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九女墩,一曲陽新女兒的絕世悲歌

武漢有個東湖,東湖有個九女墩,九女墩有個故事。

清朝咸豐三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為奪取安徽、江西、湖廣地區,控制安慶、九江等軍事要地,衛護天京,決定在北伐的同時發動西征。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等率戰船千餘艘,兵員兩三萬人,自天京溯江而上進行西征。

武漢九女墩,一曲陽新女兒的絕世悲歌

太平天國西征

陽新境內長江富池口段江面南岸有山曰半壁,懸巖如壁,直逼江心,形成三峽以下最狹江面,枯水季節僅500米寬,與江北田家鎮互為犄角,為長江一天然關隘。地勢扼吳楚水道咽喉,為兵家必爭之地。太平軍西征之初,清軍即已在此佈防守軍兩萬,戰船28艘,夾江為營。經過連年征戰,此時的太平軍已佔據半壁山,使之成為拱衛天京的前沿堡壘。

武漢九女墩,一曲陽新女兒的絕世悲歌

半壁山

咸豐四年八月,面對強悍的湘軍,太平軍軍力不支,放棄武漢。九月十三日,湘軍兵發武昌,水陸並進進行東征,矛頭直指武穴田家鎮和陽新半壁山。九月二十日,湖南提督長白人塔齊布、候選道羅澤南和遊擊彭三元、都司普承堯等率領的南岸湘軍,經由大冶金牛堡,進抵武昌興國州(今陽新縣)。二十一日,由南門攻佔州城,並將負責管理興國州軍政要務的監軍胡萬智凌遲示眾。二十八日,清軍分別進駐富池口、陶港;此時,湘軍水路已進駐??源口,與蘄州太平軍戰船相對峙,湘軍首領曾國藩也隨水軍進駐黃石道士洑。十月初一至初五日,數千訓練有素的湘勇挑戰兩萬餘太平軍將士,從馬嶺坳、軍山嘴廝殺到半壁山的太平軍大營。駐守田鎮的燕王秦日綱見勢不妙,親自兩次率援軍渡江解圍,均告失利。半壁山失守後,太平軍退駐富池口。十三日,湘軍水師由右營參將楊載福、左營同知彭玉麟等統領,在南營塔齊布、羅澤南等配合下,一邊驅駛船爐熔斫江面鐵索,一邊沿江縱火焚燒戰船,直至田家鎮被攻破。

武漢九女墩,一曲陽新女兒的絕世悲歌

半壁山遺址

此疫,被焚燬的太平軍戰船及民船多達四千餘號,傷亡的半壁山守軍近萬人。

咸豐五年,湖北太平天國西征軍開始由東向西反攻。北王韋昌輝之弟韋俊部於正月初七由田家鎮渡江,重佔興國州。同年春,太平軍開始組建興國軍,包括青年營(3個,2400人)、女兵營(健婦營,300人)、童兵營(400人),分別著黑、綠、灰三色短裝,腰繫紅綢,頭裹黃巾;每營各備戰馬二三十匹、火槍二十多支,軍旗同為黃色,總領孫從鶴。興國軍三營以驍勇聞名,立有赫赫戰功。

武漢九女墩,一曲陽新女兒的絕世悲歌

九女墩

這年十二月初二,清軍分南北兩路同時反攻漢陽和武昌。旬月間,湖北布政使胡林翼、道員羅澤南兩部相繼克復武昌外圍八步街、塘角、望山門等據點及洪山營地,太平軍守城主將韋俊一面退守城內,一面飛奏天王洪秀全、翼王石達開請求支援。接到石達開傳自江西的軍令,興國軍迅速組建千人敢死隊(含女兵、童兵),跟隨孫從鶴星夜馳援武昌。

咸豐六年三月初三拂曉,執行“包打洪山”戰鬥部署的興國軍,一面以罵陣激敵出戰,一面派人潛入燒營,乘亂佔領洪山的羅澤南大營,解除武昌之圍,幫助太平天國暫時穩住長江中下游戰局。

武漢九女墩,一曲陽新女兒的絕世悲歌

九女墩

咸豐七年正月,清廷派湘軍鮑超部進剿興國州,由州同知邢高魁引領,搜捕追殺參加過興國軍的州人和參加過天朝考試的儒生數百名。參加包打洪山的興國軍敢死隊,後來編入翼王石達開的部隊。其中,在“包打洪山”之戰中英勇不屈的9名興國軍女兵埋葬在武昌東湖西北岸,該地後來被人稱為九女墩。

1949年後,湖北人民政府建基立碑,培土重修,以紀念來自興國州興國軍的九位太平軍女戰士。碑體為花崗石砌成,高約8米許,頂端吊6個銅鈴。正面和側面分別雕刻有董必武、宋慶齡、郭沫若、何香凝、張難先等寫的碑文和題詞,碑後是一座芳草覆蓋的圓墳。墳前寬敞的道路兩旁栽種著整齊的翠柏。碑東隅湖處有可歌亭。

武漢九女墩,一曲陽新女兒的絕世悲歌

太平天國

1956年11月,九女墩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1973年,創作九女墩群塑時,湖北省美工隊還專程深入富池沙村一帶,採集健婦原型的形象素材。

九女墩,真可謂是一曲荊楚女兒的絕世悲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