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美洲新大陸第一個發現者

1992年,哥倫布的祖國西班牙和美國以及歐洲、拉丁美洲的36個國家一起,聯名要求聯合國舉辦盛大的紀念會,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500週年。這一提案一出臺,便立刻遭到了愛爾蘭和冰島等國家的強烈反對。他們的理由是——哥倫布並非美洲大陸的第一個發現者。

誰是美洲新大陸第一個發現者


一些考古學家根據在美洲發掘出土的刻有疑似漢字的陶片、石錨、船槳,推斷早在7000年前的半坡氏族時期,就已經有中國人到達了美洲。1991年美國出版的《國家地理雜誌》第10期上刊登了在美國紐約州奧次頓哥村易洛魁人居住地發現的兩張彩色的鹿皮畫,一張是《軒轅酋長禮天祈年圖》,另一張是《蚩尤風后歸墟扶桑值夜圖》,人們據此推測易洛魁人是五六千年以前中國人來到北美大陸的遺民,也就是軒轅氏黃帝的後裔。19世紀60年代,我國考古學家在江西和浙江的遺址發掘中,發現了6顆已碳化的花生和許多當時只有美洲才有的植物種子,距今大約4000年。另據史料記載,2400年前東晉的法顯和南齊的慧深和尚都先後到過美洲。這些證據都有力地支持了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的觀點。

另外,還有許多證據表明:威爾士人、馬里人、丹麥人、愛爾蘭人、挪威人、冰島人、葡萄牙人等也曾先於哥倫布到達美洲。

英國皇家海軍軍官加文·孟席斯所著的《馬背上的兩位皇帝:朱棣和鐵木兒》《1421年:中國發現了世界》兩部書公佈了一個震驚世人的結論:美洲新大陸的最先發現者是中國人鄭和。

他並非信口開河。在寫這兩本書的過程中,加文·孟席斯耗時10年之久查閱了6000多本相關書籍,其中包括哥倫布到達美洲前的世界地圖、歐洲國家檔案館檔案和第一批到達美洲的航海家的筆記,以及其他有關資料。他據此得出結論:鄭和在1405~1433年間七次帶領船隊出海所進行的歷時28年的遠航,不但經過了亞洲、非洲、澳洲、南北美洲所屬的30多個國家,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遺蹟,還建立了許多移民基地。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都詳細地繪製了沿途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的地圖。

而所謂“發現”美洲的哥倫布、環球航行的麥哲倫、發現印度的達·伽馬等聞名世界的航海家和探險家,在航行時使用的正是鄭和繪製的地圖。這些地圖的精確度極高,誤差僅在37公里左右。

孟席斯說:繪製世界地圖,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需要數百艘船航行數百萬公里,而當時的世界各國中,只有中國人才有這樣的船隊和能力。據孟席斯考證,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已有許多中國移民散佈在美洲各地,當地居民的語言中仍然保存有大量的漢語詞彙。

但是,鄭和的發現為什麼沒有像哥倫布的發現那樣令全球轟動呢?這要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來說:早於歐洲航海家們半個世紀的鄭和下西洋,因其船隊規模之大、航程之遠、範圍之廣、時間之久,成為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但鄭和七下西洋的過程中雖然宣揚了大明帝國的文治武功,卻並沒有對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起到重大的影響,更遑論對世界發展的推動了。而歐洲的航海家哥倫布則通過“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資產階級開闢了活動場所。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它首先引起了“商業上的革命”,同時刺激了科學技術的變革發展,帶動了生產力的巨大提升,從而引起了社會體制和機制的根本性的演變和進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哥倫布的確是新大陸當之無愧的發現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