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劣質茶味叫酸味,有一種優質茶味也叫酸味

一般茶葉帶酸味是一種不好的現象,往往是劣質茶的表現,但對普洱茶卻未必。

關於對普洱茶中的“酸”味,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見解,有的說普洱茶有酸味是工藝缺陷,有的說茶品中有一點酸味是正常現象,而又有其相反的看法,還有一說法是有的茶品帶著特殊的酸味反而使茶湯入口更滑順,許多陳年老茶中都會帶有些酸味,眾說紛紜。

有一種劣質茶味叫酸味,有一種優質茶味也叫酸味

導致普洱茶“發酸”的原因應區分對待:

1、對於生茶

一是來源於土壤、環境,既所謂“山頭氣”,如易武地區原料的微酸,當然這屬於爽口的酸;

二是來源於製作工藝,高溫殺青、高溫乾燥的茶品,1-2年內會迅速酸化,屬刺激性的酸,集中表現在後牙牙床、兩頰後段的痠痛,既所謂“檸檬酸”;

三是陳化環境,乾淨、乾燥陳化的茶,帶清爽的“梅子酸”,促進舌面和口腔生津,幹茶聞著也是微酸的蜜香;

四是後期作手整理的酸,如入倉茶高溫退倉、或者用烘的方式處理,情形與第二類似。

有一種劣質茶味叫酸味,有一種優質茶味也叫酸味

2、對於熟茶:

主要是渥堆時潮水(回水、補水)過多,發酵時間短,程度偏生所致。

有一種劣質茶味叫酸味,有一種優質茶味也叫酸味

消除普洱茶“酸味”的辦法主要有三種:

一是靠“幹倉”長時間自然存放,慢慢走失酸味。此種辦法歷時較長,一般需要3~5年才能消除酸味;

二是利用“溼倉”儲藏,使茶葉適當受潮,然後再行“幹倉”存放,如此反覆幾次, 酸味亦能消除。這種辦法耗時較短,雖降低了普洱茶的“陳韻”,但能增進甜味,較適合家庭收藏愛好者“矯正”發酸普洱茶時使用;

三是進行二次渥堆發酵,其方式與常規普洱茶發酵相似,但水分宜少,茶葉含水量回潮到20%~25%即可。注意控制“渥堆”溫度,適當高溫有利於酸味的走失。

有一種劣質茶味叫酸味,有一種優質茶味也叫酸味

普洱茶的酸味還與以下因素有關:

1、與儲藏環境的雜菌群的構成有關;

2、與茶箐的老嫩有關,一般而言,嫩葉因所含易分解糖類(單糖、雙糖、尤其澱粉等)較多,同等儲藏條件下,較易發酸;而老葉纖維類含量較多,難以代謝降解,相對不易發酸;

3、壓制較緊的茶較易發酸,因產生的乳酸、琥珀酸等有機酸難以散逸所致。值得指出的是,少量的酸味可使茶湯爽口,人稱“梅子香”。

本文轉自普洱茶吧:
http://www.puertea8.com/zhishi/jichu/65775.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