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让他们知道父母的不易

#家庭教育加油站# 我是“爱美食的闫老师”,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的话题。

怎样才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让他们知道父母的不易

身边总有家长向我倾诉: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天天靠督促,说少了没用,说多了就急,怎么办?

其实这很正常,一方面爱玩是孩子天性,二是因为学习是件需要主动吃苦的事,在孩子尚未体会到学习乐趣之前,试想,谁又愿意主动去吃苦呢?

再说,学习是贯穿我们一生的大事,需要长时间坚持,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律、自觉性,很难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这也是不够主动的主要原因。

此外,我们采用的应试教育,过多的剥夺了孩子的兴趣,再加上不间断的大考小考,家长们过于追求的分数、答案的统一标准化,都是造成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这是当前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

怎样才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让他们知道父母的不易

调动不了孩子学习积极性,无法开启孩子的内驱力,与我们的教学模式也不无关系。我们的教学重在课堂,老师只管教,孩子是否接受,只能通过课后作业或者考试。

而课后作业,无论是已经掌握了的,还是一知半解确实需要做一些练习来巩固消化的,均是统一布置,统一完成,并且作业中,经常还会有一些重复性的背诵默写作业,这些都令孩子们极其头痛反感。

而在国外一些课堂,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量很大,但很少被要求去机械的背诵什么东西。

这些学校教育的理念旨在培养孩子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能力,着重点是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

国外学校的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学习的内容可能不够深不够难也不够广,但只要是学生自己领悟的知识点,不仅终身难以忘记,而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最重要的是,孩子通过自己对未知的主动探索,品尝到学习的兴趣,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能够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怎样才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让他们知道父母的不易

人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是为了寻找“原我”以不断完善自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而不是塑造,知识也绝非他人所能传授,而应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

所以,我们当下采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就体现出很多弊端:让孩子缺少思考的时间,丧失了学习的能力,降低了学习的兴趣,以致于总是被动的学习。

因此,如果想让孩子“被动变主动”,首要的问题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一是靠父母挖掘,二是靠习惯的培养,三是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四是需要外界的配合。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第二条“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而我们都知道,习惯培养的主阵地在家庭,所以父母对于孩子,影响极大。

我们总说“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必有优秀的父母”。是的,好孩子不是天生的,与父母的引导和言传身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身体力行的为孩子树立榜样,时间长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日日为之。

我们平常总羡慕那些书香门第,羡慕他们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得体的举止,其实让他们拥有这些的,就是得益于从小生活在一个文化氤氲下的家庭。因此,父母自身影响为其培养的习惯和家庭为之创造的学习环境,是让孩子主动学习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怎样才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让他们知道父母的不易

如何才能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不易呢?我想用一个身边真实的案例说明。

老家一个朋友家的女孩,从小父母忙于工作,疏于陪伴,任其自然发展,以致女孩非常自立,养成了一个男孩子性格。

女孩风风火火,大大咧咧,虽然自己的事自己做,但对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多为应付。学习一般,做事一般,与同学交往一般,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她是个非常普通的孩子,所以对女孩也从未有更高要求。

女孩小时候还学过一段时间古筝,但因为年龄小,没有坚持,也未有人对其督促鼓励,最后放弃了。

就这样无一丝压力的到了高三,女孩看到身边的孩子都在拼命用功,突然醒悟到自己也要读大学,但是凭当时的成绩显然很难达到。于是女孩另辟蹊径,突击补习了播音主持,走了艺考,最终进入了本地一所二本。

后来在大学的四年里,女孩经历了很多,父亲生意失败,去为别人打零工,积蓄全无,仅靠母亲在一家私企的4k供她上大学还有全家的生活。

女孩家庭原本虽也非大富大贵,但一直衣食无忧,再加上父母对其无过多要求,因此,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现在适逢这些变故,对其不能没有影响。

女孩看到原本自己当老板的父亲现在不得不弯下腰为别人打工,一下子领悟到这是一种责任,做人的责任,为人父母的责任!她好像突然长大了,深深感觉父母的不易,自己暗下决心好好学习。

女孩知道自己这所三线城市的二本毕业后不会有太好的发展,于是,一边读本一边准备考研。在女孩不懈的努力下,最后成功考入本校继续读研。

我们不知道女孩未来会发展到哪一步,但女孩已经成蛹化蝶,完成了蜕变。现在的女孩有目标、自律、努力,我想具备了这几个特质,不成功都难。

怎样才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让他们知道父母的不易

所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最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毕竟,鸡蛋从内部打破才是生命。

对于普通家庭,父母如果没有能力去专业的引导,有时太安逸舒适的环境并不是好事,在挫折中生长,让孩子自己醒悟,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只有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提高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让孩子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奋斗方向,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

我们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尽早醒悟,尽早蜕变。

#家庭教育站# “爱美食的闫老师”

欢迎关注“爱美食的闫老师”,与您一起讨论更多孩子成长教育的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