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未來五年養老保險制度將有哪些變化——專訪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

5億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中至少還有2億~3億人可以成為標準的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參保人

進一步增強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公平性

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制度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陳燕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一系列民生領域的重大舉措。

其中,養老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十三五”時期,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養老保險制度的公平性、財務可持續性和適應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政策不完善、機制不健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

據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這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發展提出新考驗。

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專訪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表示,“十四五”時期是養老保險制度走向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改革攻關時期。這一時期,因經濟增速下調、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就業結構變化等多重挑戰的影響,我國應努力通過完善居民和個體從業人員參保政策、落實全國統籌、推進制度參數式調整改革和健全管理服務體系等具體改革措施,努力實現構建覆蓋全民、多元主體共擔、保障水平適度、效率改進和發展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的改革目標。

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瞭望》:“十四五”時期養老保險制度深化改革面臨怎樣的條件和目標?

鄭功成:“十四五”時期,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仍然具有許多有利條件。

一方面,我國國家制度與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決定了養老保險制度應當成為使全體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要制度安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可以更好地兼顧並平衡各方利益訴求;具有超強執行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可以集中力量改善包括養老保險制度在內的各項民生福祉事業;龐大的國有資產能夠為養老保險制度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另一方面,作為應對老齡化高峰來臨時的戰略儲備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累計結餘規模不斷擴大,已達到2萬多億元,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後,總體規模將達到4萬億元以上;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擴大還有巨大潛力,5億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中至少還有2億~3億人可以從每年100元繳費的參保者轉變成標準的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參保人;全國統籌、基金投資放鬆等改革舉措均會釋放出相應的政策紅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此次五中全會再次明確“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與建設的重點任務和主攻方向。

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期間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發展的立足點,就是要讓養老保險制度走向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標,抓住關鍵問題重點推進,基本完成制度優化的任務,使法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率先定型,同時讓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構建中,尤其要著力發展企業年金並使其逐步覆蓋大多數勞動者,成為適度普惠的制度安排。其前提是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率先定型,用人單位繳費率進一步降低,以給企業年金留出空間。

為此,應進一步明確稅收優惠政策,對低收入者給予適當政府補貼;同時放開對經辦主體的限制,鼓勵一切合法的市場主體經辦企業年金業務,允許大企業自主經辦企業年金,指導中小企業及社會組織集合舉辦企業年金,以充分調動各界各方積極性。

瞭望 | 未來五年養老保險制度將有哪些變化——專訪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

邊紀紅圖/本刊

抓住關鍵深化改革

《瞭望》:“十四五”時期深入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哪些關鍵環節?

鄭功成:首先要增強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方面,進一步增強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公平性,切實樹立起參與主體特別是參保人員的公平和義務意識,堅守互助共濟本質,逐步解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企業職工與城鄉居民養老金差距的問題。

另一方面,可通過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制度,提升對結存基金的有效利用,進一步提升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其次是均衡基本養老保險籌資責任。平衡把握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用人單位與參保人員之間籌資責任、居民養老保險在政府補貼與個人繳費之間的責任,進一步促進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健康持續發展。

同時,應針對當前我國靈活就業群體規模不斷壯大,人口高流動性與人戶分離現象常態化趨勢,從切實維護不同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養老保險權益入手,出臺更加嚴密具體的促進政策,堵住全民參保可能出現的漏洞,為靈活就業者、各種新業態就業者提供保障。

第三,積極開拓商業養老保險及其他有利於積累養老財富的途徑。激發商業性養老保險的內生動力,促進市場主體開發有吸引力的養老保險產品,同時可開闢養老儲蓄等新理財途徑,滿足不同層次勞動者積累養老財富的需求。

《瞭望》:“十四五”時期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關鍵手段有哪些?

鄭功成:首先,要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需要讓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從地方利益迴歸國家層級統一制度安排的本位。

為此,各地區必須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嚴肅政紀與法紀,杜絕地方通過違法降低繳費基數、變相降低費率、變相提高養老金標準、參保及提前退休“放水”等現象出現。

同時,重構基本養老保險的經辦機制,這是確保這一制度依法實施並健康運行的基本條件。作為國家層級的制度安排,“十四五”期間有必要建立養老保險經辦機制上下一體的特別法人制,讓經辦機構在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下真正對養老保險制度負責,主體各方分擔制度運行成本。

其次,調整影響養老保險制度的參數,包括投資機制、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國有資產劃撥等,賦予這一制度實現自我平衡、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應注意在養老保險基金與政府財政之間建立防火牆,明確相關主體權責,避免養老保險制度對財政造成衝擊。

再者,儘快改變當前養老保險主要依靠政策性文件實施的局面,讓養老保險制度體系走向法治化。通過修訂社會保險法,為養老保險制度發展提供更加明確的法律依據,通過出臺養老保險行政法規,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提供具體依據,確保制度健康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