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服裝零售店應該如何求生存、謀發展?

導讀:2008年以前,在鄉鎮開一個服裝店很是賺錢;2008年~2011年,雖然生意沒有以前好,但也還是有盼頭的;2011年以後,我父親就開始另謀工作,獨留母親一人在老家經營。我家服裝店的發展,算是電商對零售實體店影響的縮影。在這種環境下,為了生存甚至發展,我和我母親做了很多的嘗試,結果收益還蠻可觀,今天做一個分享。當然如果你是品牌店或者批發商,請繞道,我這裡只針對夫妻小店模式。

分享|農村服裝零售店應該如何求生存、謀發展?

實體店困境

我父母結婚以後,就在鄉里面開了服裝店,那個時候還都是自己進布匹回來,加工定做的模式。除了服裝定做,還定製錦旗、 窗簾等。因著父親和母親的人緣還不錯,承接了很多政府機構的窗簾、 錦旗,以及鄉里面的羽絨服定做,家裡生意很好,一度我母親手下帶了很多學裁縫的小姑娘。

後來漸漸的,服裝批發市場發展起來,不需要再自己做衣服,直接去貨場拿貨。那個時候進回來什麼,就賣什麼,鄉親們也就買什麼,雖說商品會積壓,但是來年還是可以繼續賣。那個時候街道上的人口很多,鄉里會分“冷集”和“熱集”,“熱集”大家會成群結隊的出來採購。記憶中,一年生意最好的時候就是臘月份,那幾個月忙的是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我外婆、外公、舅舅都會來幫忙,舅舅就拿著椅子站在門口,看看誰沒有付款,連我都需要去忙幫別人試衣服。

靠著努力,我們從最開始的一間小破房,置換了兩間的小平房,最後置換了三間的樓房。隨著電商的發展,物流也開始深入農村,農民工外出務工這一系列因素的影響,逐漸生意開始衰敗。以前靠著一個鋪子,可以養活一家人,並且能夠供出兩個大學生,後來那個鋪子連我母親自己的開銷都難以維持了。已經做了一輩子的事業,再加上年齡也大了,所以只能繼續做下去。曾經有一度,每日毛利潤只有50元左右,為此我和我母親想了很多的辦法,來讓店鋪盈利。

鄉鎮服裝業的困境

  • 1、客源少

每年正月初七到正月十六,有大批外出的人,而且這一部分的人都是購買的主力。隨著他們大量的湧入城市,農村留守的就只剩下這幾類人:留守的老人、兒童、全職照顧孩子的媽媽或者爸爸。其實從臘月可以看出來,只要是有人流和客源,東西還是賣的出去的。生意不好,最主要的就是客源少。

  • 2、電商的衝擊

那些留守的全職媽媽或者是爸爸,很多喜歡在網上購物,一是網上種類多、產品齊全,他們可以選擇更加便宜的商品。對於初中的小孩來說,他們開始追求一些個性化的商品,不喜歡和別人穿一樣的衣服,也有很多的小孩開始追求名牌,所以這一部分的人群有限選擇電商,除非是商品真的很合他們的心意。

分享|農村服裝零售店應該如何求生存、謀發展?

電子商務的發展讓購物更加便利

  • 3、物流深入農村

在2008年到2011年期間,電商雖然有發展,但是對農村的服裝零售衝擊不大,因為寄快遞取快遞相當的不方便,後來實現了最後一公里,電商真的是在農村有了質的突破,物流和電商相輔相成,零售業越來約難做。

分享|農村服裝零售店應該如何求生存、謀發展?

物流深入農村

  • 4、消費觀念變化

臘月份的銷量和利潤最高,但是近些年來,大家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以前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過年除了有好吃的好玩的,還有一個原因的那就是過年有新衣服。農村的習俗就是,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新衣服去拜年,不像現在,隨時可以買衣服,所以過年不再追求新衣服。

困境中的生存法則

  • 農村服裝零售藉助電商是否可行?

有很多人說,為何不借助電商等平臺,也開始網上銷售?農村的零售服裝行業和其他的產品不一樣,像我們這種夫妻小店並不適合藉助電商平臺來發展。現在國家主推“電商+農產品”模式,很多的縣長都開始直播帶貨,這種模式有政策、政府、平臺三方面的支持,自營的農場或者果園能保證銷量基本還是有利潤的。甚至也有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但是隻要物流這一塊沒解決,發展的都很難。

分享|農村服裝零售店應該如何求生存、謀發展?

縣長直播推銷農產品

一是貨源問題。零售業不比批發,我們拿到的商品都已經是轉手幾道的商品,我們從批發商拿貨,批發商在其他的批發商或者工廠拿貨,中間的差價已經讓零售實體店失去了價格的優勢。二是成本問題。電商依託於物流,農村的物流模式一般是會先送去鎮或者市裡面進行集中的分銷,可能一個衣服寄出去需要花費12元的物流成本,商家承擔我們註定虧順,用戶承擔除非你商品價格確實低,再加上現在大部分都是包郵產品。運輸的途中如果是先分銷到鎮或者市區,從時間上來說可能會晚上半天或者一天的時間。

