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史记.平准书》载:"虞夏之币,金为上品,或黄,或白,或赤。"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金三品之首的黄金实物货币,还只有楚国的郢爰,陈爰等爰金。在先秦、两汉的古籍中,没有任何有关楚国爰金的记述。但仅建国以来从地下发掘出土的爰金金币,已多达三万克以上。楚爰金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更是未解之迷?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获得了两块铸造楚国金币陈爰的铜质钱模,本文想对此进行探讨。

一,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的出土过程。20年前,古襄阳城东北角长门外的汉江边有一片滩涂,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每到冬天长期裸露的滩涂上会有许多闲人在此挖沙,挖土,一不小心就能挖出古币,有一人挖了个大义通宝卖了1500元,引起哄动,挖的人越来越多。有个身居附近的老者,每天都来挖,好钱当时就有人买走,剩下的破铜烂铁他都丢进一个脸盆里,等积攒多了卖给收废品的。有一天,我的好友泰先生也到了那儿,看能不能买到点什么。碰见这老者后,老者说挖的钱币都卖了,剩下的破烂都在这盆里,你自己挑吧!泰先生很细心地挑选,看见这个铜板上有字,他问老者卖多少钱?老者认为这上面有字,少200元不卖,泰先生很爽快地付了200元。泰先生回家后进行了简单地清洗,洗去泥土,阴刻的文字显露了出来,反复研究,最后确定为阴刻的反书"陈爰"二字。事隔十多年,笔者本人在与藏友交换藏品时,藏友送给我一块上面有文字的小铜板,他说这是我在襄阳闸口江边买铜钱时卖主挖的不知为何物搭给我的,上面的字我也不识,我留着也没用,送给你玩吧!我得到后确定这个东西和泰先生的差不多,也同样是从襄阳城江边挖出来的,于是我叫来泰先生约他带上他的藏品。两件放在一起,尽然包浆,锈色,大小,文字,材质几乎一样!我们俩位朋友互相祝贺,各自获得了一件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实物见照片附图。图片发自简书App图片发自简书App

两块铜质钱模品相一流,水底沙坑锈色自然,包浆厚重,为十分开门的水坑出土物。此模每块长9.1厘米,宽6.9厘米,厚0,3厘米,重161克。两块钱模分别有雕刻而成的小方块钱文完整的为35块,一橫排并列5印,边右连有半印,从上到下有七排。另一块左边余半印,后排五列五印,也是从上到下共七排。文字和边框雕刻精细,清晰深峻,字与字,字与边框亳无粘连。钱文为阴刻反书金文“陈爰"。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浇铸出的成品为阳文,请看用橡皮泥印出的效果实物与出土的楚国金币陈爰实物的对比照片。与出土的楚国金币陈爰一致。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二,漫长考证路,国内知名钱币专家认定为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我友泰先生得到这枚"陈爰"铜质钱模后,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拜读查阅了所能得到的资料,泰先生和笔者重点研究了黄德馨教授历经十年编著的《楚爰金研究》这本专著,说来也巧,1996年这本专著问世,黄得馨教授和笔者与众多钱币界专家在武汉东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黄教授亲手赠送我这本专著,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也为后来留意从事楚爰金方面资料的收集垫定了基础。当初步确定其性质后,泰先生于2012年秋专程到北京请教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得到了馆长的赞同。他认为此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为铸造行用币所用,价值十分巨大。如果今后能发现能相互印证之物,将会引起钱币学术界的震动。你们要好好珍藏!其后,泰先生又专程去西安,拜见中国《钱币界》杂志主编西北大学教授董大勇先生,董先生看完实物后,十分肯定为真品。文字系"阴刻金文陈爰"。并亲笔撰写了鉴定证书。我们又进一步从该模金属成份上进行鉴定,先后三次到权威机构做过三次金属成份分析,鉴定结果为:铜80.92%,锡15.04%,锌2.44%,银1.628%。与战国时期金属结构一致。春秋战国时期铜含量已经有一个比例,《周礼.考工记》说:金有六齐:六分为金(金即为铜)一分为锡。即铜为80%左右,20%为铅锡。证明其铜质为当时楚国时期的配方比例。从钱币铸造工艺上分析:从考古资料显示,钱范的诞生是从商代后期开始,为了提高工效,釆用金属制范,可以反复使用,字迹不易损坏。到秦汉时期已经十分成熟。专家的肯定和综合分析的结果,确定为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范无疑。

三,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在襄阳出土有其必然性。楚国从公元前11世纪立国到公元前3世纪灭亡,历时800余年。楚国都城始都“丹阳"。丹阳之后楚国国都通称为“郢都"。按迁移顺序分别为:鄢郢、纪郢(南郢)、陈郢、寿郢。鄢郢--楚皇城 故址在今襄阳所辖宜城市南7.5公里的郑集镇皇城村。距出土地点仅40多公里。从楚文王公元前689年“始都郢",到公元前504年(楚昭王十二年)迁郢于鄀,历十余君,达180余年。公元前506年,因为和吴国的战争迁都鄀(今湖北宜城东南)。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襄阳收藏文化文物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

由于襄阳为荆襄的咽喉,上达川陕,下达豫皖的特殊地理位置,又紧邻汉江,便宜水陆运输,因此,楚国无论是在附近建都或者因为战乱迁都,都会经过襄阳,也就有机会将此物遗落襄阳有了可能性。

四,排出冥币的可能。在楚爰金流通的漫长岁月里,楚人们视死如生,铸造了大量的冥币。对此,黄德馨教授作了大量的研究,他的结论是:楚人不以楚爰金实物陪葬。从考古发掘资料中他归纳为:一,铜版冥币,正面钤印"郢爰"字样。鎏金梯形,仿真爰金形制。字阴刻不规范,正面阴刻方格3排,每排3个方格,共9格。1933年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战国晚期楚幽王墓出土共出60块,平均每枚重246.66克,接近楚国一斤的重量。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中出7件形制大略相同的鎏金铜片,但双面光素。另还在信阳长台关2号墓出土梯形光素铜版43块。二,铅质冥币。形制为铅质园饼,铅质椭圆形饼,长方形铅饼,方形铅饼。三,泥质冥币。仿真币有长方形,正方形均有,每版模印16印,印文为郢爰,字迹刻划不规范。安徽,河南,湖北均有出土。陪葬仿爰金冥币从目前已经出土的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上三种,与襄阳汉江边出土的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没有可比性,直接排出系冥币的可能。

综上所述,由于襄阳所处"七省通忂"的特殊地理位置,从襄阳汉江边出土的楚国金币陈爰的铜质钱模铜质精良,制作规范,方印排列整齐自然有序,且雕工精细,文字清晰深峻,深得国内顶级知名专家认定:它应是两块楚国金币陈爰铜质钱模。它的被发现,为钱币学术界探讨楚国货币发展史提供了划时代的有力实物资料证据。同时,为弘扬荆楚文化,增添了一份宝贵的学术资料!

(编辑:李可)

东方艺谈专栏简介:

东方艺谈专栏是继承李可染先生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精神为宗旨,坚持传统文化自信,融合"本土性"、"当代性"、"世界性"理念,用艺术点亮生活,打造全媒体、多领域,高视角的文化交流研讨平台。

主编:李元德

编审:李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