,另一方面也缺少心靈上的溝通,感到無盡的愛的虛無後,追求平等的愛開始覺醒,她決定逃離綠島,逃離缺少愛與關懷的婚姻。

為了愛情,我選擇了出逃:張艾嘉電影裡醒來的女人

5.《莎莎嘉嘉站起來》:嘉嘉追求平等之愛

電影開場就是女主角嘉嘉離家出走到妹妹莎莎家,但是自己離家出走的行為老公卻絲毫沒有察覺,並且也漠不關心,這使得嘉嘉開始重新思考兩人的感情。

嘉嘉追求平等的愛開始覺醒,柴米油鹽的生活,彼此習慣了對方的付出,反而缺乏了妻子渴望的浪漫的愛與陪伴。

於是嘉嘉決定要老公重新追自己一次,從家中搬出住在妹妹家,並且找到一份教別人做飯的工作,從虛無的夫妻之愛中逃離,重新獲得了丈夫的關注。

為了愛情,我選擇了出逃:張艾嘉電影裡醒來的女人

後記

電影《夢醒時分》、《少女小漁》、《20,30,40》中的男人和女人,一方為了填補寂寞走在一起,而另一方卻愛地認真投入。電影《念念》、《莎莎嘉嘉站起來》中的男人和女人原本相愛,但由於一些特殊經歷讓愛情變味。當渴望愛情或對愛感情失望時,女主角開始覺醒,她們選擇了出逃,以此表達對情感的自主,在愛的困惑中尋求內心。

張艾嘉的電影所呈現的愛的詮釋有著獨特的審美價值,在西方情感體驗和東方美學的交織下,在女性視角的關照下,對愛的審美價值表現的恰到好處,既包含了“缺憾成就永恆”的情感審美追求,又包含了含蓄委婉的情感審美表達,體現了愛的恆久愛的詩意兩者糅合的愛的審美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