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巍 冒餘震進災區爭取資金抗震救災

蘭巍 冒餘震進災區爭取資金抗震救災

2015年,蘭巍在玉樹參加植樹活動。受訪者供圖

北京市通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蘭巍今年39歲,2015年起,年富力強的他作為第二批援青幹部來到玉樹,一干就是4年半。

2016年10月,雜多縣發生6.3級地震後,作為北京青海玉樹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的他第一時間冒著餘震危險,進入災區瞭解情況,慰問當地群眾,給他們帶去了北京的溫暖。

玉樹已經如期脫貧,蘭巍說,在玉樹奉獻過,是他一輩子的自豪和榮譽。

爭取資金幫地震災區渡過難關

2016年10月17日15時14分,青海玉樹州雜多縣發生6.3級地震。當時玉樹市震感強烈,第一次經歷地震的蘭巍大腦一片空白,幾秒鐘的晃動結束後,他才意識到要往外跑。得知是雜多縣地震後,驚魂未定的他決定冒著餘震進入災區,慰問當地群眾。

“很多當地藏族群眾都不敢開車過去,在前往雜多縣的路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因餘震從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回憶當年的經歷,蘭巍坦言雖然有些害怕,但更希望馬上到達現場瞭解情況,向北京爭取捐贈款幫助災區渡過難關。後來他才從報道中得知,這場地震的餘震多達百餘次,最大的有4.9級。

2016年10月18日到達災區後,蘭巍和同事冒著大雪來到農牧民家中查看房屋破損情況。“我援青之前在海淀區住建委工作,本身學的也是結構專業。當時查看地震後變形的民宅,可以有針對性地判斷這些房屋是否存在危險,做到心中有數。”

有的農牧民房屋出現裂紋,為防止餘震造成坍塌,蘭巍提醒當地百姓住在院中的帳篷裡,別回自己家。現場勘探後,蘭巍第一時間向領導彙報,爭取到一筆北京抗震捐贈資金,用於修繕受災房屋,幫助受災群眾安全過冬。

協調推動北京6區對口幫扶玉樹一市五縣

蘭巍說,最初北京支援玉樹時,北京各區如何與玉樹一市五縣“對口”幫扶沒有明確。“這樣不利於發揮各區的積極性,經過商議,我們協調推動北京6個區16個鄉鎮、街道與玉樹一市五縣的鄉鎮、村建立幫扶關係,加強京玉兩地交流交往交融。”

他舉例說,2016年開始,由西城區對口幫扶囊謙縣,雖然相隔2000多公里,但雙方因為對口幫扶結下的友誼越來越深。西城區聚焦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安排資金、項目,給囊謙縣如期脫貧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

為了做到“大事不落空、小事不落項”,蘭巍利用工程項目管理“橫道圖”形式,建立了指揮部日常工作計劃臺賬,指揮部工作落實進度臺賬、交流交往臺賬和社會捐贈臺賬等。經過三年運行,所有工作都在有序開展。

■ 對話

在玉樹奉獻過 我一輩子自豪

新京報:玉樹州平均海拔4200米,高原缺氧環境給你們的工作帶來哪些挑戰?

蘭巍:玉樹氧氣含量相當於平原地區的60%,冬天相當於40%。由於缺氧,我出現了失眠、頭痛、憋氣、耳鳴和脫髮的情況,現在頭髮已經稀疏了。

有一次工作的時候,我的耳朵突然像罩了個鐵鍋蓋一樣嗡嗡響,聲音越來越大。當地幹部曾經說過在高原耳鳴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永遠失聰。後來我去醫院輸液輸了7天,又馬上回到崗位工作了,因為工作實在太繁忙。

新京報:這次援青經歷有何感受?

蘭巍:這次經歷非常珍貴,青海是民族團結的核心地區,在玉樹的經歷培養了我的家國情懷。玉樹已經如期脫貧,在玉樹奉獻過,是我一輩子的自豪和榮譽。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