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末代王朝中的悲情英雄

導語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對於一個古老的國家而言,這種捨己為人,無私為國的精神傳承了千年。鋪展開歷史的畫卷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便顯現出來,這些人行大義,為大道,他們的出現使得人性的光輝不斷滌盪著籠罩社會的烏雲。讓我們相信世間終將美好。袁崇煥,末代名將,他在歷史的畫卷中便是這樣一個鮮活的人物。做為明朝風雨飄搖時期的支助,力挽大廈於將傾,卻最終逃不過命運弄人的安排,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悲劇,一個絕代的英雄。或許就連袁崇煥自己也不曾會想到,自己一生忠義為先,卻慘死在了誓死效忠的帝王刀下,成為了帝王猜忌的一個犧牲品。

力王狂瀾的袁崇煥,功勳赫赫

或許大家對於袁崇煥的認識,僅僅侷限於袁崇煥是一個武將罷了。真正瞭解明史,特別是明末這段歷史的才會知道,出生於書香門第的袁崇煥其實一開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人代表,他吟詩作對,著書立言,他的文學作品還有幸存於世的。並且從一開始步入仕途,袁崇煥也是一名文官。不過國家風雨飄搖,內部局勢暗流湧動,外部滿族人虎視眈眈,多次舉兵侵襲明朝邊境。可以說在快要國破家亡之時,袁崇煥挺身而出,毅然投筆從戎從一個文官奔赴戰場。

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末代王朝中的悲情英雄

身著文人官服的袁崇煥畫像

不過正是這樣一箇中途入伍的將軍,以一己之力使得大明王朝得以有喘息之機,使得明朝的歷史能夠多續寫幾年。棄筆從戎的袁崇煥,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置因為戰亂四處逃竄的百姓,他們原本在關外有著安定寧靜的生活,卻不幸遭遇戰火。做為大明王朝的百姓,袁崇煥不忍丟下他們,同時為了保護流民,袁崇煥下令修築防禦工事,加築城牆,免費百姓再遭遇逃亡之苦。

在袁崇煥為將之時,明朝軍隊的戰鬥力早已微弱不堪,由於宦官亂政,官員隊伍早已良莠不齊,欺壓百姓,不作為,製造冤假錯案的官員大有人在,可以說明朝的內政早已病入膏肓。政局如此,軍隊自然不必多言,百姓之中青壯年極少願意從軍的,並且又經歷多次戰爭,許多年輕強壯的人早已戰死沙場,到後來明軍隊伍之中大部分都為老弱之人。

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末代王朝中的悲情英雄

袁崇煥指揮軍隊與清軍作戰圖

不過也正是這樣一支軍隊卻在袁崇煥的帶領下煥然一新,他整頓綱紀,補充新兵,同時加強軍隊訓練。在軍事器械方面,明朝之時火炮早已被運用於戰爭,其威力巨大,是當時的一大作戰優勢,所以袁崇煥不惜花費重金購入了十三門大炮。正是袁崇煥的這一系列措施,使得他擊敗一代雄主努爾哈赤,並且還將努爾哈赤造成重傷,最後這位滿族雄主不治身亡。袁崇煥的軍隊成功阻止了滿族南下入駐中原的腳步,後來又拒皇太極於關外,使得皇太極十多年內沒有絲毫進展。袁崇煥也成為了百姓心目中的戰神,使得大明子民重新有了收復河山的希望。

官場多次沉浮遭遇閹黨算計

中原幾千年的歷史似乎都擺脫不了這樣一個規律,忠臣義士,愛國名將總會遭遇奸臣陷害,致使官場沉浮。這樣的人許多,比如戰國時期的李牧,廉頗等,又如南宋岳飛,而袁崇煥自然也逃脫不了這一種宿命。

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末代王朝中的悲情英雄

在戰場奮勇殺敵的袁崇煥

袁崇煥以文官入仕之時,不幸遇上了明朝時期最為遺臭萬年的奸臣魏忠賢,這位掌管東廠的閹人,在朝堂之上呼風喚雨,隻手遮天。袁崇煥一入仕便有東林黨爭,當時雖然魏忠賢併為全部掌握大權,但是他為了扶持黨羽拉而攏朝中大員,魏忠賢對袁崇煥就明確表示過想要讓他加入自己的陣營。為人正直的袁崇煥自然不願於佞臣為伍,同時又不希望參與黨爭,這使得魏忠賢對於袁崇煥產生了敵意。

袁崇煥後來成為武將以後,成功抵禦滿人入侵,戰功顯赫,到了凱旋而歸,論功行賞之時,連袁崇煥的副將都得到了極為厚重的犒賞,唯獨袁崇煥一人,徒有功勞,卻未受封賞。袁崇煥本也不是愛惜功名利祿之人,可是自己不但沒受賞賜,卻遭遇彈劾,這使得袁崇煥憤慨不已,直接辭官歸鄉。

