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嬴政死前發生了什麼?

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小編就是邯鄲人),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千古一帝嬴政死前發生了什麼?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到了後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嬴政死前發生了什麼?

對於秦始皇的死因,史學界和醫學界有幾種說法,至今仍無定論。

一種觀點認為秦始皇死於“驚恐勞累”和“外傷誘發結核性腦膜炎”。持這種觀點的理由是:秦始皇小時候患過軟骨病和氣管炎,壯年時患上癲癇(俗稱羊角風),且經常發作。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求仙藥巡遊來到陽武(今河南省原陽縣境)的博浪沙附近,突然一聲怪響,飛來一隻大鐵錘打在他身後一輛副車上,車被砸得粉碎。這是被人行刺所致。秦始皇驚恐症自此而起,以後便經常夢見與海中怪獸怪魚作戰,無以寧日。公元前211年,東郡(今河南濮陽)發現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字樣的隕石,秋天又發生使者被“仙人”截留,告之“今年祖龍死”的事件,就更加重了他的恐懼心理。在相卜者的指點下,他於公元前210年去作第五次巡遊,一是為消災避難,二是求不老之藥。此次長途跋涉終使他累倒,在返回咸陽途中癲病發作,頭部撞在座位側邊用來消暑的青銅冰鑑上,以致將冰鑑打翻,冰塊四濺。於是,早年集聚於腦部的結核菌開始加劇活動,使之頭痛、眩暈、發燒,而且消瘦得厲害和時常便秘、嘔吐。由於當時受醫療技術的限制,此種外傷誘發的內在疾患,仍屬絕症。加之長途勞累體制虛弱,更促成了病情的加重,故秦始皇死於沙丘,是多種因素促成的。

千古一帝嬴政死前發生了什麼?

另一種觀點認為他死於“暗殺”。代表這種觀點者當屬郭沫若。他認為秦始皇是被少子胡亥所害。其理由是:其一,秦始皇雖然病倒,頭撞在青銅冰鑑後,“大腦與腦膜和前頭骨發生了衝擊,結核菌的威勢乘著這外傷便突然地急進了起來”,但不一定馬上會死,“大約在兩三個禮拜內便要死的”。這期間,從沙丘完全可以走到咸陽,而不應倒下幾天便丟命。這便是問題的關鍵。其二,當時秦始皇雖然發燒,但意識還比較清楚。他回想起當初疏遠公子扶蘇和功臣蒙恬,心中很過意不去。為了穩定秦王朝,他便避開與之同遊的李斯和狂妄自大的胡亥,親筆寫下了木簡遺詔與蘇扶:“朕巡天下,禱詞名山諸神,以延壽命,不幸歸途疾發。今命在旦夕,其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此詔卻讓趙高派人專送上郡。趙高便與李斯串通,主張立胡亥,暗中把詔書改為“賜死扶蘇。蒙恬”和“以兵屬稗將王離”。因為扶蘇、蒙恬當權後,他們不會有好下場。可是,他們沒有料到,在他們怕秦始皇再次清醒過來而未敢將詔書送出時,秦始皇在沙丘過了一夜便死去了。他們第二天早上打開溫涼車,“看見始皇的右耳流著黑血,不知什麼時候早已經硬得和石頭一樣了”。郭沫若認為,“這除了胡亥一人而外,連李斯、趙高都不知道”,“假如到了現代,解剖的小刀是可以發現出秦始皇的右耳裡邊有一條三寸長的鐵釘的”,故胡亥為爭奪皇位暗害了秦始皇,究竟那一種說法正確,目前還難以下結論。

千古一帝嬴政死前發生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