  • 那麼零售服裝實體店如何生存?
  1. 吸引現存的客戶

首先,轉變店鋪的佈局,不能只售服裝。服裝不是生活必需品,可有可無,如果不是有需求,人們上街很少直接就奔著服裝店去的。因此連帶的售賣其他的東西,可以增加人流量,流量大了才有可能選購。我們家除了衣服,還搭售了蜂蜜、內衣、床上用品等,最主要的經營了快遞。

其次,要注重物品的擺放。比如把取快遞放置在最裡面,這樣人來人往取快遞都需要穿過衣服區,然後再把銷量好的衣物放置在核心區域。經過總結,核心區域放置中年女士的衣物,購買率是最高的。

  1. 促進成交率

首先,樣式為王。這需要經營者的經驗,鄉鎮消費者並不追求個性化,反而喜歡和別人穿一樣的,找準這樣的爆款樣式。比如對於55-60歲的老人,春季的衣服一定要有領子,以老紅、老綠色、醬色等為主。再比如,對於初中生,帆布鞋要簡約型的。這都是需要經營者按照消費的習慣總結。

其次,產品的流通率要高。比如發現了一件衣服是爆款,一定要乘勝追擊在趕一批貨回來,最多三次,再多可能貨就積壓了,以兩次為最佳。發現一個商品在一週之內無人問津,主動推銷以後還是沒有銷量,果斷拿去退貨,不要想著可能再等等。

  1. 維繫關係

農村做生意,一定要知道一個概念,即“熟人經濟”。因此不要吝嗇那些你的那些存貨,可以送給一些家裡面比較貧困的孩子。很多人有一個概念說,即使是扔掉也不要送人,農村不適用這樣的法則。貧困的孩子,本來就是沒有購買需求的人,衣服送他一方面清理了庫存,一方面留住了好口碑。鎮上的人每次提起我媽媽就說是個熱心腸的人,有時候有些客戶走錯了商鋪,或者是外來的人想要買衣服但是找不到地方,都會有其他人把生意帶到我家。舉個例子,當初我們鄉里來了一批鐵路工人,需要購買床上用品,一個給他們做飯的阿姨直接把人領到我們家。後來他們在鄉鎮三年,衣物基本都是在我們家購買的。

生存中如何謀求發展

農村留守的人群就是這麼多,很多的老人和小孩其實沒有消費能力,真正有消費能力的是外出打工的爸爸和媽媽,那麼如何刺激外出打工的那一部分人的消費?

當然不是說讓他們在我們的店鋪裡面購買他們自己的衣服,很少有這種情況的,只能說刺激他們為父母和孩子購買的慾望。

服務情感化還是實體店更佔優勢。人,是情感動物,線上的是產品與價格,線下實體講究的是服務與情感,互動性強,留客率也高於線上,這是零售實體店不可比擬的優勢,學會利用這樣的優勢。

我們觀察過一段時間,有這樣的一種現象:經常有老人拿著衣服過來,讓我們放在店鋪幫忙售賣。這些都是外出的兒女給他們或者是給小孩買的衣服,往往這樣的衣服老人和小孩不喜歡或者是穿不了。這樣其實造成了買東西的人覺得委屈,收東西的人很心煩。其實對於外出打工的兒女,是真的喜歡在網上買好了寄過來麼?老人是真的喜歡兒女的審美麼?

分享|農村服裝零售店應該如何求生存、謀發展?

於是,我們開始組建微信群,採取微商的模式,可以服務這一部分的人群,同時把本地的客戶一起拉入群中管理。

  • 微信群保持活躍

微商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群的活躍度,不會太安靜,也不會讓人覺得厭煩。我母親也很熱衷於幫忙,比如誰家的雞蛋想賣,誰想買,可以在群裡幫忙聯絡。再比如,外出的人可能寄了東西給家裡,我母親在街上看見周邊的人可以讓別人忙幫帶回去,不用老人再跑一趟。其實,

農村的生意就是熟人經濟,你來我往才能把人籠絡住。

  • 不定期的營銷活動

清倉處理活動、週末活動、上新活動,群裡一定是要給優惠的。比如上新的時候,除了每次購買都送襪子等小物品,還可以額外的送洗髮水等樣品,這些東西可能都是進貨的老闆送的,所以也沒多少成本。

  • 專題活動

針對父親節、母親節、兒童節等節日都可以做專題活動。以母親節為例,前期我媽媽就在群裡發了,母親節要到了,準備去上點新貨,還在群裡分享了當時進貨的一些片段以及他給我外婆拿衣服的片段,做預熱。那天早上起來我就讓我媽媽在群裡發了,我祝她節日快樂的截圖,以及在朋友圈發了她和我外婆的合照(穿著家裡新上的衣服)。然後一步步的引導,那些思鄉的兒女去購買。當然這一切都依靠經驗,知道什麼樣子的衣服老人家會喜歡。

分享|農村服裝零售店應該如何求生存、謀發展?

清倉處理宣傳

分享|農村服裝零售店應該如何求生存、謀發展?

春季新裝

看到這裡有些人肯定想說,拉微信群我們會,但是做這些宣傳的圖片不會操作。先聲明,這些圖片都是我50歲的母親做,相信你們也可以。直接在一個白色背景的牆壁或者瓷磚上拍,然後在手機裡面做後期的美化。網上有很多的摳圖的軟件,特別的方便,避免廣告嫌疑,如果有需要的可以直接在評論區詢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