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行本)第3章如下,老子是不是要把老百姓“变成傻子”?

读一世界


当然不是把百姓变成傻子!特定的历史背景,其意思不同的。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形势。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然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断地发展提高,所以老子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是消极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这是出于差别的存在,老子想用减少差别,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也有他进步的一面。

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前面说到,先秦时代关于选贤用能的学说已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不尚贤”的观点,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挑动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

不使人们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为而治。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无为”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渊薮。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

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







川渝小哥请指教


我是都言不语,我来谈谈我对此章节的认识与理解,与大家分享,也请大家把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告诉我,让我们共同进步。

这篇文章不是很好理解,好像跟现在社会倡导的尊重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经世哲学相违背。崇贤尚才,亲贤臣远小人的治世确实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当然也产生了很多社会“恶”的一面,其实也符合老子的矛盾论思想,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统一,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老子从当时的乱世纷争中看到了社会的不公平以及社会混乱造成百姓生活的困顿,从而提出这一理论。单纯从理论上看是成立的,也具有一定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且也有后世君主遵循这一理论行事而取得成功的案例。比如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但总体来说,老子的思想及倡导的“道”是事物的本质,属于高层次的或者说高屋建瓴的的指导思想。而人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生灵,本身就是矛盾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遵循“道”,一切按道行为?当然,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不要左一个运动,右一个政策,搞得民众无所适从。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浑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漂白粉,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再者,老子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理论直接影响后来被统治阶级尊崇的儒家的治国学说。老子朴素的理论可以说是亲民的,是以民为上的,也是现实社会所需求的。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换言之,老子揭示的是治国治世也是修身的本质。只是要达成所愿就有各种因素的影响,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从现在看来,这是理想当中的治世安民之良方,与社会主义倡导的共产主义理论有颇多相似之处。当然,深刻理解之,于社会国家治理、企业治理有良好借鉴之处。只是所有的基础在于复杂的人,在于人的思想与欲望。因为人的思想与欲望是千差万别的,一味套用理论就不是那么能成就作为的了。理想与奋斗目标虽然遥远,但于国、于社会甚至于自然于人类,必须要有这样的终极目标,才能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我们可以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描绘的是大同社会的景象,与个人的修身养性循道之路相同。从养身角度来说,无欲求,则精神饱满,也就是说人的心理状态常处于理想的状态,延年益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这也符合“道”。


都言不语


不能曲解为“愚民”,因为道家的思想宗旨是:清静无为。所以,老子希望得道的统治者要“下民”、要“无争”、要“德善”、要“德信”。同时,百姓也不要有虚妄不实的欲望,这样就可以避免人们彼此的纷争,形成良性的思想统一战线,达到社会的和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