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路便会遇溪遇河遇谷遇壑遇山水。于是桥连接了路,路成就远方。远方总有梦想、远方总有诗意、远方总有风景。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邢台马岭关古道上的石桥)

我喜欢桥,尤其是古桥,是因为他们可以显示生活的脉络,他们承载了来来往往过客的脚步,它们也记录了重大的历史变革或悄无声息的沉默。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小南海三层石桥)

总之我是喜欢古桥的。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浚县古城西门桥)

喜欢巨型条石的厚重、喜欢青砖古桥的典雅、喜欢木桥的勾心斗角梁柱穿插、喜欢历史和岁月赋予他们风霜刀剑的刻画。那种历史的沧桑不经历时光的雕琢怎么能有岁月的怀旧感让人更加钟爱呢?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洹河上的古桥 5+1孔)

古桥总有一种魅惑的意境感吸引着我。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冯家桥,古树与桥共生)

或是“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孤独。或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寂寥与落寞,或是“古木阴中系短蓬,仗藜扶我过桥东。”“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的闲散与自由,或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的期盼与眷恋,或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迷茫与怅然。更或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冷。总之古桥赋予的意境给我不同的心境让我对古桥眷恋与痴迷。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洹河上的双全石桥 五孔)

我遇见过很多的桥,不同类型、不同材质、不同造式、不同年代的。

我也走过很多的桥,由东到西、由北到南、由平原到山涧、由中原到边陲。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彰善古桥单孔)

各式各样的,单孔的、多孔的、上下两层的、平板条石的,从厚重到婉约长的气贯如虹,短的三步做两步。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魅力。你在与不在,它们都静静的安然伫立在那里,或许是网红是地标或许无声的沉默在大山里无人知晓,只有日月星辰的陪伴与照耀。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说起古老的桥,赵州桥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它出现在小学的课本里陪伴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但是它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采,现在的赵州桥经过近两次的翻修已经失去了它的原真性。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赵州桥)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赵州桥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并且加入了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工艺和材料。百分之八十多的石构件全部更换(与重建仿制无别),修缮后的赵州桥虽然保持了原桥初建时的大致风貌,但却失去了它原有的历史沧桑感。可以说是修复史上一大败笔。

但赵州桥的传说却依旧引人入胜。“赵州石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图:赵州桥)

由于修复后的赵州桥已经面目全非今非昔比所以我更愿意引用同时代的弘济桥展示给大家。弘济桥位于河北邯郸永年县广府古城城东的东桥村。弘济桥为单孔双敞肩石拱桥,大券似长虹飞架,横跨在滏阳河上(滏阳河源头河北邯郸峰峰太行山脉),燕尾束腰铁相连接增加桥体的整体稳定及抗震性(许多古桥都有此工艺自古传承)。桥东西长48.90米宽6.82米,大券有18道单券纵向排列组合(一大券四小券),券脸由龙首、龙、凤、飞马等图案组成。望柱顶端刻有狮子、猴子、桃等威慑吉祥刻件等……栏板雕刻有动物、花卉、民间典故等。弘济桥与赵州桥同始建于隋代历史约1500年,明万历年间重修,是我国保存同时代较好的石拱桥之一。桥面的青石还保留有三叶草化石,更为弥加珍贵。它基本保留了原始的风貌,更加古朴厚重,这点是赵州桥所不可比拟的。据说弘济桥的顺水面(由南向北)券首的龙头在大水来临之际具有预警的功能,根据现代科学解释发水时候水压缩龙首内的预留孔洞发出鸣响报警,明显是气动学原理(类似于口哨)。据说被南蛮子盗走后此胜迹成为一大憾事(仅为坊间讹传看客听听娱乐即可)。桥券上行船拉纤磨出的痕迹彰显了岁月的悠长……历久弥新。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邯郸弘济桥)

“漫水长虹”彰德府的八景之一,它横跨于南北流向的恒河上游固现村,由于屡次修桥涨水时候屡次冲坏后来便改成了糙石板桥,桥身不高紧贴河面,水缓则桥下涓涓流过,水涨则漫过桥面浪花溅起。桥隐藏在清澈透明的水中若隐若现,绿色的水草随水流摆动晃着光影,宛若长虹故得此名。据说此桥为明代佳作。桥板之间束腰燕尾铁相连,桥身可以看到修建的三个分水岛,水大之时可以减少水流对桥身的冲击。

清朝光绪年间,河南制军李秉衡到此游览,俯瞰倒映在水中厅堂楼台、丛林碧影、庙阁倒映,在佳境渐浓之时挥笔写了“漫水长虹”四个大字,后人在此树碑立传予以记载方盛名至今。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漫水长虹固现桥)

红河双龙桥(十七孔桥)横跨在塌冲河、泸江两条河交汇处,一桥锁“双龙”因此而得名。双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只是在沪江上建石桥三孔,后因两河河水泛滥河床渐宽,三孔小桥不能贯通两岸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桥高9米,初建三孔宽5米,后建十四孔宽3米,全桥长148米、桥身用光滑的板石镶砌而成,两侧垒条石为栏。桥上建有亭阁三座,层檐重叠,檐角交错。中间大阁高20米壮丽恢弘。两边小阁相互辉映。北面阁楼无存,只剩柱础石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存在。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双龙桥、十七孔)

建水双龙桥已列入著名古桥代表作,与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南北遥遥呼应。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双龙桥)

石桥是桥类建筑史上运用最多的。比如:卢沟晓月展示是它意境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彰德府八景之一的鲸背观澜展示的是它的粗狂,同是彰德府八景之一漫水长虹展示的是闲散与安逸(可以看漫水长虹视频),老瓦屋双层石桥展示的是它的设计别致(桥体还镶有敬河神的神龛),安济桥展示的石狮的精美,双龙桥展示的是它的月色桥影的魅惑,乡会桥展示的是它的古朴,桥、树、阁楼、河流的构图的唯美和融合……等等不计其数。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老瓦屋双层石桥,上层3小孔,下1大孔)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乡会桥)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众多的古桥都是中华大地上遗留散落的明珠,只有用我的所见才有资格诠释它们的魅力……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衡水安济桥)

每一座桥都是一段历史的积淀。

每一座桥都诉说着古今的变迁。

每一座桥都当地人的一种寄托。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合图:赵县赵州桥、永通桥、邯郸的学步桥)

每一座桥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静静的伫立在一方,有典故传说的更能增加趣味及自身的神秘感。喜欢它们更来源于它们岁月感沧桑韵味十足,不是每一座桥都有幸留存展示给我们。更多的或许早已消失在历史云烟的深处成为一种毫无实物的诉说与记忆。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古桥

(图:浚县西门桥,安阳桥,浚县孔庙泮池旱桥)

珍惜当下的遗存,让我们更好的欣赏它们、保护它们、遗留给子孙更多的往事与记忆……

《旅行看中国》原创文字欢迎关注转载

2019.12.8.23.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