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末代王朝中的悲情英雄

閹黨頭目魏忠賢

好在後來明思宗朱由檢登基,也就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他清算東林黨派,為一些陳冤舊案平反,同時召回一眾因為魏忠賢打壓而就流放或者辭官的大臣,袁崇煥也因此再度被啟用,統帥軍隊。

功高震主又遭遇奸臣,猜忌致死

做為一個忠君愛國之人,袁崇煥本以為再度啟用迎來的將是自己實現偉大志向,收復河山,重振國家的時候。他不曾想到的是,這次他迎來的卻是自己最後的旅程。在袁崇煥慘死前的一年,皇太極再度發兵企圖入主中原,當時滿族八旗出兵約十萬左右,包圍了明朝都城北京。明朝都城局勢危急,袁崇煥為了解救帝都,從山海關晝夜行軍。最終成功解救京城被圍困的危機。

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末代王朝中的悲情英雄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

可惜的是危機一解除袁崇煥就遭遇了誹謗,這也是他後來所揹負的通敵叛國的罪名。因為袁崇煥馳援帝都,造成山海關空虛,滿族趁機叩關,使得滿族軍隊順利進入關內。雖然滿族入關確實與袁崇煥帶兵入京有關,但是不這麼做的話,或許帝都早已被攻破,明朝皇族早已淪為滿族的階下之囚。

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末代王朝中的悲情英雄

因為袁崇煥馳援而叩關的清軍

仔細探究的話其實不難發現袁崇煥之所以會揹負上通敵叛國的罵名,有著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雖然崇禎對東林黨羽進行了肅清,可畢竟它盤根錯節,早就已經如亂麻一般難以斬除,所以朝中依舊殘留有魏忠賢的黨羽,藉此機會他們誣告袁崇煥有通敵嫌疑。而另一方面明思宗朱由檢本身生性多疑,袁崇煥多次力保大明江山,功高震主,同時掌握兵權,使得崇。禎覺得自己很難掌控於他,猜忌於他,這些因素結合起來最終釀成了袁崇煥的悲劇。他被以叛國定罪,並且施行了古代少有施行的凌遲之法。

忠勇愛國卻遭唾棄,有人冒死為其收屍

凌遲是酷刑的極致,而袁崇煥就是在這樣的酷刑中,一刀一刀的割在他的身上。大明律法極為殘酷,而據歷史記載袁崇煥被施以極刑整整被割了三千五百四十三刀,它刷新了大明律法的記錄,並且再也沒有人比袁崇煥被施以的極刑還殘酷的。

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末代王朝中的悲情英雄

影視劇中被行刑的袁崇煥

關於明朝歷史的書籍就明確的記載了,袁崇煥被凌遲那天,通往法場的路兩邊,聚集了近萬人。帝都的百姓因為常年就在皇城腳下,所以對於皇帝所言極為信賴,而他們也以為袁崇煥是一個通敵叛國的佞臣,對於這樣一位國家罪人這些人極為唾棄於袁崇煥,他們不知道的是眼前這位是為他們戰場上不斷廝殺的英雄。我想當時到法場時,袁崇煥已對於那些不明,心裡又會是怎樣一種悲哀。

幸好正義從來不會缺失,只不過有時遲到罷了。袁崇煥的屍體一直無人敢收斂,直到一個普通人悄悄的替他收斂了屍體人們才逐漸意識到自己可能唾棄了一位真正的國家英雄。因為替袁崇煥收屍被看見將性命不保。,一個人又有什麼理由冒天下之大不韙,做這樣一件事?其中有什麼利可圖?況且還可能丟掉性命。只有心中有著對英雄真真實實的敬重,有著對道義實實在在的擔當,才可能催動得起內心那萬死不辭的力量。

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末代王朝中的悲情英雄

人們為袁崇煥修墳墓

我想對於這位淹沒在歷史中的而言或許是人性,和道義催使他這麼做。這樣的人,只要有一個,也能證明人不都是那樣壞,只要有一個也能讓人們心中充滿堅信和希望。這就是道義的力量,也是那些做出了千秋之事的平凡人的偉大和不朽。

結束語

對於袁崇煥這樣一位悲情英雄而言,雖然他最後被自己效忠的帝王所拋棄,甚至於被自己付出生命所保護的百姓誤解,但是他的意志,他的收復河山,報效國家的決心依舊從來沒有動搖過。凌遲之行,帶給他的是身體上的劇痛,但是真正真正一刀一刀割疼他的,是自己彷彿已經看到自己的家國已經將不復存在的傷痛。

我想一個人可以選擇平凡,為可以選擇偉大,而袁崇煥做出的抉擇是偉大的。從他棄筆從戎開始就註定了他這一生於報效國家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可惜的是他難以實現自己的壯志,同時又不得為國戰死沙場,只能以一種悲情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