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见闻录:文成吴岸有棵红豆杉,村里的孩子喜欢用它的果子解馋

旅行见闻录:文成吴岸有棵红豆杉,村里的孩子喜欢用它的果子解馋

曾几何时,一粒红豆杉的种子,无声无息地飘落在吴岸的土地上。沾溉自然之涵养,历经风雨之沧桑,终究长成一棵苍天大树。

红豆杉,《盛京通志》名曰赤柏松,《蒙文汇书》名曰紫柏松,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古老树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地球上生活了250多万年,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因红豆杉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全球分布极少。又兼成长缓慢,木质坚硬,将它加工之后制成的家具,有耐腐蚀、不易变形、外表光亮等诸多优点,被42个国家视为“国宝”,是名符其实的植物界“大熊猫”。1994年我国定为一级保护植物,1996年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将其列入世界珍稀濒危植物。

由于其珍贵,便有人工栽培,供足养料,促其成材,也有的制成盆景,高价销售,供人观赏,但终究没有原生的真实,缺少古老的韵味。

旅行见闻录:文成吴岸有棵红豆杉,村里的孩子喜欢用它的果子解馋

文成地界有幸也长有红豆杉,比较出名的是大峃茶寮的三棵红豆杉,矗立在村头的岩坎上,树身高大,气势雄伟,引得县内县外不少游人前来观瞻。二源朱阳的山坡上也长着几棵红豆杉,枝叶茂密,郁郁葱葱,蔚为壮观。

我是岭后吴岸人,在家乡的地界里也见过三处高大的红豆杉。一处是雅庄村口的,树干挺直,高不可攀,不知是否长有红豆。另一处是国坪佛堂坑土地庙旁的,枝繁叶茂,树体不高,但不长红豆,大抵是雄的。再者便是吴岸的,树干直径约80厘米,高15米许,3米高处便分枝叉,长有红豆,且容易攀爬,幸甚,幸甚。

旅行见闻录:文成吴岸有棵红豆杉,村里的孩子喜欢用它的果子解馋

吴岸的先人大抵不知红豆杉如此珍贵,他们为了生计,繁衍子孙,在红豆杉旁搭建草寮,开辟田地,安家落户。因红豆杉四季常青,能遮风挡雨,又处在村口,便将其当做“风水柴”保护起来,后又在红豆杉底下建了土地庙。

听村里的长辈说,从记事起,吴岸的那棵红豆杉就长如今这么高大,凡村里的男人均爬过红豆杉。

村人爬红豆杉,究其原因是树上长有红豆。红豆成熟时颗粒如黄豆般大小,颜色鲜红圆润,晶莹透明,宛如红色的珍珠,放入嘴里,细嫩柔滑,甘甜可口,确是人间美味。

旅行见闻录:文成吴岸有棵红豆杉,村里的孩子喜欢用它的果子解馋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一段传说:“毛女者,秦王宫人。关东贼至,惊走入山,饥无所食。吃柏叶(即红豆杉叶),不复饥,冬不寒,夏不热。至汉成帝时,猎者于终南山见一人,无衣服,身生黑毛,跳坑越涧如飞,乃密围获之,去秦时二百余载矣。”

食红豆杉叶的毛女活了至少200多岁,这虽然是个传说,但在古代医药典籍记载中,红豆杉确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红豆杉可主治:“惊悸益气,除风湿,安五脏并能治疗其他疑难杂症。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饿,轻身延年。”后人还发现红豆杉的树皮之中含有紫杉醇,是世界上公认的抗癌植物。现代医学经反复试验发现:红豆杉中特有的活性物质只消灭致病菌种,完好保留有益菌。

旅行见闻录:文成吴岸有棵红豆杉,村里的孩子喜欢用它的果子解馋

吴岸的人们不知红豆能“轻身延年”,他们摘吃红豆主要是为了解馋。吴岸地处偏僻,买2分钱一颗的番薯丝糖也要翻山越岭,赶到10里路外的岭后供销社才能买到。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里,吴岸人生活极其拮据,大人给孩子买颗糖也算是奢侈的事情。吴岸的孩子们自然不会放弃这天然的美味。

我家有幸座落在离红豆杉不到100米距离处,数全村最近的,因而摘吃红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孩提的时候,一到秋日,我便在土地庙旁翘首仰望,看着树上的红豆渐渐长大,由青变红。一见红豆红了,便松鼠一般“嗦”的上树,把第一颗熟了的红豆放进嘴中,吐出金黄色的籽儿,把果肉“咕”的一声吞进肚子里。

旅行见闻录:文成吴岸有棵红豆杉,村里的孩子喜欢用它的果子解馋

“红豆红了”, 一声呼唤,村里的同伴们蜂拥而至,纷纷上树,他们为了摘到红豆,宛如长臂猿猴一般爬到枝条末端,伴随着呼呼的风声悠悠地荡漾。姑娘们则在底下站着,静等着树上的男孩抛下带着红豆的枝叶。

在如今看来,孩子们上树是极具危险的行为。大抵那时山里的孩子野性十足,身体矫健;大抵红豆杉枝条坚韧,不易折断;大抵“土地”在旁,内心安稳。孩子们从未从树上跌落过,因而大人们也敢于放任,从不阻止,只是到了饭点的时候,呼唤一声“阿娒,吃饭了”,孩子们便纷纷从树上窜了下来。

旅行见闻录:文成吴岸有棵红豆杉,村里的孩子喜欢用它的果子解馋

如今,吴岸的人们集体搬迁到外地,村里土地荒芜,房屋坍塌,冷落寂寥。原先伴随红豆杉一起长大的两棵栎树早已死去,那红豆杉却依然枝繁叶茂,苍翠欲滴,秋日之际,树上的红豆依然鲜红润泽,玲珑剔透,只是再也无人采摘。土地庙则默默地立在树底下,每年尚有人前来祭拜。

旅行见闻录:文成吴岸有棵红豆杉,村里的孩子喜欢用它的果子解馋

每年清明节回家扫墓,路过土地庙的时候,我皆会抬头仰望红豆杉。“红豆红了”,那一声呼唤便在我的耳边回荡,那甘甜的滋味则在我的心底回味无尽。

原标题《“红豆红了”,山村里一声永不消逝的回荡》

文/胡加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