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父子“貼”更近,兒子卻說:爸爸,不要陪我了!

家裡的二師弟小寶還不會走,所以大部分時間,自然是由我這個奶媽帶著。

而疫情來臨,娃爸因為24小時呆在家,大寶猴哥自然就交給娃爸了。所以家裡上演了難得的“父慈子孝”一幕——

猴哥不愧為再世大師兄,精力超群。爸爸無奈,只好24小時連吃飯睡覺上廁所都陪著大師兄。

但幾天下來,大師兄明顯對爸爸的特別奉獻提不起精神了。甚至提出了“不要爸爸再陪我玩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大師兄“口出狂言”的當晚,我把二師弟暫時交給娃爸,拉他進屋長談一番,終於知曉答案。

原來在我沒看到的很多時候,經常是這樣的場景:

大師兄拿著剛拼好的樂高玩具向爸爸炫耀,爸爸則一邊快速刷手機,一邊頭也不抬的敷衍著“嗯,不錯。”、“真棒!”;

爸爸帶大師兄去附近公園,大師兄坐在滑梯頂向爸爸招手,爸爸卻一邊接電話一邊衝大師兄點下頭,就轉身繼續講電話;

……

這下豁然開朗。原來是爸爸在陪大師兄的時候不專心,更像是在陪手機時順帶看著兒子。

難怪大師兄那麼大意見,甚至都不想讓爸爸陪自己了。

爸爸,看似在陪伴孩子,實際只是看管、陪同。陪伴的精髓——伴隨和互動,卻完全被忽略。

疫情讓父子“貼”更近,兒子卻說:爸爸,不要陪我了!

圖片來自網絡


01.別人家的父母

看到自家“不爭氣”的奶爸,再對比一下別人家的父母,真有種“人艱不拆”的心酸!


1)是好老師,也是好媽媽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更將教育理念運用在女兒圓圓身上,後來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女兒小時候,她不把教育重任交給長輩,儘可能多的花時間陪孩子;

她通過觀察、理解女兒,來處理她的成長問題,化解教育路上的重重危機;

後來女兒品學兼優,曾跳兩級,16歲參加高考的分數甚至高過清華錄取線22分。

尹建莉也曾說,她對女兒教育中的最大遺憾,是“初中時讓她上了三年寄宿學校”。

她坦言,把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拋到學校,一週才回一次家,那段時光是她在教育上感覺最力不從心、自己做得最糟糕並且女兒狀態最不佳的三年。

疫情讓父子“貼”更近,兒子卻說:爸爸,不要陪我了!

尹建莉和女兒圓圓 | 圖片來自網絡

即使一個被教育的如此優秀的孩子,她的母親也對三年陪伴不足的事耿耿於懷。

當然,也正因有之前多年的悉心陪伴,才培養出了女兒優秀的品質,讓她能在青春期最重要的、遠離父母的三年寄宿生活中,沒有迷失自己。

2)時間管理達人的育兒經

Angie是我特別欣賞的一個自媒體行業牛人。

她最硬核的技能是時間管理,為此還得到過央視的採訪,官方蓋章認證。

她的時間管理課人氣超高,她日程排的滿當,年收入也上千萬。就連生二胎那年,也仍然做到了收入n百萬。

二胎,就像抽空生的一樣。

直到出月子發朋友圈,一眾小粉絲才知道,兩個多月前聽她頻繁線上線下分享的時候,她是挺著八個月的大肚子做的。

疫情讓父子“貼”更近,兒子卻說:爸爸,不要陪我了!

Angie和大兒子多多 | 圖片來自Angie朋友圈

但讓我最欣賞的,並不是她事業上有多成功,而是她優秀的時間管理。優秀到她可以兼顧工作的同時,有充裕的時間陪伴孩子。

她在一個人活成一個團隊的情況下,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做到極致。

她說,哪怕一天只有20分鐘可以陪孩子,她也會好好的利用,陪兒子下下棋,順便說說話、聊聊天,用來觀察和了解兒子。

而在這項活動進行時,她幾乎不安排任何其他事。也就是做到了真正的專心、用心陪伴。

3)身價億萬的女兒奴

Facebook作為全球最大社交平臺,其創始人扎克伯格更是坐擁億萬。這樣一個超級富豪,號稱一週工作80小時。

但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並不妨礙他與女兒們互動。

疫情讓父子“貼”更近,兒子卻說:爸爸,不要陪我了!

扎克伯格大女兒的COSPLAY | 圖片來自網絡

大女兒出生時,他請了兩個月的陪產假,親自上陣照顧女兒,還帶女兒上診所打疫苗;

二女兒出生時,他用“傳統”的信件寫到:我們如此愛你,我們非常興奮陪伴你一起開始你的人生探險。

除了給女兒讀繪本,小扎也超級重視玩對話、躲貓貓的遊戲,偶爾還會玩起COSPLAY。

億萬富豪做到了,工作的同時成為好爸爸。陪伴孩子的精心時刻,既有數量,又有質量。


02.為什麼不能高質量陪伴?

