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便祕就是拉肚子,我的腸胃怎麼了?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兩類人

“直腸子”—— 吃飯和排便完美銜接,一般都是剛吃完飯就要去上廁所,要麼就是吃飯前先去廁所騰地兒;

“貔貅”—— 守財神獸,吃得進去,想要痛痛快快的排出來卻是艱難無比。


他們還可能會有腹痛、腹脹,又或是不消化、排便急迫感、胃灼燒等困擾[1]。胃鏡、腸鏡一通檢查也沒有發現什麼症狀,如果是這樣就要注意愛“激動”的腸易激綜合徵(IBS)了。

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我的腸胃怎麼了?

圖自:Giphy

腸易激綜合徵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個陌生的疾病,大家潛意識認為“拉肚子/便秘,就是吃錯了,不是病!”造成了IBS在亞洲地區易漏診、敏感度低的情況[2]。

在西方國家,有人群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普通人群中有接近十分之一的人口有類似IBS表現。

在我國,IBS在消化科門診還是比較多見的,雖然沒有詳細的統計,但保守估計我國患病率也在10%左右——約1億人。


肚子不舒服,就是腸易激綜合徵?

在臨床上IBS的典型表現有:反覆發作的腹痛及排便習慣的改變,而且腹痛與排便習慣的改變有關。

目前,診斷IBS常常根據羅馬Ⅳ功能性腸胃疾病診斷標準進行判定。


羅馬Ⅳ功能性腸胃疾病診斷標準[3]


反覆發作腹痛,近3個月平均發作至少每週1日,伴有以下兩項或兩項以上:

1. 腹痛與排便相關

2. 伴有排便頻率的改變

3. 伴有糞便性狀(外觀)改變

診斷前症狀至少出現6個月,近3個月符合以上標準。


功能性腸胃病?那就不是病咯


功能性的疾病也是疾病,只是以目前的科技和手段找不到具體的病因。

除了功能性腸胃病,像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都是疾病,為了找到發病原因每隔幾年,全世界的消化病專家還要坐下來開個大會討論一下這些功能性的病。


從現有的研究和臨床發現,IBS的發生與精神壓力有一定的關係,比如:有的人在考試前容易頻繁上廁所,焦慮及抑鬱人群發生IBS的比例也明顯高於普通人群。

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我的腸胃怎麼了?

圖自:Bigstock

還可能與胃腸動力改變、內臟高敏感、腸道微生態改變、食物不耐受、遺傳易感性等相關。


原因不明確,還能治療嗎?


IBS沒有特效治療的藥物。

但是我們可用的治療方法還是很多的,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膳食調節,治療腹瀉/便秘,調節內臟高敏感,調節腸道微生態等,嚴重的需要給予抗焦慮抑鬱治療。更強調針對不同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


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我的腸胃怎麼了?

圖自:Bigstock

由於IBS的特殊性,我們更要注意對不耐受食物的攝入,比如:乳糖不耐受患者就不要飲用牛奶。


但IBS患者往往沒有明確的不耐受食物,可以通過低FODMAP飲食調節,能改善不少患者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FODMAP 是一個縮略詞

F:Fermentable 可發酵的;

O:Oligosaccharides 低聚糖;

D:Disaccharides 雙糖;

M:Monosaccharides 單糖;

P:Polyols 多元醇;


這些成分在小腸難以被吸收,讓大腸滲透壓增加,結腸細菌發酵,導致胃腸道不適。低FODMAP飲食就是日常生活中限制這些成分的攝入,達到改善IBS症狀的目的。


果糖含量低的食物包括:木瓜、草莓、檸檬、櫻桃等;多元醇主要包括山梨醇和甘露醇,其中蘋果、西瓜、菌菇、花菜等蔬菜水果中含量較高,注意不要多吃。


既然是腸道問題,益生菌有用嗎?


益生菌對部分IBS患者是有效的。

腸道作為“第二大腦”通過龐大的神經系統網絡與大腦互相影響。腸神經系統處在腸道環境中必然會受到腸道菌群的影響,所以一部分IBS患者通過益生菌能夠改善不適的腹瀉、腹脹或是便秘問題。

使用益生菌治療沒有固定的療程,在症狀緩解後可以停掉。症狀復發後可以再次使用。如果以前有效,此次應用大多數還會有效的。


目前市場上益生菌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還不能明確哪種或是哪些品牌的益生菌有更好的效果。


TO:IBS人群的心裡話

腸易激綜合徵經常是慢性反覆發作或慢性持續存在,導致患者反覆就醫,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影響很大。


對於易發腸易激綜合徵的人,我的建議首先是不要擔心害怕,因為它不是個惡性疾病。完全可以通過正確診治,把它的不良影響降到儘可能小。


另外確診此病後,要聽從醫生的建議,改善飲食習慣,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


參考文獻:

[1] 熊守裡,等. 中華消化雜誌,2015,35(7):476-477.

[2] Ghoshal UC,et al. 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7 Jul 30:23(3):334-340.

[3] 德羅斯曼. 羅馬IV:功能性腸胃病.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