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將暮未暮的春天裡。

所有開過的花,桃花、梨花、杏花、玉蘭……

已經被時光收進了流年的畫卷。

將至未至的初夏,陽光還不是很熱,風兒輕輕。

路旁的樹木們,正在依著季節緩緩生長。

南方的晚春,暑熱漸生。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午間時候倦意纏人。

快到夏天了,清涼難覓。

茶圈裡,冷泡茶的話題再度成為熱門。

上午正在試喝兩款牡丹王時,看到了一位上海姐姐的消息。

她說,是不是將白毫銀針和白牡丹拿去冷泡,茶湯才能更鮮更清甜?

NO,NO,NO。

但凡是好茶,都不建議用於冷泡!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2》

何為冷泡?

冷泡,是一種非傳統的泡茶方法。

顧名思義,指泡茶的水溫很低,溫度只有5℃-25℃之間。

泡茶時,預先不需要將純淨水或礦泉水燒開,直接用於沖泡。

或是常溫冷水浸泡茶葉後,放置冰箱內冷藏。

靜置數小時後,喝冷藏出來的茶湯。

近幾年,冷泡茶因清涼消暑,受到了部分茶友的追捧。

然而,從健康喝茶的角度看。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長期喝冷泡茶,並不值得提倡。

春暮夏初,陽氣上升,暑熱漸長。

值此時,如果連喝進去好幾杯冷茶。

那麼茶湯的溫度是低的,而人體的五臟肺腑卻是暖的。

冷茶喝進胃,少不了用五臟去暖它。

冰涼涼的茶湯,對胃壁的刺激性更大。

如果是腸胃不佳的朋友,那麼在喝冷泡茶的時候,還會有胃痛不適的感覺。

總而言之,喝冷泡茶身體的保養而言,負面影響不少。

清涼消暑,一味的貪涼,可不利於養生。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3》

從茶湯滋味釋放的角度看。

內在物質充足的好茶,一旦使用了冷泡的方式沖泡。

這對於內在的茶味物質利用效果而言,完全是太浪費。

冷水泡茶,茶味的釋放比較緩慢。

與此同時,整體的茶味浸出效率,亦比較有限。

沖泡好茶,特別是沖泡高山白茶,水溫建議使用剛燒沸的開水。

足夠高溫度的沸水,更能激發茶葉內部的深層次香氣和滋味。

水溫越高,對茶葉內在物質釋放增加的壓力越大。

根據實際的泡茶經驗, 沖泡白茶時,水溫越沸。

往往沖泡出來的茶香更馥郁,揭蓋就能夠聞到濃郁清揚的毫香、花香。

並且,明明是同一沖茶湯。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出湯後趁熱揭蓋聞香,與稍微放涼後去聞,感受到的茶香變化大不相同。

這背後的原因是,白茶內部的芳香物質,擁有不同的釋放沸點。

沸水泡茶時,能夠激發出更多高沸點的茶香。

伴隨著茶湯散熱,溫度不斷自然下降。

低沸點的茶香物質,隨即可以釋放。

換言之,沸水沖泡能讓茶香表現更精彩。

低溫的冷水泡茶,始終無法釋放出深層次的,多類型的茶香風情。

茶味的呈現,與之同理。

根據物理學的基礎知識,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快。

泡茶時水溫越高,茶葉內有效浸出的茶味和養分物質,數量釋放相應愈充足。

可見,沸水泡茶能讓茶湯更香更好喝。

另外在特殊時期下泡茶喝茶,剛燒沸的熱水泡茶,還能起到一定的殺菌效果。

不論怎麼對比,沸水泡白茶的好處遠要比溫水沖泡/冷水沖泡出色!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4》

冷水泡茶,茶味物質的釋放速度過慢。

泡茶的過程,比較漫長。

等到冷泡茶味緩緩浸出的過程,要足足花數個小時。

因為溫度不足,所以茶味的物質釋放慢。

好比是用五、六十度的溫水,去煮雞蛋。

要想煮出一個溏心蛋,得花上小半天的時間。

低溫度的冷水泡茶,對茶葉內在物質的刺激程度不重。

很多時候,投入幹茶進入茶具後,注入冷水。

短時間內,湯水依舊清淺如故。

沒有明顯的茶色素物質浸出。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故而,整杯茶湯看起來顏色極淡。

