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李存孝——记《残唐五代史演义》

李存孝(图1)是《残唐五代演义》中的第一好汉,民间所说“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后半句说的就是为将的名声和功业没有能超过李存孝的,可与前半句的西楚霸王项羽相提并论。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李存孝——记《残唐五代史演义》

图1. 李存孝形象

李存孝的武力不用多说,刚出场的王彦章被他轻轻松松就击败了——要知道,王彦章后来可是连败了刘智远、高思继等数十位名将,气死了李克用,动用了五位皇帝才镇住他。

这么看来,李存孝这地位相当于《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而且两人在其他地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外貌上都是“身不满七尺,骨瘦如柴”,性格上都自负容易被激,命运上都英年早逝……

1. 身世传奇

《隋唐演义》中李元霸是金翅大鹏鸟(图2)转世,照此推断,李存孝的出身自然也不平凡。在书中,李存孝原名安景思,是崔氏女与皇陵石人交合而生,在铁笼山得遇高人传授文韬武略,因牧羊打虎被李克用收为义子,才取名存孝。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李存孝——记《残唐五代史演义》

图2. 金翅大鹏鸟形象(大误。。)

此外,书中也将李存孝的死描绘得很有神话色彩:五辆牛车都拉不动他,最后还是神人显灵,李存孝自己让军士挑断手筋脚筋才受刑。小说中,“五牛挣死李存孝”是李存信和康君利的阴谋,李克用一直被蒙在鼓里,并为李存孝之死十分悲痛。这种悲痛,除了父子情之外,其实更多的是痛惜一员猛将——李存孝一生没打过败仗,王彦章、高思继都曾败在他手上。李克用的悲痛中也有对接下来局势的担忧,毕竟前期可以说李存孝带起了整个前晋政权。

而且,李存孝死后还在梁晋之战中显灵,救下了狼狈奔逃的李克用,直接吓死了王彦龙(王彦章之弟)。

2.朱温赌带与十八骑取长安

李存孝算是全书中为数不多带动故事高潮的人物,其中朱温赌带和十八骑取长安是其中两个精彩片段。

时值黄巢之变,各地藩镇带兵勤王,相聚河中府鸦馆楼。黄巢部将孟绝海前来挑衅,朱温(图3)本想让李克用出丑,挑了骨瘦如柴的李存孝出战并出言讥讽。李存孝痛打了一顿朱温,朱温和他打赌:如果李存孝打赢孟绝海,就把皇帝赐的玉腰带送他。结果朱温是“啪啪”打脸了,李存孝没几下就把孟绝海给解决了,是不是觉得这个情节似曾相似?好吧,确实挺像关羽温酒斩华雄的。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李存孝——记《残唐五代史演义》

图3. 朱温形象

不单单是解决了孟绝海,李存孝杀得一时兴起,带着手下就直奔长安而去了。愣是和手下十八个人来了个长安一夜游,可把黄巢给吓了一跳,这就是民间“十八骑取长安”的故事。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李存孝——记《残唐五代史演义》

图4. “十八骑取长安”

3. 李存孝其人

看了前面的文字,读者或许以为李存孝就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好汉,与李元霸相似。但实际上,我觉得李存孝其实更像《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武力爆表又粗中有细。

张飞在长板桥懂得用马尾拖树枝布疑兵之计,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巧妙离场,都是心中自有谋划的人。李存孝也正是如此,在平定黄巢后,李存孝因故与义父李克用分路回封地,就提醒李克用要提防着朱温。可没想到李克用没放心上,中了朱温的埋伏,最终还是李存孝来解了围。由此可见,李存孝绝非有勇无谋,反而是识人知人的智者。

可惜这样一位英雄,最终还是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只留下“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传说。

下次我们聊聊一直被李存孝克制、直到李存孝死了才敢出场的另一位名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