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效應”在教學中的運用——抓住學生的第一次體驗

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初次體驗,往往可以取得

事半功倍的效果。從以下幾點談以下我的體會:

第一次相見,靈魂拷問是重點。

新生入學,新的征程的開篇。師生之間的第一次相見,班主任的第一次講話至關重要。

一般情況,師生第一次相見,是入學報到當天的晚自習。

很多班主任喜歡,讓學生們先來個熱鬧的自我介紹,以此來挖掘班級中的人才,儘快找出班委的候選人,幫助自己打開局面。

這種沒有任何引導的自我介紹,有時候會跑偏。

學生入學第一次相見,印象最為深刻,幾年甚至幾十年都還記得。

新的開端,老師需要進行必要的引導

此時,來一次靈魂拷問,效果最佳。

“首次效應”在教學中的運用——抓住學生的第一次體驗

我是來做什麼的?

讓學生明白自己是來做什麼的,埋下學習的種子,點燃理想的火花,幫助儘快生根發芽。

此時,也是最容易敲擊心靈的時間節點

是幫助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的最佳契機。

第一堂課,傳授學習方法做開篇

有些老師,每一科目的第一堂課,喜歡先講一些有趣的話,來打開局面,贏得學生好的印象,最起碼先混個風趣幽默吧。 其實,這浪費了學習方法教育的最佳節點。

懷揣夢想,跨入新校園,學生的學習方法剛開始探索,所以,老師的引導,尤其重要。

每一科目的第一堂課,老師可以結合歷屆優秀學生的學習方法案例,加上趣味的語言,進行學習方法的引導。這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開端。

“首次效應”在教學中的運用——抓住學生的第一次體驗

我該怎麼學?

這是快速實現,由我要學,到怎麼學的轉變。

“首次效應”在教學中的運用——抓住學生的第一次體驗

引領學生展開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探索和嘗試,可以幫助學生儘量進入學習狀態。

第一次,學生請教教師問題,教師一定得把握好。

兩年前,新生入學第二天,下課後,學生到辦公室問題,剛講了一點點,被喊去開會。開完會後,已經過了下班的點,著急回家做飯。做飯的時候,突然想起學生問題還沒有解答完。估計學生晚飯已經吃完,我趕緊返校,把學生叫辦公室,繼續給他講解,並且又認真寫了相關的解答,找了兩個相似的鞏固練習給他。雖然這個學生基礎很差,但是此後,經常來辦公室交流,成績不斷提高。後來的交談中,得知,他第一次問題後,愁眉不展,是老師及時的解答,幫助他找回了學習的信心和力量。

“首次效應”在教學中的運用——抓住學生的第一次體驗

學生第一次請教問題是個重要節點

學生第一次請教問題,老師認真的態度和鼓勵,遠比知識點本身重要。這是難得的節點,一定抓住,機會稍縱即逝。對很多學生來說,能鼓起勇氣,去問題,已經很艱難,如果老師的應對不好,可能是學生最後一次來請教。

第一次佈置作業和作業講評,教師要特別重視。

第一次的作業,難度一定把握好,宜簡不宜難,作業能有梯度最好,而且不宜過少。

學生入學的第一次作業,我是最用心準備和批改的。第一次作業批改得足夠的仔細,有批有改有跟學生的書面交流和鼓勵。

第一次的作業,佈置之前,對作業做出具體的要求,而且,第一次的要求的執行情況

很重要。

第一次的作業,批改之後,一定會有講評,和優秀作業的展示。

利用好第一次作業的機會,後面會省心很多。

此外,師生之間的第一次談心、學生的第一次考試、課堂活動中的第一次小組合作第一次討論等,都是學生獲得體驗的重要節點,教師應該重視這些節點把握住這些節點運用好這些節點。

“首次效應”在教學中的運用——抓住學生的第一次體驗

也叫優先效應

心理學中,“首次效應”(也叫優先效應)是客觀存在的,對人的影響十分大。教師要善於抓住學生的第一次體驗,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