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歷史:國際視野下的“甲午之戰”(二)—歐洲混戰、遠東和局

在國際局勢上,西方列強信奉著: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甲午海戰硝煙未盡,馬關條約還未正式簽署,馬關條約的內容已然震動西方的列強。得知馬關條約內容的俄國、德國與法國聯合起來要求日本把遼東半島還給中國,並限定日本在十五日之內必須答覆。這三國為何要助中國換回遼東半島,一切自然都出於利益。

漫談歷史:國際視野下的“甲午之戰”(二)—歐洲混戰、遠東和局

三國干涉還遼

俄國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先後佔領原屬清帝國的外東北,奪得庫頁島更興西伯利亞鐵路,企圖在滿洲建立勢力範圍,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令俄國有感利益受損。在此之前,俄國與法國在1892年結成俄法聯盟,令德國在歐洲之地位受到動搖。

德皇威廉二世支持日本還遼東與中國是為了用以換取俄國支持德國在東亞的擴張。而法國在得到印度支那之後開始覬覦臺灣,因此與俄德兩個一起幹涉馬關條約之簽訂。日本最終不得不歸還遼東與中國,於1895年5月2日,光緒帝正式在條約上簽字,次日《馬關條約》加蓋國璽正式生效。

甲午之戰前,歐洲出現了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歐洲僵局已然形成,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化。甲午之戰,就是在列強多種利益驅使下,日本的戰爭冒險。

“中外和好”的“和局”三十餘年,西方列強究竟發生了是什麼,他們又是如何上演著這‘一出好戲’呢?

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資產階級開始全面奪權,並且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開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西方列強內部爭鬥激烈。

漫談歷史:國際視野下的“甲午之戰”(二)—歐洲混戰、遠東和局

自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以沙皇俄國的慘敗落下帷幕,沙俄走到了十字路口。遊歷過歐洲的亞歷山大二世即位,並於1861年通過廢除農奴制改革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自此建立起了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聯合專政,並採取極端殘的專制主義的政權形式——俄國帝國主義。

沙俄作為後起的經濟落後的帝國主義國家,其國內階級矛盾和經濟矛盾都異常尖銳。沙俄的專制主義政權建立了龐大的軍事力量,一方面在國內對人民進行軍事鎮壓,另一方面瘋狂地進行對外侵略,奪取國外市場和殖民地,藉以轉移人民視線,緩和國內矛盾。這時的沙俄,不僅具有濃厚的封建性,而且具有強烈的軍事侵略性。

沙俄改革後的膨脹,開始打破英國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均衡的傳統外交政策,並在歐洲、中亞發動一系列與英國競爭的擴張行動。

漫談歷史:國際視野下的“甲午之戰”(二)—歐洲混戰、遠東和局

三皇同盟

1863年,亞歷山大二世冒著英國干涉的危險,出兵鎮壓了大波蘭起義,把波蘭王國降為沙俄的一個省。1864年結束了持續多年的高加索戰爭,將高加索地區徹底併入沙俄版圖。1873年與普、奧組成了“三皇同盟”。1877年4月12日,俄土戰爭再度爆發。這一次沙俄經過苦戰取得勝利,前鋒逼近伊斯坦布爾。次年3月3日,沙俄和土耳其簽署了《聖斯特凡諾條約》。這個條約雖然因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的干涉而被廢除,但還是保留了很大一部分戰果。英國與沙俄的矛盾凸顯。

英國與沙俄的矛盾加劇,給予德意志統一創造了一定的國際環境。德意志武力統一,德國異軍突起。

自1864年開始, 普魯士為統一德意志,就如戰國七雄中的秦國一般,以武力發動普丹戰爭,1866年發動普奧戰爭(德意志內戰)。1870年發動普法戰爭,並於1870年.9月的色當戰役中擊敗法國,普法戰爭以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垮臺和法國資產階級政府的投降而告結束。1871年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1871年1月18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建立德意志帝國。

漫談歷史:國際視野下的“甲午之戰”(二)—歐洲混戰、遠東和局

鐵血宰相俾斯麥

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力擴充軍備,並且普法兩國簽署的停戰和約極其苛刻: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法國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法之間成為世仇。德國異軍突起,也讓英國倍感壓力。

遠在美洲大陸的美國,於1861年至1865年忙於內戰,這場內戰是美國北方工業資本主義與南方奴隸主之間關於選擇道路抉擇的戰爭,這場內戰既維護了美國國家的統一,也廢除了美國的黑人奴隸制度,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掃清了障礙。美國通過墨西哥戰爭和南北戰爭後基本成形美洲大陸獨強的格局,許多歐洲移民進入美國,美國成為北美洲的霸主。

漫談歷史:國際視野下的“甲午之戰”(二)—歐洲混戰、遠東和局

林肯

西方列強通過國內改革或革命建立起了壟斷資本主義的統治,由於壟斷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各國壟斷資本的實力必然發生跳躍式的變化,最終必然導致重新瓜分世界領土的鬥爭,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化,選擇盟友進行對抗成為主流。

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力擴充軍備,法德矛盾十分尖銳。

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上,俄奧兩國劍拔弩張。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在歐洲中亞的擴張勢力過於膨脹,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的加劇,英德、英俄矛盾開始激化。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建立了針對俄羅斯帝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意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斯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意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

漫談歷史:國際視野下的“甲午之戰”(二)—歐洲混戰、遠東和局

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2年,法國和俄羅斯帝國達成了軍事協議,它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意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

歐洲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歐洲僵局形成,列強必然把目光投向遠東。甲午戰爭之前,英國權威人士評論說:“亞洲現在是在三大強國的手中——俄國、英國和中國。”中國似乎成為了列強眼中的香餑餑。

中國和日本幾乎與西方列強同時進行了改革,尤其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中法戰爭,襯托出了清帝國似乎已經具備了成為世界強國的實力,1885年中法新約作為唯一一個沒有割地賠款的和約,大清帝國似乎是成為英國對抗沙俄的盟友唯一選擇。那日本又該作何抉擇?

漫談歷史:國際視野下的“甲午之戰”(二)—歐洲混戰、遠東和局

日本維新“脫亞入歐”

自從1868年開始,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當時的日本,正交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高潮,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餘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成為盟友或待宰的羔羊,中日兩國必須證明自己的實力,或者成為唯一選擇對象!

注:國際視野下的“甲午之戰”(三)—新格局下“中日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