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下篇

“浦山書聲弦, 水文人淬”,在與 頭村一衣帶水的際下村,則呈現著耕讀文化的另一側面。在已有四百多年曆史的城門雲路門上,“ 水安瀾”四個大字清晰可辨,坐擁著與小村的身量不甚相配的一千多米城牆,默默昭示著曾經的榮耀。一條不起眼的水流從村中經過,其上那座短小的廊橋依然有著不輸於萬安橋的精美工藝,以及三三兩兩在廊橋上聚集的村民。我走上前問路“請問甘國寶的祠堂怎麼走”,他們卻一下子熱情起來,紛紛給我指路,最後,一位年輕的小夥子索性站出來:“我帶你去。”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下篇

邊走邊聊,才知道這位小夥子,以及這村裡的大多數人都姓甘,雖然不是有族譜可循可查的甘家後人,但仍然對自己的同宗祖上有著驕傲的敬意。這位清朝乾隆時期的名將不僅在際下村,在整個福建都有著廣泛的知名度。小甘告訴我,由甘國寶的故事改編的閩劇、歌仔戲和評話,村裡人大多都能哼上兩句,每逢吉日,還會燒香卜卦為這位名人舉辦“生日宴”。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下篇

在上下兩層的甘國寶祠堂前,雍正御筆親題的“武魁”匾額於堂前高懸,乾隆御賜的“福”字金匾和練功石也被小心地供奉起來。祠堂是宗族文化的結晶,而耕讀傳家,正是宗族文化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

在農耕社會的鄉村,只有讀書成才、博取功名的社會風氣,才會在荒僻而遠離政治中心的鄉野中彙集人才的群落,帶起文化發展,亦更激發著人們科舉入仕的耕讀熱情。成功上位的舉人們會在家鄉築起祠堂,不僅是為了光耀門面,更是對後世的訓誡和督促;即便是落舉的農家子弟,回鄉後亦成為鄉村的秀才,儒家文化經由一批又一批的鄉紳更為廣加流傳,構築起鄉村倫理文明秩序,鄉紳們於是也成為鄉村文化基礎的精英。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下篇


這就是耕讀文化中的“歸鄉”意識。乾隆三十二年甘國寶曾上奏雲:“入秋以來,雨水沾足,晚稻成熟,查據各屬具報瀆防彰化、諸羅、鳳山、臺灣肆縣,晚稻收成自捌分以上至玖分不等。通臺勻算將及玖分,實為豐稔之年。至各屬所種地瓜、花生、芒蔗雜糧均皆豐盛。”從如今的際下村對甘國寶的尊敬可以看出,這番重農事、勤政務的言論,不僅是向皇帝搶表功績,也蘊含著他對鄉土故里的真切情感。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下篇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下篇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下篇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下篇

返程的路上,我們再次經過迎仙橋,並向好客的村民們致謝。誠然,“耕讀”之道的根本意義在今天已不能與百年前相提並論,但看著村民們在橋頭唱戲、下棋的逍遙與豁達,回想這幾天眼見耳聞的文化佚事,以及古意十足的禮樂之風,我仍然堅持自己最初踏足這裡時彷彿心有靈犀般的瞬間感悟,那份屬於魏晉時期“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疏朗情懷,屬於明清時期江南文人“蒼生有望山中相,白首願觀天下平”的隱逸古風,仍在這片土地上,風雅自在地傳唱、迴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