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植物叫做“牛蒡子”,农村人经常用来炖肉吃,据说可以补身体,是真的吗?

趣农圈


牛蒡子是一味常用的发散风热的中药,又称为恶实、鼠粘子、大力子、毛然然子、黑风子、毛锥子等,最先出自于《名医别录》,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其药性辛、苦,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咳嗽痰多,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咽喉肿痛等病症。常用量为6~12克。炒炙过后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需要注意的是,牛蒡子性寒,有滑肠通便之功,因此,气虚便溏者慎用。

牛蒡子是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治疗小儿咽峡炎可与大青叶、薄荷、金银花配伍,慢性咽炎患者,可选择使用牛蒡子与桔梗、赤芍、山豆根、草河车等配伍,其具体用量为:牛蒡子、桔梗各10克,赤芍、山豆根、草河车各15克,甘草3克;治疗皮肤风热,可与浮萍各等分,每次取6克,煎薄荷汤调服,每日两次即可。

除了牛蒡子这一个药用常客之外,牛蒡的根更多的为我们熟悉,牛蒡根又称为东洋参,公元940年日本从中国引进并改良成食物,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曾在台南要求当地农民大量种植,中国大陆则以山东青岛至泰山之间区域优良。牛蒡根含多种氨基酸、多酚、菊糖、多炔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突变、抗癌、抗衰老和清除重金属离子等作用。

中医认为,牛蒡根苦、辛,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利咽,消肿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痛,疮疖肿毒,脚癣,湿疹。

牛蒡根是一种应用很广的药食两用之品,已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合理的利用牛蒡炖汤可起到良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牛蒡煲汤的食疗药膳也数不胜数,下面就来介绍几款药膳良方,符合症状的不妨试用一下:

牛蒡排骨汤—取牛蒡根250克,排骨250克,香菜少许,盐、胡椒适量。将准备好的材料洗净后,排骨飞水后,将牛蒡、排骨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再煮40分钟左右,再加适量盐、胡椒调味即可出锅。此汤具有补肾健脾、化痰降脂的作用。

牛蒡羊肉汤—取羊肉一斤,牛蒡根一斤,生姜适量,料酒、盐、味精适量,将清洗好去好腥的羊肉飞水,飞水后的羊肉、牛蒡及调料一起放入砂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熬煮40分钟,加入适量盐、味精等调好味即可。具有健脾养血,温阳通便的作用。

此外,牛蒡根常常也作为茶饮,平时饮用牛蒡茶也可以起到调脂通便的作用。


小叨健康汇


这种植物有两个比较有用的部位:

一个是它的果实,通常叫做牛蒡子,是一味中草药,其主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所以当人们患风热感冒、麻疹、臃肿疮毒时,用牛蒡子有较好的治病作用;


另一个是它的根,题目所说的用来炖肉补身体指的是这个牛蒡根。在江浙一些地方以及台湾,牛蒡根是被当做蔬菜在菜市场出售的。


它有这么几个作用:一是促进大肠蠕动,牛蒡根里有一种植物纤维,能帮助促进大肠蠕动、通便,这样能清除肠道垃圾;二是含有许多氨基酸,能补充身体营养;三是含有一些粘液质,能扩充血管降低血压和血脂,所以,当地的人常用来炖肉以补益身体,这些都是真实可信的。

更有一些专家学者,对牛蒡根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及实验,说是牛蒡根在抗衰老、抗疲劳、调节脂代谢与糖代谢紊乱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也有将牛蒡根进一步开发出牛蒡茶等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又方便服用的产品问世。


昆明老萧


牛蒡子是一味很常见的中药,对于治疗某些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下面,咋们来看看这“牛蒡子”到底有什么作用。


牛蒡子,中药名。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炮制】:牛蒡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炒牛蒡子:取净牛蒡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略鼓起、微有香气。用时捣碎。

【性味】:辛、苦,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注意】:本品能滑肠,气虚便溏者忌用。《本草经疏》:痘疮家惟宜于血热便秘之证,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泻,故用之无妨。痈疽已溃,非便秘不宜服。


【复方】:

1.牛蒡汤(《证治准绳·幼科》),用治小儿伤风,发热烦躁,鼻塞气喘,痰嗽惊啼,及诸疮赤紫,丹毒,咽喉肿痛。

2.牛蒂甘桔汤(《外科正宗》),用治颐毒表邪已尽,耳项结肿,微热不红而疼痛者。

3.栀子清肝汤(《医部全录·头门》),用治少阳经虚,肝火风热上攻而致的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穴等处,或寒热晡甚,胸满口苦舌干。

4.启关散(《普济方》),用治风热客搏上焦,悬壅肿痛。

5.牛蒂解肌汤(《疡科心得集》),用治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痛。

6.治头痛方(《方脉正宗》),用治头痛连睛,并目昏涩不明。

7.治风热瘾疹方(《养生必用方》)。

8.治喉痹方(《广济方》)。

9.治咽膈不利方(《本草衍义》)。


中医药适宜技术


此药性寒,没病不要瞎吃,不对症就是毒就会有副作用


用户51340987079


什么东西都不能过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