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楊升《蓬萊飛雪圖頁》 絹本設色,35cmx30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沒骨”是中國畫技法的名稱,指不用墨線勾勒,不用勾輪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樣拓描。作畫時,要求畫者胸有成竹,一氣呵成,直接以大塊面的水墨或彩色描繪物景。用這種方法畫出來的山水畫,稱之為“沒骨山水”。

相傳

沒骨畫法的起源有多種說法。縱觀歷代畫史,尤其在明清以後,皆認為六朝張僧繇(張僧繇是南朝梁時代時繪畫成就最大的人。他與顧愷之、陸探微以及唐代的吳道子並稱為“畫家四祖”)。開“沒骨山水”一體。

最早提出了這種說法的似乎是南宋樓觀,其在一幅傳為《楊昇沒骨山水》(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作品的卷尾題跋雲:“梁天監中張僧繇,每於縑素上不用墨筆,獨以青綠重色圖成峰嵐泉石,謂之抹骨法,馳譽一時。後惟楊昇學之,能得其秘”。此圖曾入清宮內府,並錄入《石渠寶笈三編》,但作品是否楊昇真跡尚有爭議,王季遷先生認為是明人染絹之後的偽託之作。

樓觀在題跋中並沒有言明此卷作者,只是根據作品的面貌提出了擅長沒骨法的兩位畫家,只是提醒“覽者勿輕視之”。《石渠寶笈三編》因此題跋提及楊昇,遂定其畫作者為“唐楊昇”,似乎過於武斷。但有一種可能是,假如這幅作品和樓觀的題跋為真,那麼至少在南宋就有了張僧繇和楊昇使用沒骨法畫山水的說法。如果他們的跋語是明朝或者是明朝以後所作,或是又發現其他類似樓觀的跋語,則所作猜想,必須重新考慮。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傳唐 楊升 翠岫飛泉,臺北故宮,石渠寶笈錄為唐畫實為宋以後摹本

然而,張僧繇與“沒骨山水”的聯繫,能讓我們聯想到的是“一乘寺”的作為沒骨花卉之源頭的“凹凸花”。根據史料記載可知,張僧繇除了有不少的卷軸畫傳世,還“善圖塔廟”而且“超越群工”。唐許嵩在其《建康實錄》卷十七記載“一乘寺”雲:“(大同三年)置一乘寺,西北去縣六里……寺門遍畫凹凸花,代稱張僧繇手跡,其花乃天竺遺法,朱及青綠所成,遠望眼暈如凹凸,就視即平,世鹹異之,乃名凹凸寺……”由此可見,張僧繇曾以“天竺遺法”繪“朱及青綠所成,遠望眼暈如凹凸”的“凹凸花”。

根據對印度“凹凸法”的考證,可知他在作畫過程中應該是以重色暈染,使物體呈現出的高下凹凸的效果。這種畫法以疊染、暈染法為主,在印度阿旃陀壁畫中使用頻繁。這是一種主觀性的程式化的立體表現主義,主要是運用色彩造型,使物象呈現出一種立體感。不僅適用於描繪花卉,更可用於表現人物、動物等。張僧繇若畫花卉用如此法,轉移至山水,想必也不無可能。

與張僧繇同時代的北魏、西魏以及楊升所處的唐代的敦煌壁畫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不少的“沒骨山水”。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西魏 敦煌莫高窟第249窟壁畫 ,狩獵圖 局部之一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西魏 敦煌莫高窟第249窟壁畫,狩獵圖 局部之二

如果這個推想可以成立,這些北魏、西魏或唐代的壁畫至少為張僧繇“朱及青綠所成,遠望眼暈如凹凸”的“凹凸花”畫法在山水畫中的運用的可能性提供了佐證。

欣賞

藍瑛的“以色造型”沒骨山水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明 藍瑛 白雲紅樹圖,48cm×189.4cm 1658, 故宮博物院藏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明 藍瑛 白雲紅樹圖 局部之一

最代表藍瑛的“沒骨山水”成熟風格的當推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白雲紅樹圖》軸,此圖作於一六五八年,藍瑛時年七十四歲。畫上自題“白雲紅樹,張僧繇沒骨畫法。時順治戊戌清和,畫於聽鶴軒”。近景為淺坡巖,溪草叢生;或有云靄湧來,將遠樹隱沒;木橋架於淺溪,隱者策杖尋幽;隔溪巒崗聳起,澗水直落潭中;崗上樹木更為繁密,白雲繚繞中,危峰參天。

全圖山石在赭石或淡墨的底子上用石綠、石青沒骨積染,再用墨色皴染其紋理,用礦物色在凸起部醒染;在近景和中景的山石底部用赭石接染。其苔點有多種,或用重墨圓點,或在重墨點上覆點石綠,或以汁綠混墨而作瓣點,或用墨綠細筆梳掃草茵。樹的畫法是雙鉤樹幹,染赭石色;樹葉則用紅、白、綠、青等色直接點出。白雲則或用粉積染,或用淡花青墨烘染,或在山石中用“留雲”法畫出。

《峒關蒲雪》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陸儼少(1909-1993)峒關蒲雪,紙本立軸 1956年作

常見的雪景山水,往往是殘山剩水、不毛丘壑、枯枝敗柳,雖筆墨滿紙,卻感畫境悶塞,意境淒涼。陸儼少的《峒關蒲雪》,燦爛繽紛,極盡浪漫,彷佛是春山、秋山爭豔,一夜之間驟降大雪,於是綠色蔥蘢的山上、紅豔豔的樹間又罩上一層薄薄的素裹銀妝,嬌美異常。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畫作局部

構圖一水兩岸,遼闊平遠。近處青山紅樹、屋舍人家,樹根土坡上微微積雪;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畫作局部

中景以元人筆致繪山丘枯樹,蒹葭蒼蒼。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畫作局部

更遠處,浮雲如織之中,漸顯翠峰遠黛,一抹皚皚白雪十分醒目。

《白雲紅樹圖》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清 劉度 白雲紅樹圖 ,山東省博物館藏

此圖以沒骨法繪青綠山水。畫面懸崖接天,山勢奇特,雲煙繚繞,流動飄渺,著色濃重、豔麗,自具特色,再現了山川恬靜、奇幽的自然美景。自識“仿張僧繇白雲紅樹圖畫法,甲申十月之望。劉度”。鈐“劉度之印”、“叔憲”白文方印。按甲申為崇禎十七年,公元一六四四年。

《快雪時晴》

何為沒骨山水畫?名家名作賞析一飽眼福!

▲吳湖帆 1930年作 快雪時晴

《快雪時晴》是1930年(庚午)湖帆先生三十七歲所繪,仿唐代畫家楊昇之作。楊昇畫山水,傳張僧繇沒骨法,純用顏色,不施水墨,有《雪霽圖》等傳世。湖帆先生此圖即取意於楊氏雪霽圖意,純用沒骨法,寫山巒積雪,層林披素,旭日初昇,大有“紅妝素裹”之美。其法高古,雖綺麗明快而無絲毫俗態,足見先生傳統功底之厚。


本文素材參考自:

■《榮寶齋》2017-09 總第154期

春林紅淺綠晴柔——明藍瑛“沒骨山水”研究 |【榮寶齋 ·物華天寶】文 /王素柳

■國畫頻道《看陸儼少如何重現消失已久的沒骨山水技法》

■合肥美術中心《歷代的沒骨山水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