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區的人,這十年八年,一些人有痛風,是什麼原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我是西部痛風風溼醫院痛風科主任劉良運,這個問題我們從醫院的臨床統計資料看:

40%~50%的病人均可發現導致痛風急性發作的誘因。根據醫院對成都地區181例痛風病人急性發作的情況調查,發現疲勞與吃高嘌呤食物是最為常見的誘因。

45.7%是在連續加班加點幹活、或長期出差、搬遷新居等情況下疲勞過度發病;43.2%是在飲食不調,有大量進食高嘌呤飲食後發病;25.9%是飲酒過量,18.5%是受涼感冒,15.5%是關節局部勞損或扭傷,9.6%是長跑、籃球、游泳等過度運動,此外還有精神緊張、呼吸道感染等,少數病人是房事過度而誘發急性。

首先我們要明確,現在痛風越來越年輕化,也與高嘌呤飲食和工作壓力關係很大。我們都知道,人體內的嘌呤主要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從食物中攝取,佔體內嘌呤總量的20%左右。嘌呤在很多食物中含量較高,人們通過食物來獲取營養,並在攝取營養的同時攝入一定量的嘌呤;另一種來源是體內的自身合成,佔體內嘌呤總量的80%左右,是核酸代謝過程中的一種中間產物。體內嘌呤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痛風病情發展的程度。從食物中攝入的嘌呤與機體代謝過程產生的嘌呤,在最終分解成尿酸的過程上差異很大。雖然從食物中攝取的嘌呤僅佔人體嘌呤總量的20%,卻很少能被人體所利用,其中絕大部分生成為尿酸。同時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出行時以車代步,缺乏適量運動,也導致內源性嘌呤無法消耗。

這也就是從食物中過多攝取嘌呤與痛風發病率密切相關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許多患者需要通過“忌口”的方式來自我控制病情的原因之所在。當人們不加選擇的從食物中獲取更多的營養的同時,勢必會攝入更多的嘌呤。據資料顯示,飲食控制可使正常人血尿酸水平降低35.7μmol/L左右,而對於痛風患者卻能降低59.5μmol/L左右。

根據近兩年的統計,我國的高尿酸血癥患者超過1.8億,沿海地區男性高尿酸血癥發病率已達到26%以上,女性發病率在10.5%左右。

那麼,沿海地區這些年的痛風發病率為什麼明顯高於內陸地區呢?主要原因是在飲食中大量進食海鮮中的貝殼、魚、蟹、蝦以及過度飲酒(尤其是啤酒)引起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海邊城市的居民飲食中常有蝦蟹海貝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吃海鮮的同時又配上爽口的啤酒,使得過多的嘌呤在體內堆積從而轉化為高尿酸血癥。

據統計資料顯示,啤酒對於痛風發病的誘因佔60%,其次為海產品佔18%,內臟食物佔14%,而豆類則少見。某些內陸地區如四川、西藏、青海等的痛風發病率高,則多與喜食肉類、動物內臟和火鍋有關。


痛風醫生劉良運


痛風現在其實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了,痛風的致病因素是因為人體的尿酸升高,而尿酸升高的罪魁禍首是人體的代謝出現了問題,尿酸代謝不出去,自然就會聚集在體內,引發高尿酸血癥,長期造成痛風,那麼引發代謝問題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肥胖的問題,在追起根源就是飲食和一些不良的習慣造成的了,那麼為什麼在沿海地區容易出現痛風,並且發作的比較頻繁呢?這就是飲食的問題了。

一般尿酸升高以後,如果能夠控制好尿酸,有的人可能是一輩子都是高尿酸血癥,但是卻不會有誘發出痛風,但是如果飲食上經常是高嘌呤的食物,致使體內的尿酸不斷的升高,大幅升高,想不發作痛風都難,尤其是海產品中的貝殼類的產品中的嘌呤是最高的,而沿海地區吃海產品各種貝殼類的產品,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因此容易引發痛風發作的概率也比較高。


所以如果出現高尿酸酸血癥的人,建議一定要戒掉所有貝殼類的產品,海產品要少吃,豬牛羊肉等動物紅肉中的嘌呤也比較高也要少吃,控制好飲食,也就能夠控制好尿酸了,同時還要注意控制好體重,調整自身的代謝問題,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尿酸高的問題。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沿海地區海產品豐富,而海產品中,很多都屬於高嘌呤的食物,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會在體內轉化為尿酸,導致外源性的尿酸的攝入過多的問題,例如各種帶殼的貝類、小魚乾、比目魚、沙丁魚、魚籽、蝦皮、淡菜等都屬於高嘌呤的食物。

同樣,啤酒也是沿海地區的一大特色,但是,啤酒也是導致高尿酸和痛風的罪魁禍首之一。酒精可以抑制尿酸的排洩,啤酒比起其他酒類又富含嘌呤,因此,啤酒對於高尿酸和痛風患者來說,也是應該避免的。而習慣於“吃海鮮喝啤酒”的沿海人,體內嘌呤就會集聚,當機體處理和排洩嘌呤的能力不足時,嘌呤的代謝產物-尿酸,就會不斷累積,出現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中大部分都會經歷痛風,長時間多次痛風就會對我們的腎臟、骨骼、心血管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因此"拒絕"痛風,我們首先應該從改善生活方式做起,調整飲食結構,適當活動減重。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