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规律

如何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社会规则下,很好的生存?


也许我们大多人都不曾真的读过《圣经》,但其中有一句,想必都耳熟能详了: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种多者愈多,寡者愈寡的情况,被称做是“马太效应”,也有人管它叫“二八定律”。

比如:

一个国家里最有钱的20%的人,拥有了财富总数的80%以上;

淘宝中排名前20%的店铺,占据了全淘宝销量的80%以上;

名气最靠前的20%的演员,拍戏的数量占了全部戏份的80%以上;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大概的估算,要真落实到某些领域的实际情况上,数字往往会更为惊人。

早在2015年,乐施会就统计发布了这样一组数字:

全球最富有的62人的财富 = 最穷的35亿人的财富

你看看,这哪还是二八呀,分明是0.00……1 比9.99……呀。

扎心归扎心,不服归不服,除了让我们越发感慨“社会不均”外,“马太效应”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有用,且不浅显的启发呢?


1、马太效应是视野的窄化器

如今,大多数社交资讯类的app都搞了一个算法推荐的机制。比如头条、抖音(几乎大部分短视频APP)、UC、知乎。

就是每当你打开推荐页面的时候,系统会根据你的数据信息,为你推荐你可能喜欢的内容。

这应该是件好事对吧?

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

如果我们只想单纯地娱乐一下、八卦一下、看些有趣的视频,这种机制确实能让人开怀大笑到欲罢不能。

可是,我们务必考虑另外一点,那就是:网络同时也是我们看世界的窗口。

就拿知乎举个例子,每次我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打开它,想看看大V们的牛帖。

可无论我看了多少篇,首页总是给我推荐些:

“女生都在想什么?”

“前任教会你了什么?”

“你小时候做过那些最沙雕的事情?”

你不想看吧,又有点好奇,你点开吧又觉得没营养……

算法只是把那些感觉你会喜欢看、而且在很多人那里证实过了的内容,推给你:猎奇、情欲、人性……

它只管有没有人看,不管质量好不好、说得对不对。

这就导致,那些流传度越广、点击率越高的内容,往往越是那些煽动性强的讨巧资讯。

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这种劣币驱除良币态势就会愈发明显,你看到的永远是别人以为你喜欢的,而不是你真的需要的,由此便形成了一个信息茧房。

在这样的资讯环境包围下,人往往会产生一种“天下事我皆知,却又一无所知”的感觉。

正是因此,现在有很多人特别强调所谓“搜商”,也就是搜索筛选信息的能力。

毕竟真正的有用的信息,很少是主动送上门来的。


2、马太效应是运气的放大器

成功人士身上,都会自带一种光环效应。

就是当我们夸马云牛逼的时候,想到的从来不是他运气好,而是他身上的那些被无限放大,却又大都无足轻重的优点。

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世上比马云厉害的人有很多,只不过运气没马云好罢了。

社会学家邓肯曾做了一个“音乐实验室”的实验,他们找来48首歌,并让一群受试者进行独立的客观评分。

然后,邓肯把这48首歌投放到了8个不同的网站上,而且访问者可以看到每一首歌的下载数和其他网友的评分。

这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每首歌的排名在不同网站上竟显示出了很大的差异。

有首客观排名26位的歌,在有的网站上排了第一,有的却排到了40。

这就像多个平行宇宙,你在A宇宙是一名成功人士,在B宇宙是个平凡人,在C宇宙却是个loser。

邓肯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先试听者的评价决定了一首歌的命运。

如果第一个人点了好评,就会引发第二个人的关注,然后逐步累加……

没人会花时间去听完这48首歌,再决定下载哪首,人们只想看到那些最好的。

所以,越火爆的歌曲,越火爆;越是没人听的歌,越没人听;

这时马太效应就显现了出来,而决定这一切走向的不过是最初的那一点“运气”罢了。

这就不难理解,当你在广场上遇到了一个卖唱者,他的的歌声甚至胜过了不少明星,却迟迟不火的原因。

这就不难理解一个长得特别好看,演技特别好的小演员迟迟成不了大明星的原因。

甚至,这也是很多人懂了特别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的原因。

运气永远是一个不可捉摸,又至关重要的东西。


3、先机是驾驭马太效应的关键

早有专家指出: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就是从开放走向封闭。

开放就是,最开始有一大批人涌进来,大家很轻易地就能赚到不少的钱。

而封闭就是,后期弱者退场,强者留下,只剩为数不多的头部玩家瓜分大饼。

4、正常情况下,马太效应是坚韧的,难以打破的。

只有在面临波动性、有随机事件发生时,后来者才有翻身的时机。

正如“乱世出英雄”这个道理,只有这个时候,社会格局才会重新洗牌。

其实,今天的我们正是处在一个变化的时代。

传统行业看似稳固,却随时都有可能被互联网浪潮冲击;

头部玩家看似大而不倒,其实也是忧心忡忡,生怕哪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蹦出个孙悟空。

张一鸣和他的头条正是以这样一种难以置信的速度崛起的。

所以,若不想成为“马太效应”下的loser,既要锻炼识别信息的能力,更要培养敏锐的嗅觉。

在大多数人在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抢占先机,坐上马太效应加持的火箭,就能一飞冲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