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社會,書畫大師氾濫成災,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這些年來,“名家”、“大師”稱謂不絕於耳,人數之眾、喧譁之躁,尤以書畫界為盛。儘管圈內外曾對“大師”的標準等問題開展過專門探討。然而這一習氣不僅未有所收斂,反而愈演愈烈。其中不乏追求各種功利的胡亂“炒作”者。

當下社會,書畫大師氾濫成災,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何為“大師”?《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本)曰:“大師即有巨大成就而為人所崇仰的學者或藝術家。”《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本)則指“大師為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併為大眾所尊崇的人。”另外還解釋“宗師為在思想或學術上受人尊敬又奉可模範的人”、“巨匠為在科學或文學藝術上有極大成就的人”。

當下社會,書畫大師氾濫成災,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根據中國傳統藝術的發展史,書畫大師本身應當具有豐富精博的思想學識、深厚紮實的藝術功底、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影響深遠的藝術架構,而且必須是經歷一定時期的歷史考驗,對後世產生廣泛的影響等等,以中國傳統山水畫史為例,自五代以降也只經歷過屈指可數的幾個發展高潮。

像荊浩、關同、董源、巨然、李成、范寬,以及“南宋四家”、“元代四家”、“明代四家”等等,每個階段發展走勢以及每個高峰絕對尺度也都不同。書畫大師的產生,離不開一定的主客觀條件。能夠承前啟後、在藝術巔峰“瀟灑走一回”的人,稱作大師、巨匠恐怕是不為過的。

由此可見,大師、宗師也只能是整個藝術家隊伍中的佼佼者,也只有極少數十分傑出的書畫名家閃爍出永不湮滅的創造光芒,最終才可能穿越歷史時光隧道而照耀後人。但這並不是以平均主義觀點來理解,每個時代必定都會出現一個或數個藝術大師。

當下社會,書畫大師氾濫成災,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如今的“書畫大師”何以氾濫成災,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人們出於對有些老藝術家們的敬重,在稱呼、評介的時候“就高不就低”所致,這其中也包括一些媒體通常的善意報道。特別像有些非專業類媒體,由於從業者書畫專業素養受限,這種現象好像有些司空見慣。因為提及的人多了,某某“大師”的名聲似乎也就逐漸地形成了。

二是稱呼乃至評介為“大師”,也表現在某些不肆張揚的書畫名家(其實際水平可能不低,而與大師標準似乎又存有一定距離)之親屬後人、弟子傳人之間。譬如有的本意是為了弘揚民族傳統,進行廣泛宣揚所為;也有的並不完全排除感情因素,甚至存在“光宗耀祖”之意;此外中國傳統藝術教育歷來亦講究師承關係,有道是“名師出高徒”。老師在別人眼裡被視為大師,弟子們何樂而不為?儘管昔人也曾雲“師傅領進門,修煉在個人”。至於有些“門戶之見”,那就暫且不談了。

三是隨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當代書畫界似乎也越來越有點像娛樂界,開始變為名利場。某些靜氣不足的書畫家認為:在世不為人所知,身後誰人能識君?因此為達到名利雙收目的,不擇手段刻意自我“炒作”。從“無名頭”開始炒作,向“小名頭”、“大名頭”方向猛幹。當然從請人寫捧場文章到在媒體上宣介、舉辦個展、出版作品集等等,幾乎難有“免費的午餐”。回眸現在某些書畫家宣傳資料上常雲的“曾在多少家媒體上有過介紹”,實際上不少都是以某種代價換來的。只不過許多人不甚瞭解其中的某些規則罷了!也只有明白事理的人士才可能識破這些“秘籍”。這樣“炒作”得來的所謂“大師”光環,也讓一些書畫家外表看似喜滋滋的,也許錢沒少賺。其實這對稍有自知之明的人來說,對自己的藝術本領究竟有多大、能否成為大師應當是有所預知的。

四是缺乏人格、經濟完全獨立的藝評家。即使有人從藝術標準講些真心話,經常也被視為“說三道四”、“與人作對”,豈不存心想斷別人成名成家、賣字鬻畫的路子嗎?暫且不談被罵爹孃了,搞不好還會惹上所謂的侵犯“名譽權”官司。凡此種種緣由致使書畫界缺乏真知灼見的學術批評,而人情之託或商業評論等迎捧之風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誤導作用。

五是在日漸功利浮躁的商業氛圍中,借鑑娛樂圈中的某些“造星”手段來營造“書畫大師”,亦乃市場經營中介、投資收藏機構常見的市場運作手段。這也從一個方面造成了近年字畫價格急驟高漲。

當下社會,書畫大師氾濫成災,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相對於其他一些科學文化領域,書畫界“名家”“大師”倍出現象與這些有著很大關係。其實通往藝術巔峰的崎嶇山路充滿了艱辛坎坷,“大師之門”向來也被喻為“地獄之門”。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書畫家畢盡全身心之努力,向這一目標衝刺。但由於受到主客觀種種條件因素制約,最終不得不面臨夙夢難圓的殘酷事實。

經初略統計,自近代起以不同方式稱謂“大師”的人至少有百餘位,而“名家”則更有成千上萬。但從歷史學術角度來看,真正名實相符、且能站得住腳的名家大師究竟又有多少?筆者始終以為:過於神話某位書畫名家,最終沒有多少歷史學術意義;當然用“高、大、全”等觀點過於片面地苛求任何人,同樣也無多少令人信服的道理可言。追求客觀真實的歷史最終是富於理性的,它不會因為人們的感情和意氣用事。

眾所周知,以真品的價格購得贗品,乃藝術品市場上最大的風險。然而愚也以為:用真正的大師作品價格購得“偽大師”的作品,這一風險同樣不可小覷。筆者在此也希望與廣大讀者朋友一起相互探討,透過浮躁紛呈年代的所謂“大師”現象,能夠看清成就大師的本質。客觀準確地把握書畫界的所謂“大師”現象,對人們正確開展投資收藏活動具有積極意義。

當下社會,書畫大師氾濫成災,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