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消费不来了?一季度每天超700亿存款涌向银行

报复性消费不来了?一季度每天超700亿存款涌向银行

有人调侃称,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疫情后日益强烈的报复性消费需求,和口袋里没钱之间的矛盾。很多行业没等来报复性消费,却等到了抢救性存钱。

撰文 | 昂格

出品 | 支付百科


报复性消费还会来吗?


在疫情还未受控时,居民被迫待在家中,餐饮娱乐等需求被严重遏制。于是,当时不少业内人士参考非典后的消费情况做了分析,预测将会迎来报复性消费。


所谓报复性消费是指,此前由于不能去餐馆、不能娱乐,在恢复之后要把之前没有吃的没有玩的全都补回来。这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来说,只要把疫情熬过,消费者的报复性消费将能有效缓解此前的亏损。


旋即,报复性消费一词登上热搜。很多人评论要想报复性消费首先需要抢救性赚钱才行,并对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的万业复苏充满希望。如今,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餐饮娱乐业盼望的报复性消费却始终没有来。


报复性消费还来不来


各行各业都受到了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影院即将开业的前一天,电影局紧急下发通知,所有影院暂不开门。此前,为了复工所做的准备也付诸东流,不少影院卖起了爆米花和冰淇淋等食物自救,但取得的效果却是杯水车薪。


4月17日,橙天嘉禾银河影城宣布永久关店。国内影院投资公司CGV宣布裁员30%。美国电影市场也遭到重创,美国最大连锁院线AMC宣布关闭1000家影院,其中北美661家,并对600名员工进行停职,以保留现金放假,也包括集团CEO亚当·艾伦。


有KTV老板私自开业遭到逮捕,也有健身房、酒吧线上自救,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线下的体验仍然难以代替。未来,这些场所获准开业后,会有多少人愿意光顾也是一个问题。


4月15日,晚间苹果在官网更新了新手机iPhone SE,定价3299元。宣传方面苹果也罕见的向消费者传递性价比这一概念,以往的苹果手机基本和平价扯不上关系。现如今,苹果手机也开始讲求性价比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GDP核算数据,其中三大产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也是自1992年以来,我国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其中除了金融与IT行业,其他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报复性消费不来了?一季度每天超700亿存款涌向银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行业盼望的报复性消费来不了了。有人用“戈多”与报复性消费做比,这一比喻在它还会不会来这一方面比喻得十分贴切。《等待戈多》是萨缪尔·贝克特创作的一出荒诞派戏剧。


爱斯特拉冈: 算了,我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我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我们在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冈:唉!

(《等待戈多》节选)

虽然,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推出了消费券来刺激消费,这类刺激手段可以带来明显的短期刺激,若长期来看,则还需要研究更多的刺激手段。


抢救性存钱来了


除了报复性消费,也有不少人在高呼想要更多的赚钱存钱。


此前,网易定位联合CTR(央视市场研究)发布的《2020新冠疫情消费者行为态度影响与趋势报告》,在“疫情期间所产生的新的生活计划”这一项中,40.9% 的人选择增加收入(理财、投资、基金等),26.8%的人选择购买健康医疗保险。


受疫情影响,保险与理财都获得了较高的关注。


此前,央行举行的今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公布了相关统计数据。截至三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06.42万亿元,同比增长9.2%。人民币存款余额200.99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个和0.6个百分点。


人民币存款共增加8.07万亿元,同比增长1.76万亿元,换算成百分比是27.89%。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元。


不看非金融企业存款,仅住户存款,把这些钱分散到这一季度当中的每一天,平均每天的存款金额就超过了700亿,疫情期间银行吸储比之前任何一个时间都要容易。


疫情让不少人都产生了危机意识,于是大家都在抢救性存钱。也有人调侃称,“报复性消费后,消费就该报复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