顯然,上述家長們都明白,孩子需要的陪伴,是高質量、有互動,彼此伴隨的。

看到這麼多“會”陪伴孩子的家長,我不禁疑惑:為什麼許多家長,做不到高質量陪伴呢?

或許因為,這些家長在思想上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疫情讓父子“貼”更近,兒子卻說:爸爸,不要陪我了!

圖片來自網絡

1)工作太忙顧不上

很多時候,家長會拿出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藉此推脫陪伴孩子的責任。

但其實,陪伴用不用心,並不是花時間多少就能衡量的。

家長只有在意識上有“必須陪伴”的認知,才能在陪伴的時候,真正放下其他事情和心思,用心陪伴。

有時哪怕一天只抽出十幾分鍾,只要用心,孩子也很有收穫。

2)學歷不高管不了

也有些家長會有“自己學歷不高,不能輔導孩子作業”或“不願陪孩子學習自己不懂的興趣班”這樣的想法。怕自己知識儲備不足,耽誤了孩子成長,乾脆袖手旁觀。

其實,孩子才能的培養,絕不僅僅是智力開發、技能掌握而已。

孩子需要學習培養的,還包括生活習慣、健康體魄、社會關係等等。

因為自身能力有限,從而放棄對孩子的陪伴,只能是家長為自己的懶惰找的藉口。

3)有人帶娃不缺我

如果小家身處大家庭的氛圍中,帶娃任務可以分擔一些給家人。這時有些家長就會產生“自己的角色可有可無”的想法。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面臨著艱鉅的社會化任務。恰恰作為父母的家長,是最不可或缺的存在。

父親可以給孩子男性的充滿能量的教育,而母親則可以給孩子女性特有的細膩溫柔的影響。對孩子來說,二者缺一不可。

4)我管賺錢ta帶娃

家庭分工或許有內外,育兒卻不可以分內外!

孩子的心理發育、家庭氛圍,絕不是父親或母親一個人單獨能夠完成的。

要想一個家庭完整,家庭氣氛其樂融融,就需要父母的配合,有時候甚至需要孩子和父母一起配合。

疫情讓父子“貼”更近,兒子卻說:爸爸,不要陪我了!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說用“工作太忙”和“學歷有限”推搪,還是家長認知不明想到的藉口。

那麼“有人帶娃”和“只管賺錢”的想法,就絕對是家長觀念意識上的放鬆,甚至逃避了。

家長若可支配的時間很有限,就更應專心的、心無旁騖的陪伴孩子。而不是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三心二意處理其他事。

在陪伴孩子成長這件事上,家長們應該端正態度,百忙之中也要抽空,力所能及的參與進來!


03.既然高質量的陪伴如此重要,那要如何做呢?

對於小寶寶而言,滿足需求就是對ta最好的陪伴。

而面對已經升級為“神獸”的孩子,家長在陪伴時做到參與和互動,對提高陪伴質量來說,非常重要。


1)玩ta

簡單來說,就是家長要跟孩子一起玩遊戲。

遊戲雖簡單,但特別重要。孩子都是通過“玩”來認知這個世界。

在大家一起“玩”的過程中,通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積極地與孩子互動,不光能提高孩子的各種能力,還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陪孩子玩,讓孩子在玩中收穫知識、獲得靈感。讓孩子通過玩,學習和抓住“心流”,還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2)聽ta

這一步,家長要認真傾聽孩子說的話,尊重孩子。

當孩子說話的時候,不干擾和打斷孩子,讓孩子可以自主的表達。

只有家長認真聽了,才能發現孩子真實的想法,從而發現孩子內心真正的“秘密”。

3)做ta

現在,需要多給孩子創造自己做事的機會,不要什麼都替孩子做。

家長無法替代孩子成長。如果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讓不讓孩子自己來,那等於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

孩子在認真做事的時候,還可以開發大腦和身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某些“天賦”也就顯現出來了。

4)引導ta

在上述步驟中,家長還要用潛移默化的自身行動,來影響和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家長要多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用完成一項挑戰帶來的“正向反饋”,給孩子增加信心。

疫情讓父子“貼”更近,兒子卻說:爸爸,不要陪我了!

圖片來自網絡


04.結語

遊戲育兒的創始人勞倫斯 · 科恩博士(Lawrence Cohen,PhD)說過:聯結是育兒的核心。

缺乏聯結的育兒是僵硬的,最有效的父母與子女的聯結方式,就是高質量陪伴。

從孩子出生,父母就應儘可能多的陪伴孩子。不要等到自己有時間,想好好盡義務的時候,才發現孩子不知不覺已經長大,大到不再需要自己的陪伴。

孩子的成長從不停歇。

身為愛孩子的父母,可以為孩子做出很多犧牲。卻不該在最該陪伴孩子的時候,以任何藉口,吝嗇對孩子時間和精力的付出。

高質量陪伴,不僅需要意識,更需要正確的方法和智慧。陪伴孩子成長,亦是一次父母自修的鑑證。

疫情讓父子“貼”更近,兒子卻說:爸爸,不要陪我了!

圖片來自網絡

最後安利一句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伴是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