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凡:每個人都是傳染病防控的參與者、奉獻者

圖片

圖說:吳凡出席上海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冠疫情爆發,是對公共衛生體系的一次大考和檢驗,疫情過後,如何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值得深思。對此,曾擔任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現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預防醫學會會長的吳凡認為,“像上海這樣的特大型國際化城市,公共衛生安全早已不是衛生部門的一家之事。任何傳染病的防控都沒有局外人,大家都是參與者、奉獻者。”

談公衛體系建設:動員各方力量,強化監測網絡

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間,吳凡作為中國-WHO聯合專家考察組成員、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持續指導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2月24日,復旦大學的新冠肺炎防控專題的“空中課堂”,吳凡從流行病的角度介紹新冠肺炎在全國和上海的流行情況和趨勢,還特別介紹了校園內的防控措施。吳凡表示,民眾知道政府的防控節奏,就能理解自己為什麼要配合、如何配合;作為業內人士,有責任有義務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告訴大家應該怎麼做。

現在,防疫重點任務轉為關注輸入病例和內部防反彈,吳凡表示,對普通市民來說,防止被感染的最有效手段,還是加強個人防護,不要麻痺大意。

圖片

此前,她呼籲在政府管理層面要加強醫療衛生系統的監測防控網絡,通過增加發熱門診和發熱哨點診室,構建全覆蓋網絡及時發現病毒感染者。不久前,上海對117家發熱門診強化規範化建設的基礎上,增加建設18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哨點診室,就是這方面的有力舉措。

1998年,吳凡參與籌建中國第一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吳凡的職業生涯中,她親歷過“非典”,迎戰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而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上海的公共衛生體系乃至整座城市的管理運作機制都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她說,經此戰“疫”,多年來常抓不懈的特大型城市重大傳染病“平戰結合”防控救治模式被證明行之有效。上海這座人口密集的國際大都市能夠成功處置多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賴於疾病預防控制三級防控體系的監測預警力和組織執行力,使政府在最短時間、最有序地動員起社會各方力量,聯防聯控,群防群控。

不久前,上海發佈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若干意見,吳凡提出,未來要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絡體系,就是要強化以市區兩級疾控中心為骨幹的縱向網絡,以及以各級各類的醫療機構和科研機構為橫向網絡的建設。還有非常重要的就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整個網絡的網底,有了這張網之後,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的網絡才能說是比較健全的。

談公衛人才培養:未來需要醫防融合的複合型人才

疫情中,公共衛生工作的價值何在?吳凡舉了個例子,2013年初,上海發現了全球首例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確診病例,疾控部門全方位進行病原體監測、流調排查、鎖定病源、抓住“真兇”,及時向上海市政府建言。在暫停活禽交易二個潛伏期後,上海再也沒有發現新增病例,世衛組織給出了“靈敏、專業、高效”六字的高度評價。

正是一群群公共衛生醫師們組成了一支支“隱形”隊伍——他們不像臨床醫生擁有鮮花、掌聲和聚光燈,他們只是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去最危險的地方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只是不分時間、夜以繼日地排查和追蹤密接者,只是及時高效研判分析疫情、制定科學精準的防控措施。他們不易被發現,但每個實驗室、每家醫院、每個社區都隨時可能成為他們的“主戰場”。

由於疾控專業的特殊性和專屬性,各級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大多像蒲公英種子般零星地分散在各個工作站點。比如馳援武漢的疾控隊伍中,僅中國疾控中心在武漢就有二十多個駐地,給物資保障帶來了極大困難。吳凡發動社會募集,捐贈物品食品給援鄂的疾控隊員,緩解疫情防控最關鍵期的生活物資、工作物資匱乏問題。她說,“如果比喻醫生是在下游打撈,把落水的人撈上來,公共衛生醫師則是從根源上預防,要在上游築壩,不讓洪水氾濫。”此次疫情,公共衛生醫師最大貢獻就是控制了病人的增量。在疫情面前,人們更多關注臨床醫生,但公共衛生醫師的作用同樣重要。

圖片

現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的她,對未來的醫學教育也有了更多思考。她認為,要重視複合型公共衛生人才的培養,要讓臨床醫生掌握更多流行病學知識,不僅要見病、見病人個體,更要讓他們見疫、見群體,發現“苗頭”就能及時預警,真正做到“發現在萌芽狀態,處置在成疫之前”。

吳凡特別提到“曲突徙薪”。“曲突徙薪、博學明道、方寸納海、健康為上”是2012年發佈的“上海疾控精神”,其中“曲突徙薪”出自《漢書•霍光傳》,說明世上需要救火的英雄,更需要能發現憂患於毫末、有先見之明的人。她認為,疫情過後,各行各業都需要總結、反思。不要等到疫情爆發、病毒肆虐,才想起“修補籬笆”,只有做好長遠的戰略準備,居安思危,才能在危機到來時快速處置、取得勝利。

同時,吳凡也談到,公共衛生人才的培養不能僅僅著眼於滿足醫療衛生體系內部需求,更應放置於整個大的社會管理架構和國家治理體系之中考慮。下一步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充分利用上海優質衛生和教育資源,培養既有臨床技能又有公共衛生視野的、醫防融合的複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讓醫工、醫理、醫文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培養適應全領域、具備多種崗位勝任力的公共衛生精英。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通訊員 韓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