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教丨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思路理解並推進教師“先上崗、再考證”工作

問教丨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思路理解並推進教師“先上崗、再考證”工作

*來源:騰訊教育,作者熊丙奇

為了穩定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我國在部分職業實施“先上崗、再考證”政策,包括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法律職業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7部門近日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施部分職業資格“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的通知》,明確對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實施“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凡符合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和教師資格認定關於思想政治素質、普通話水平、身體條件等要求的高校畢業生,可以先上崗從事教育教學相關工作,再參加考試並取得教師資格。

“新入職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資格”,這是我國完善中小學教師准入和招聘制度的基本規定。因此,針對“先上崗、再考證”的階段性措施,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這降低了新入職教師的要求,對其他嚴格執行這一規定的人員並不公平。而其實,這些質疑並沒有看清具體操作細則。在筆者看來,今年實行新入職教師“先上崗、再考證”政策,既是應對疫情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的衝擊的現實舉措,同時,也具有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的積極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的教師資格證考試一年舉行兩次,去年兩次報考總人數接近900萬——上半年參加教師資格證書考試人數為290萬,下半年人數達到590萬。而報名參加原定今年3月份舉行的教師資格考試的人數大約為380萬。但是,由於受疫情影響,這次考試已經被推遲。這也就意味著希望通過這次考試獲得教師資格證、再去參加各地教師招聘的所有人,其中也包括相當數量的2020屆高校畢業生,將很可能失去應聘、入職教師的基本資格。毫無疑問,繼續堅持“先有教師資格證,才能應聘入職教師”的做法,不但會影響今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而且也會影響各地招聘新教師工作的順利推進。除了教師職業之外,其他有職業資格要求的職業,也有類似情況。實行“先上崗,再考證”,有著現實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措施並不只針對2020屆應屆高校畢業生,也適用於2018、2019屆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往屆高校畢業生,以及其他社會人員。因此,本質上並不存在公平問題。當然,那些獲得教師資格證的求職者會認為不公平,理由是要是沒有他們按“特殊政策”來應聘,自己應聘成功的幾率會更高。這其實是投機心態,而非真正公平的競爭心態。更何況,按照階段性措施的要求,沒有資格證書先上崗的教師,在一年之內是必須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獲得教師資格證的,如果不能獲得教師資格證,將不能繼續從教。這並沒有降低對新入職教師的要求。

教師職業肩負教書育人的重任。堅持並提高教師職業的准入門檻,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質量的重要措施。但與此同時,要深化教育領域的放管服改革,給基層學校辦學更大的自主權,推進專業評價和社會評價。從這個角度看,“先上崗,再考證”的階段性措施,也體現了放管服的改革思路。

為嚴格教師准入門檻,我國逐步要求所有成為中小學新教師者,都必須通過考試獲得教師資格證。而那些從高水平師範類專業畢業的學生,能不能直接獲得教師資格證?如果從鼓勵師範類專業辦出高水平、高質量出發,從減少不必要的行政評價出發,從“放管服”角度出發,可以探索通過專業認證的師範類專業的畢業生,不必參加教師資格國家考試,由學校自主考核教育教學能力,獲得教師資格證的新辦法。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要完善教師資格考試政策,逐步將修習教師教育課程、參加教育教學實踐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教師資格的必備條件。要開展師範類專業認證,確保教師培養質量。因此,通過專業認證的師範類專業的畢業生,學校自主考核取得教師資格,符合改革方向。這也可促進師範類專業辦出高水平和特色,因為只有高水平專業的畢業生才能免國家考試獲得教師資格證。

以教育放管服改革思路來理解並推進“先上崗、再考證”,對做好這一階段性措施極為重要,而且,這一階段性措施的實施,還可促進教育系統進一步釋放改革活力,建立教師培養、管理、使用、發展的新體系,全面提升我國教師培養質量和教師隊伍素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騰訊教育”。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