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一场强制性的民族融合

导语:历史上的孝文帝是一位伟大的皇帝,他以一己之力促使鲜卑族汉化,以博大的胸襟主动接受当时较为先进的汉族文明,甚至为此直接放弃了自己民族的语言、姓氏、民族文化。

他加强了集权,使得北魏政权向封建制度转变,缓和了自五胡乱华以来的民族矛盾。孝文帝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的改革成果并没有持续很久,在他死后,北魏政权迅速衰败,北魏也分为了东西两魏。

北魏政权急需向封建化转变

在前秦苻坚大败后,鲜卑族拓跋珪趁机建立了魏政权。这是个氏族部落时代,国内分散着多个部落,都是靠着血缘关系连接在一起。北魏的都城在平城,为了维护平城的安全,防止北方民族侵扰,还建立了六镇,六镇多是旧鲜卑贵族把持,是当时的军事重镇。

在孝文帝时期,北魏基本上已经统一了北方地区,各民族混居。当时整个社会民族矛盾非常尖锐,汉族还处在五胡乱华的阴影中,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很是抵触。当时社会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北魏政权内部,鲜卑贵族掌握政治权利,各部族存在很大的自治权力。虽然从拓跋珪开始就实行汉化,而且历代北魏统治者也一直致力于汉化,但是成效并不大,直到孝文帝时期。孝文帝由自己的祖母冯太后养大,冯太后是汉人,之前已经在国内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孝文帝深受影响。等孝文帝继位后,他开始实行了更为彻底的改革。

北魏政权虽然用铁骑征服了中原地区,但是它落后的政治制度不适合整个统治的需要。鲜卑的旧贵族统治方式无法使社会稳定,无法促使经济发展,更无法统治整个北方地区,北魏统治急需向封建化转变。作战凶猛的蛮族部落虽然可以得到土地,但终是被土地上先进的文明所征服。

孝文帝改革,一场强制性的民族融合

(北魏疆域,图片来自网络)

不被拥护的改革

孝文帝继续执行汉化政策,不过不同于普通意义的汉化,他决定直接让鲜卑族加入汉族,彻底汉族化。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愿望,他决定迁都洛阳。

洛阳地处中原地区,而且是汉族历代居住的地方,是最能体现汉族文化、文明的古城。孝文帝想迁都洛阳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因为没有贵族愿意远离故土、更不愿放弃在平城的既得利益,迁都洛阳不仅仅是都城的迁移,更是权力的重新清洗与分配。

孝文帝以南伐为名,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此时正值雨季,雨天行军苦不堪言。将领劝说停止南伐,孝文帝趁机提出迁都洛阳的要求。比起劳民伤财、前途未卜的南伐,大军只能同意迁都。孝文帝以这样的方式才顺利迁都成功。但是也对以后埋下了隐患。

孝文帝迁都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他为了加强汉化,缓解矛盾实行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彻底抹杀了北魏原有的习俗。他实行了以汉语为官话,不允许说鲜卑语,改变了服饰,甚至改变了姓氏,而且尊崇儒术,祭祀孔子等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使得鲜卑文化被抹杀。

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现了民族大融合,饱受战乱的汉民族注入了外来的新鲜血液。但是也存有巨大的隐患。因为孝文帝改革尤其是对鲜卑文化的改革并没有受到鲜卑贵族的拥护。

在孝文帝巡幸嵩岳之际,太子元恂因为思念故土,便想带领反对汉化与改革的鲜卑贵族逃往平城。孝文帝得知后大惊,立马返回洛阳,太子的出逃计划夭折了。元恂后被孝文帝赐死。

孝文帝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向封建化转变,经济与政治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过孝文帝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并没有处理好与旧鲜卑贵族之间的关系,这次改革也没有得到旧贵族的拥护。

孝文帝改革,一场强制性的民族融合

(孝文帝迁都,图片来自网络)

河阴之变,北魏衰败

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宣武帝继位,他表面上是巩固了孝文帝的统治,其实给北魏衰败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宣武帝扩建洛阳,驳回了鲜卑旧贵族返回平城的要求。但是宣武帝废除了子贵母死的政策,给以后外戚专权埋下了祸患。

在孝明帝时期,不得不提尔朱荣。当时拱卫平城而建立的六镇,因为远离国家政治经济中心洛阳,政治地位降低,而且镇守的兵士也多是流放此地的囚犯,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尔朱荣被委派,去镇压农民起义。尔朱荣也慢慢在六镇地区站稳了脚跟。

孝明帝继位后,他的母后胡太后专权,引起了孝明帝的不满。孝明帝暗中招尔朱荣勤王,结果消息走漏,孝明帝被杀。胡太后缺乏政治才能,只懂揽权不懂治国,当时北魏政权腐败,乌烟瘴气,社会风气很是混乱。

孝明帝被杀后,尔朱荣拥立了孝庄帝,在公元528年他兵至洛阳杀死了胡太后和幼主,而且以孝庄帝祭天名义召集百官趁机杀戮,发动了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中有数千官员王公遭到杀害,北魏政治根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虽然从孝文帝改革起实行了民族大融合,汉化的鲜卑贵族与北方汉族共同执政,但是鲜卑旧贵族中仍有反对势力,而且鲜卑贵族也很快腐败化。尔朱荣的这次兵变,使得北魏政权迅速衰败。

孝文帝改革,一场强制性的民族融合

(河阴之变位置图,图片来自网络)

北魏政权分裂

从河阴之变后,北魏政权走向了衰败。从表面上来看还是元氏政权,但是真正的掌权人已经是尔朱荣。后来晋州刺史攻占洛阳,诛杀尔朱家族,重新拥立了孝静帝,并且将都城迁到了邺。而在陇西起家的宇文泰拥立了魏文帝,定都长安,至此,北魏被一分为二,魏政权已经彻底沦落到了权臣手中。

从孝文帝改革到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中间短短四十多年。虽然孝文帝一力促进鲜卑族的汉化,但是在他去世后,没有了明君的主持,改革成果没有保持下去,而且改革开始就没有平衡好军事重镇与新政权中心之间的关系,导致了叛乱频发,最终政权也被权臣把持。

孝文帝改革,一场强制性的民族融合

(东魏与西魏对立,图片来自网络)

结束语:我们不能否认孝文帝改革的伟大成果,但是也需要看到改革中存在的隐患。鲜卑族快速的融合于汉族,各方势力的利益无法达成一致,文化之间激烈的碰撞也加剧了矛盾,最终使得北魏快速走上了衰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