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书在国外出版,她是为名还是为利?

雨沐青辰


既为名,亦为利。

为名,

方方作为前湖北作协主席,退休时与单位闹的很不愉快,导致她退下来后还对作协喋喋不休,鼓噪从来没停过。圈内正烦这个老太太呢,突然出现新冠疫情这么个机会,其一下子跳出来,又大火了一把。

为利,

倒不是全为了那明处的稿费和暗处的“收益”,方方在疫情前卷入了经济纠纷,有整整六套别墅的资产不清不楚,她扬言要打官司,可是一直也没见动静。现如今《日记》海外版发行,国内一旦查她的经济问题,她便可大咬自己遭受“政治迫害”。

整个过程《日记》是个幌子,真正目的在于“做局”。


颤动的丹田


名利之心可能有。另一方面,个人经历、疫情中的经验教训,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作者写出发布,供世人阅读借鉴,也是其动机吧。

位卑未敢忘忧国。我在疫情之初,也写了几篇所感所思,其中有对乡村留守儿童与老人发放口罩的建议,有对粮食安全的忧虑。曾建议政府出台补贴农业政策,鼓励春耕生产,以提高粮食自给率,防患于未然。人微言轻,发文阅读量惨不忍睹,只好罢笔。如今倒是未惹口舌之争,安然无事。

湖北作协的现任主席,不知为何,在武汉疫情爆发之初,已发布声明,不会写一句颂歌。他现在倒是没有卷入舆论的漩涡,人安自安,无过无错。

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分析,也许国外后面可能也有纽约日记,伦敦日记,巴黎日记,柏林日记,西班牙日记,罗马日记,莫斯科日记,东京日记……












这个我们不好说,很多事实和真相尚不明朗,我们也无法断定一些事实,而且名与利本身就不是分开的,你有了名,利自然就来了,你名气大可能在一些视频和广告里露个脸留个画面,就有利了。一本日记能够在全球疫情紧张的时刻光速在境外以德语和英语出版,而且这本日记对抗击疫情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不能给世界人民带来抗疫的信心和鼓励,那它的出版肯定是另有目的的,而且为了让这部日记快速出版某些国家下了很大成本。首先出版速度加快,再加上很多媒体广泛转发和推荐阅读。



日记出版以后肯定是换来了“名气”,当然在国内未必是正面的,一个作家,当过作家协会主席,她的名声大不大要看怎么看,对于同行来说,对于那些喜欢文学到一定程度的人来说,她肯定是达到了一定高度,有了相当高的名气,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大众来讲,很多人不知道她,即便有了这次事件和身边一些不关注网络热点新闻的九零后和零零后仍然不知,跟鲁迅先生、老舍先生的名气差得多,在现在广大年轻人当中恐怕知名度也赶不上一些名气不大的青春文学作家。

日记的出版让她在国内广为人知,而西方媒体的大力宣传恐怕也是名声远扬,如果一个文人重利重名,那么现时国外的奖项和金钱可能是最实际的。因为现在西方话语权强势,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奖都叫国际大奖,而不是某国的奖,再加上很多人猜测日记的主要用途不在于文学价值,所以资金上的奖励可能就不仅仅是稿费了。这就名利双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