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手下猛将如云,没等到与敌人交手,就无奈投奔了敌人

裴仁基是继张须陀后又一位隋朝猛将,在张须陀死后,隋炀帝就派他来镇守虎牢关,以剿灭瓦岗军,可到最后都未曾与瓦岗军交过战,自己却带领部队无奈兵变,向自己的敌人投诚。

裴仁基手下猛将如云

在《说唐》、《隋唐演义》、《兴唐传》等民间叙述中,裴仁基有一个特别有本事的儿子裴元庆,十五六岁就使着一对银锤,力大无穷,这都是小说中所描述的,但在真实历史中这个裴元庆的原型人物叫裴行俨,真实年纪也不大,二十岁左右,历史史料《隋书》中这样描述:“每有功战,所当皆披靡,号为万人敌。”,别的不用说,单从“万人敌”这三个字中就可以看出裴行俨是多么的厉害,那可是敌得过千军万马的啊!

此人手下猛将如云,没等到与敌人交手,就无奈投奔了敌人

除了裴行俨,还有两大战神秦琼和罗士信也在裴仁基的帐下,秦琼和罗士信本来是跟着张须陀的,张须陀战死后,他们俩就投靠了裴仁基,在他帐下效力。这两大战神的实力不用说了吧,在跟着张须陀的时候,那可是战功累累,名声赫赫,敌人听了他们的名号,都会心惊胆战。

受小人挑拨,失去朝廷信任

此人手下猛将如云,没等到与敌人交手,就无奈投奔了敌人

洛阳“草包”刘长恭在石子河被瓦岗军打得落荒而逃,本来刘长恭是与裴仁基约定好的夹击瓦岗军,但当时刘长恭轻敌,因此就抢占功劳,没等裴仁基汇合,就首先出军攻打瓦岗军,如果当时刘长恭没有穿上小兵的军服,根本逃不了。小人就是小人,刘长恭逃回洛阳后,为了掩饰自己的败绩,就添油加醋,跟洛阳的越王杨侗抱冤,说裴仁基失期不至,把战机耽搁了,所以才惨败。当时裴仁基根本不是失期不至,而是在观察形势后,看到刘长恭大败,才在百花谷停了下来。因此洛阳政府相信了刘长恭的谗言,自此开始不信任裴仁基,还派人监视他。

俗话说“丑人多做恶”,刘长恭这人本来就没有多大本事,还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扰乱军心,蛊惑朝廷,隋王朝正是因为这些“伪君子”才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正所谓“亲小人,远贤臣,则国亡不久矣。”

军中监军“作怪”,裴氏被逼无奈

此人手下猛将如云,没等到与敌人交手,就无奈投奔了敌人

裴仁基手下有一名监军御史叫萧怀静,要知道,一般在承平时代,文臣在军中的地位是高于武将的,而且这萧怀静还属于兰陵萧氏,那可是和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同姓啊,因此这人说话非常管用,他就不停在军中上奏说裴仁基的坏话。因为裴仁基这人恩威并施,在战场上每次打败敌人后,他都要把战利品分给手下的士兵,深得部下爱戴,但这一举动对萧怀静来讲,他认为裴仁基慷公家之慨,在乱世中收买人心,想要叛乱,因此不停上奏朝廷。

此人手下猛将如云,没等到与敌人交手,就无奈投奔了敌人

面对小人的诽谤,裴仁基忍不可忍,无路可退,暗中杀了萧怀静,带着两万精兵投奔了瓦岗军。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裴仁基这人的秉性和脾气来讲,这人肯定是一忠臣,如果遇到的是隋文帝这样的明君,那肯定会誓死效命隋王朝的,但偏偏遇上了荒淫残暴的隋炀帝,而且隋朝的各级官员及其贪污腐败,经常是互相窝里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慢慢起了反隋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