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父母的经验,溺爱孩子得恶果,轻则不成器,重则进监狱!

在本文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举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个孩子曾经有着完整的家庭,锦衣玉食,教育优质,扎样的培养经历必定会成为人中龙凤。

  • 完整的家庭。这个孩子有着非常爱他的爸爸、妈妈。而且,他的父母恩爱,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陪伴他成长。这理应是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
  • 锦衣玉食。父亲是中国杰出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一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母亲是总政歌舞团歌唱成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国资委特邀青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民族声乐硕士,国家一级演员。父母的头衔如夜空中的繁星一样闪闪发光,父母为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物质条件,与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相比,这就是天堂一般的生活。
  • 教育优质。有关李天一的成长经历我们看到:4岁选入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先生;8岁开始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先生;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多次参加国内外少儿冰球比赛。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二等奖、中国作品演奏奖。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第八届北京钢琴艺术节优秀演奏奖。连续三届荣获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铜、银、金奖。并入选2009激情奥运爱我中华青少年书画双年展。2009年入选为最年少的海淀区书法协会会员。
过来父母的经验,溺爱孩子得恶果,轻则不成器,重则进监狱!

光辉的家世

这个孩子叫李天一,出生于1996年4月。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之子。曾就读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美国Shattuck-St. Mary's School(沙特克圣玛丽学院)冰球学校。

过来父母的经验,溺爱孩子得恶果,轻则不成器,重则进监狱!

李天一改装的宝马车

2011年9月6日,因与人斗殴被拘留教养1年。2012年9月19日,李天一被解除教养。2013年2月22日,因涉嫌轮奸案被刑事拘留,后因可查资料显示未成年,移交少管所。该案件于2013年9月26日开庭,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以强奸罪判处李冠丰有期徒刑10年。

这个孩子毁了,强奸犯的罪名是所有犯罪里面最让人唾弃的,他的父母这一辈子的教育失败了,败在对李天一过于溺爱,要什么给什么,出了什么问题都能凭借爹妈的权势给兜底,孩子闯的祸越来越大,直到身陷囹圄。

过来父母的经验,溺爱孩子得恶果,轻则不成器,重则进监狱!

李天一身陷囹圄

李双江和梦鸽一定会反思,为什么我们给了孩子近乎完美家庭条件和物质环境,即使不成器但为什么会堕落成强奸犯?

关键在于李双江梦鸽夫妻的溺爱,李双江老来得子,疼爱的不得了,所有的东西都一股脑的给了孩子,从大人的角度看这是疼爱,但是毫无底线的放纵造成了李天一嚣张跋扈、无法无天的性格。

李天一所接受都是最优质的资源,无论是音乐培养、书法练习、艺术的熏陶,名师的指点,这些并没有给他的搭建坚实的精神基础,人们喜欢多才多艺的孩子,李天一接受的技能越多,他的精神世界就越空虚。

没有责任、没有承诺、没有挫折、没有敬畏,外表虽然美好,其实内心充斥着戾气、傲慢、暴虐、放纵。

过来父母的经验,溺爱孩子得恶果,轻则不成器,重则进监狱!

不要无原则的保护孩子

简单地说,这些问题是由于李天一性格塑造出现了问题,准确的说是6岁之前的性格塑造期。

塑造李天一性格的,就是李双江和梦鸽,他们用溺爱毁了自己的孩子。

为人父母,要经常的自我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出现溺爱孩子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表现,自我判断一下,有一到两条,抓紧纠正,两条以上就比较严重了,要非常重视才行。

  • 以自己为中心

在家里,每个家人都围绕在孩子身边,爱他、宠他,什么资源都给他一个人享受,导致孩子形成了幻觉,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得不到就撒泼打滚、乱扔乱砸。

  • 自私自利、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孩子从小都被家里捧做“小皇帝”“小公主”,认为所有的都理所应当,没有必要和家人一起分享。他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和小朋友抢,根本不会考虑别的小朋友的感受,他只会顾及自己开心。

过来父母的经验,溺爱孩子得恶果,轻则不成器,重则进监狱!

  • 不会与别人融洽相处

在学校里也不会与别的小朋友融洽相处。因为他总是处处不退让别人,总是把好的位置和好的东西占为已有,不高兴时,甚至还要打人,别的小朋友都害怕他,谁都不会和他成为朋友,希望别人无条件的服从和喜爱自己。

  • 依赖性强

家人都爱他,什么事情都帮着他做,也不会让他去独立完成。养成了“衣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喂饭时还要哄着吃。

过来父母的经验,溺爱孩子得恶果,轻则不成器,重则进监狱!

  • 容易大发脾气

被宠坏的孩子,往往脾气也蛮大的。而且根本不分场合时间地点的大发脾气,怎么哄也哄不好,除非满足他的要求。比如在上课时,看到别的小朋友的橡皮很好看,就要占为已有,小朋友不让,他就会抢或者睡地上哭闹不起,老师都上不成课,除非把那块橡皮给了他。

  • 无限制提要求

平时,孩子想要什么,妈妈都会买给他,从来不拒绝孩子提出的要求。造成孩子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妈妈不答应,就不罢休,买了这个玩具,看到另一个又要买,总是这样无限制的提出要求。

看看古今中外对于溺爱的批评吧。

“惯子如杀子”--中国古语

“用你爱态度培养出来的人,是自私自利到所谓透顶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格言对联》

“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朱熹

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老话说“三岁看大,六岁看老”就是这个道理。

过来父母的经验,溺爱孩子得恶果,轻则不成器,重则进监狱!

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要不要强硬的扭转,更不要打骂孩子,要循序渐进的做到下面三点:

一、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说不,培养孩子的克制性

孩子在2-3岁会说话后,会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买各种玩具、衣服、蛋糕,得不到满足就哇哇大哭甚至满地打滚,坚持住,必须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说不,狠下心来,让孩子闹个够,不哭了再给孩子讲道理,不要孩子一哭父母就无原则的妥协。要让孩子知道你的原则,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闹也没用,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克制性。

二、对孩子尽早进行诱惑实验,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给孩子喜欢的零食,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怎么吃,如果孩子克制住了,就给孩子奖励。如果没有克制住,就停几天再给他,让孩子知道克制和忍耐能获得更长远的好处。

三、要有意识地锻炼延迟满足

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在客厅里,如果孩子能坚持3天不玩,那我们可以再给他买一个,让孩子在没有父母的监督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孩子会逐渐养成有耐心,有意志力的习惯。

孩子的气质更多是先天决定的,性格是后天培养的。父母可以给与无私的爱,却不能给予孩子无底线的放纵。父母可以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却更要教给孩子如何去面对和管理这些物质条件。在给予物质的同时,也要给孩子精神的力量,让他们不会迷失在空虚的精神世界中。

父母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美好,更要教给孩子尊重社会,担负责任,讲究诚信,面对挫折。这一阶段父母没有对孩子说不,那么未来社会和法律可能会给孩子说不;现在没有培养忍耐,克制欲望,未来就会肆意妄为,无法无天。

不要让父母的爱变成流毒,孩子不仅需要营养,也需要风吹雨打,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