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養陽,養的是什麼陽,兩千多年的養生之道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乃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提出的一個健康養生觀點。

這句話完整的是這樣說的: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換成現代話大意為陰陽是自然界萬物生長的根本。所以上古聖人春夏養陽以生長,秋冬養陰以收藏。遵從自然界的根本規律,所以能夠長壽。如果違反四時陰陽的規律,就是破壞人體的根本精氣。

春夏養陽,養的是什麼陽,兩千多年的養生之道


又到了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了,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夏天裡,我們該養生什麼呢?

你可能知道需要貼三伏貼、多吃薑等等,那麼其中蘊涵著什麼思想呢?

夏天這麼熱,人體本能的選擇寒涼的食物吃,那麼為什麼還需要吃熱性的食物?

觀點一 陰陽互制

這裡就需要討論下中醫的治病思想了。關於這個問題,古人也思考過,唐代王冰在《增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中雲: “春食涼,夏食寒,以養於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於陰。”

春夏養陽,養的是什麼陽,兩千多年的養生之道


王冰認為養即制也,春夏陽盛 而易傷陰,飲食上易多食寒涼之品以抑制陽亢,秋冬陰盛而易傷陽,則須多食溫熱飲食而保全陽氣。

通過藉助藥食寒熱溫涼之性,以制四時陰陽之勝,通過相互制約,達到人體陰陽平衡互養,使陰陽不偏,平衡協調,以保持身體的健康。

這種觀點人們普遍樂於接受,因為簡單易懂,人們也都很明白。熱了吃涼的,冷了吃熱的,小孩子都知道。

觀點二 陰陽盛虛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這是內經提出的夏季養生方法,要適當加大活動量,曬太陽等等,飲食上則強調進食生薑、蔥蒜等溫熱之品。

春夏養陽,養的是什麼陽,兩千多年的養生之道


這裡的原理和冬病夏治三伏貼的原理一致。夏季陽在表,胃中易寒;冬季陽在裡,胃中易熱。民間亦有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的養生方法就是據此而來。

清代張隱庵《素問集註》 言: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之時,陰盛 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 根而培養也。

夏天井水涼,冬天井水熱。夏天陽氣在外,陰氣都收在地下,所以水涼;冬天恰恰相反。

內經為什麼和觀點一相反呢?因為內經上把世人也就是大眾容易疏忽的問題寫出來,同時把聖人的養生之道寫出來,讓眾人效仿。

春夏養陽,養的是什麼陽,兩千多年的養生之道


夏天世人貪涼,卻不知體內陽氣虛弱,受不得過分寒涼,否則消化系統疾病找上你。

春溫夏暑易傷陰,秋涼冬寒易傷陽,人之所共知。

故春夏,人們知養陰而不知養陽;秋冬,人們知養陽而不知養陰。

故春夏之際,有因求養陰卻傷及陽者;秋冬之時,有因求養陽而傷及陰者。

故內經是以世人之多疏忽,而善養生之聖人能識之。

觀點三 陰陽互根互用

這種觀點是認為養春夏之陽是為了養秋冬之陰,陰為陽之基。

養秋冬之陰是為了養春夏之陽,陽為陰之根。

春夏養陽,養的是什麼陽,兩千多年的養生之道


明·張景嶽 《類經》 雲:夫陰根於陽, 陽根於陰, 陰以陽生, 陽以陰長。 所以聖人春夏則養陽, 以為秋冬之地, 秋冬則養陰, 以為春夏之地, 皆所以從其根也。

大概意思還是春夏養陽是為了秋冬的陰做準備,陽氣充足了,秋冬才能收藏的好,陰氣才能有根。

張仲景還論述,春夏陽氣養不好,過度貪涼,傷陽後,秋冬會有瘧洩治病,是因為陰氣盛導致的疾病。秋冬相反。

作為現代人我們怎麼選擇呢?

夏季,自然環境溫度炎熱,人體自然的本能會選用寒涼之物或其他措施。但要正確把握貪涼的度。不能導致貪涼傷陽,伐傷人體的真氣。這是世人,不能夠正確認識陰陽關係。

其實,春夏養陽,不僅僅是在飲食上面。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夏生長之氣,為陽,凡利於養生長之氣的,皆為養陽。

春夏養陽,養的是什麼陽,兩千多年的養生之道


聖人就會在選用寒涼之物上小心翼翼,儘量不會做傷害春夏生長之氣的事情。

所以並非春夏只養陽不養陰,秋冬只養陰不養陽。單獨把春夏合併,秋冬並列,把春夏與秋冬割裂開來理解,是錯誤的。

春夏之季:

由寒轉暖,由暖轉熱,此時是人體陽氣生長之時。

第一、應該適當晚睡早起,增加室外活動的時間,進食大蔥、生薑、豆芽、秧苗尖等舒展陽氣的食品。

第二、心態上宜開朗外向,使陽氣順應季節、天氣變化以生髮調達。

第三、夏季不恣意貪涼飲冷,避免人體陽氣過分消耗。

第四、陰陽互根,陽氣生髮,必須有陰液的補充才能夠使身體的陽氣、陰津在較高水平上維持平衡。在酷暑炎熱之時,也應陰居避暑熱,保護陰津,防過汗傷液。增加飲水,多吃些滋陰生津的蔬菜瓜果,來適應陽氣的生髮,為陽氣的生長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質基礎。

春夏養陽,養的是什麼陽,兩千多年的養生之道


體內陰精充足,陽根於陰,這樣到了春夏有助於陽氣的升發旺盛。陽氣充足了,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自然也就變強。

陰陽之養重在調和,屬於中醫“治未病”範疇

“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講述的正常無病之人如何協調陰陽,是為一條養生原則,而並非病已成時,如何地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

對於平人來講,濫用溫陽滋陰藥,猶如殺人於無形。

“陽化氣,陰成形”。陽氣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陰液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故春夏養陽應注意不要傷及陰液。

春夏養陽,養的是什麼陽,兩千多年的養生之道


不論是平人還是病患,四季都應注意顧護陽氣和陰液。

在疾病狀態下,人體陰陽氣機相對平衡的狀態遭到破壞,不可再片面運用“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指導實踐,應當辨證論治,合理遣方用藥。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屬於中醫“治未病”的範疇。“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 和“既病防變” 兩個方面。

相對於“治已病”,“治未病”在保障人民健康中顯得更加重要。許多慢性疾病的治療需要大量的資金與人力,國家對醫療行業的投入不可能無限的增加下去,目前國家已經開始重視這方面,已經開始著手實施。

只有提前預防才是解決很多疾病的最好方法。中醫學中的“治未病”是中醫的最高境界。健康養生的根本在於 順應天之陽氣的變化規律來調整體內陽氣的運氣狀 態, 以確保人體的陽氣在不同的季節能順利的生長化收藏, 從而使人體的陰陽始終處於平衡協調的狀態,達到調養生命,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