喝起來,茶湯的滋味感,同樣偏寡偏淡。

換作了傳統的熱水泡茶。

那麼在將壺內的水燒開後,即可注水沖泡。

乾燥的茶,遇上急遽而下的沸水。

內部的茶味物質,磅礴而發。

不消一會兒,便能夠匯聚成一杯香清甘活的茶湯。

蓋碗沖泡高山白茶時,一手注入沸水後,另一手緊跟著倒出茶湯。

短短几秒, 便需要結束整個泡茶過程。

唯有這樣的快出水沖泡下,高山白茶內在滋味更能濃淡合宜。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5》

白茶裡,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特別不適合冷泡。

原因有很多。

一、因養分充足。

二、因白毫豐富。

三、因芽頭飽滿。

四、因毫香濃郁……

總而言之,品質正常的銀針與牡丹,使用冷水沖泡太浪費。

低溫冷水沖泡,難以充足有效的釋放茶葉內部的氨基酸、膠質物、可溶性糖。

泡出來的茶湯內,養分物質會存在先天不足。

另外,白茶銀針與牡丹的芽頭,外觀看起來均是飽滿豐厚的狀態。

它們胖嘟嘟的芽頭內,由多層白毫,緊緊的包裹起來。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特別是高山茶園出品的白毫銀針,芽頭內部像是竹筍般的構造,白毫層足足有7層之多。

並且,每一層的白毫外,都分佈著不少豐茂的白毫。

柔順密實、密密匝匝分佈的白毫,像是白茶新芽嫩葉的“防水雨衣”,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

在沖泡的時候,如果泡茶的水溫不足。

那麼,難以擊穿芽頭外層的白毫陣法守護。

連帶著,茶芽深層次的養分和風味物質,無法釋放。

去年夏日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回冷泡茶的實驗。

那時,用了普通的玻璃杯泡白茶。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200ml的直筒玻璃杯內,投入1.5克的白毫銀針,注入常溫純淨水沖泡。

等了半小時,一小時,甚至一個半小時後。

湯麵浮起來的幹茶,依舊能看到沒有被潤溼的白毫。

而在這漫長的冷泡過程中,難以聞到明顯的毫香、花香浮現。

等到最後,足足冷泡兩個小時後。

再去認真的細啜茶湯,入口清潤, 滋味鮮爽。

但對比正常的熱水泡茶,能夠明顯的感覺,湯水沒有厚度。

根正苗紅,產自太姥山高山茶區的白毫銀針,竟然泡出來的茶湯沒有厚度?

可想而知,在這冷泡茶的過程當中,對好茶內質的利用效率,實在太過有限!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6》

回到開篇。

用冷泡方式泡出來的白毫銀針、白牡丹,茶湯滋味可以更鮮爽清甜嗎?

答案為不是。

冷水泡出來的茶湯口感,更清冽,更沁涼。

但茶湯喝下後,留在嘴巴里的韻致和香氣,感受不佳。

這是因為,好茶內部的養分物質,根本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對於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而言,鮮爽清甜屬於重要的茶味組成。

清鮮滋味,屬於春白茶的茶味亮點。

至於清甜回甘的韻感,則來源自茶多糖、茶氨酸、以及多種豐富的養分物質。

冷水泡白茶,難以促進茶味的有效釋放。

故而,泡出來的茶湯內,喝起來既不夠香,也不夠有滋味。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同時間,茶葉內部的苦澀滋味,茶多酚、咖啡鹼等含量,同樣析出有限。

所以,對比熱水泡茶。

哪怕是長時間用冷水浸泡的茶葉,泡出來的湯水並不會具有明顯的苦和澀。

冷水泡出來的茶湯,喝起來往往是不苦不澀,不香不稠。

但並非是,能讓茶湯更清鮮、爽口、清甜。

相比而言,沸水沖泡白茶,更能有效促進茶味的釋放。

泡出來的茶湯,瑩潤剔透,更有內容。

喝起來,鮮爽香潤,落水香氣明顯,湯感韻致豐沛不少。

總而言之,冷水泡出來的銀針和牡丹,茶味物質利用有限。

從客觀現實看,喝冷泡出來的茶湯,滋味感遠遠不足!

終歸到底泡好茶,滾燙熾熱的沸水,更為適宜。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沖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7》

春日宜嚐鮮。

春天的鮮美,在春茶內展現得極致。

白茶的江湖裡,銀針與牡丹是明前茶的代表。

它們細嫩的芽葉,經過沸水的洗禮,釋放出來鮮醇的滋味。

幹茶吸飽了水分後,柔嫩的葉底,猶如嬰兒肌膚般光滑。

春嘗一口鮮,人回草木間。

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的核心魅力,需用到沸水的沖泡,才能見真章。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完全是浪費好茶的絕佳風采!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