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孩子從小不注意 長大再“糾正”就難了

這件事孩子從小不注意 長大再“糾正”就難了

“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正是這種常態,經常會聽到家長說,“孩子如果是因為學習漲的度數,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等他大了做個近視手術摘眼鏡就好了”“經常運動鍛鍊,框架眼鏡很影響,那麼戴個隱形眼鏡就好了……”

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發病形勢嚴峻。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初中生為71.6% 高中生為81%,近視防控任務非常艱鉅。近視的加深也不單單只是直觀上看到的鏡片加厚,對眼底等也會產生如視網膜脫離等視覺損害。

近視不能任由其發展,那麼家長和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呢?

細數成年人的用眼時間:一個上班族除了對著電腦工作的8小時,一天中剩下的時間就是平板、電視2小時、手機,你有多少時間給自己的眼睛“解個壓”?你又有多少時間作為家長和孩子真正玩在一起或者陪伴?

細數孩子的一天軌跡:除去固定的體育課,課間時間“宅”在座位上?回家捧著平板?甚至吃飯也要伴著電視?趴著寫字、躺著看書……習慣不是一天,而是日積月累養成的,那麼眼鏡度數顯然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養成一個好的護眼習慣多麼重要。

這件事孩子從小不注意 長大再“糾正”就難了

作為家長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當孩子說坐在教室看不清,總是揉眼睛、眯眼睛看東西時,有可能是近視或者近視加深的一個信號,需要到醫院進行視力和屈光檢查了,最好還能測量一下眼軸。定期半年的檢查,建立眼睛的“成長檔案”是非常有必要的。2-3歲,接受睫狀肌麻痺(散瞳驗光)很重要。

這件事孩子從小不注意 長大再“糾正”就難了

浙二眼科中心倪海龍主任說,從出生到長大,我們的眼睛從遠視到正視: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若明顯少於以下對應年齡的遠視程度,是未來近視發生的高危人群,從小就要重視,開始行為習慣的干預。

這件事孩子從小不注意 長大再“糾正”就難了

為什麼會近視?還是戶外活動的時間太少。都是看東西,為什麼要在戶外呢?

倪主任說:“兩者是不一樣的,室內呆的多了,意味著看近處的時間更多了。”現在孩子的近視,遺傳因素絕對不是主要因素,後天的環境因素特別是戶外活動時間嚴重缺乏,才是導致近視最主要的原因。

“下雨了是不是就沒必要去戶外了?”

戶外活動,無關晴雨,也不在於是否有運動強度,關鍵是在戶外自然光照下的活動,散步、跑步、騎自行車、踢球、盪鞦韆等等,都可以算是戶外活動,倪主任讓大家記住最重要的點就是:從小每天堅持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這能夠有效的預防近視、阻止近視的發展。

另外,就是寫字姿勢的養成,一寸一拳一尺,即眼離一尺(33.3cm)、胸離一拳、筆離一寸(3.33cm)。

遵循20-20-20用眼法則,近距離用眼20分鐘,20英尺(6米)之外泛指遠方,放鬆20秒以上。

適當玩手機、平板可以,也要控制好距離和時間,幼兒儘量避免接觸手機等電子產品。

這件事孩子從小不注意 長大再“糾正”就難了

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發展呈現為眼睛眼軸的延長,而眼軸的延長是不可逆轉,由於處在學齡成長期,學業負擔以及不用用眼習慣的持續影響,近視會呈現繼續進展。

一些機構說青少年近視度數能降低,不能相信!一些不良的所謂近視防控機構,故意人為虛高了近視的度數,沒有進行睫狀肌麻痺散瞳驗光,或利用檢查視力時的環境、照明、距離以及視力表的不規範甚至人為干擾設置的“特殊視力表”,以其達到所謂視力的好轉而達到近視治療而矇騙家長。

如果一個“標榜近視防控”場所不能提供散瞳驗光和眼軸測量,而又標榜近視防控,則就是一個“不良機構”,倪主任提醒家長要擦亮眼睛。“願孩子們遠離近視,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原標題《這件事孩子從小不注意 長大再“糾正”就難了》。編輯向冬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