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餐饮行业应当重新重视分餐制

此次新冠疫情,造成餐饮业大面积停业,带来了不小损失。陆续复工后大家会发现全国各地餐饮店出现了一种新的吃法,那就是一人一桌,每人一套餐具。其中最有意思的大家喜闻乐见的火锅,采用了单人单桌、单人单锅的分食模式。


疫情过后,餐饮行业应当重新重视分餐制

这种吃法叫做分餐制,分餐制不是说一定不能在同一个桌子,但肯定是每人一套餐具。这种吃法并不陌生,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即一人一桌,菜肴均分放置到每张桌子上,大家按规矩坐好后共同享用。


疫情过后,餐饮行业应当重新重视分餐制

但是为什么后来慢慢流行合餐制呢,还得从我国古人的坐姿说起。唐代以前,人们基本上是“席地而坐”,那时候还没有发明椅子,这种席地而坐的姿势,特别适合使用托盘来放置食物。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隋唐,华夏民族饮食的基本形式,就是一人一案而食。唐朝以后受北方游牧民族合餐制的影响,汉民族中也开始出现合餐制。尤其是“高足家具”椅子(当时叫做“胡床”或“交床”)从西域传入后,不但影响了汉民族的文化审美,更是直接改变了汉民族的饮食习俗。从此后,中国人可以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围着一张桌子吃饭,这就是合餐制的物质基础。宋代以后,合餐制日益兴盛,至明清两代完全成为主流。

回到当下疫情,我认为中国人还是应该实行分餐制为好,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或大型宴会。很显然分餐制的好处很多,干净卫生且不会造成交叉感染,对于汤食类餐饮更能避免共餐时唾沫星子交换,而且针对商务宴会和群体聚餐,也会避免因为人员间的不熟悉导致的用餐尴尬。目前在正式场合主人给贵宾夹菜,也会使用“公筷”这个配置。人民大会堂的国宴从80年代早就开始实行“分餐制”,即一人一份,“食不共器”,既减少浪费又卫生方便,也利于实行规范化的服务。这些都说明分餐制在中国也是有一定群众基础和认可度的。

此次疫情让曾经江湖流传的分餐制重现江湖,我倒觉得可以利用这次契机把这个优良传统重新发扬光大,不要求分桌但是可采用公筷公勺。只是,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民众的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改变的,但愿今后能朝着这个目标慢慢前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